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发展不可牺牲二三产业

农业发展不可牺牲二三产业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广东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放松对农业的领导,忽视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倾向。省长朱森林总结为思想上的“三重三轻”:重二、三产业,轻第一产业;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小局,轻大局。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农业商品率已超过70%。国家分配给广东的农业贷款规模也仅有6亿元,比1992年减少2亿元。

农业发展不可牺牲二三产业

农民不愿种粮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广东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放松对农业的领导,忽视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倾向。省长朱森林总结为思想上的“三重三轻”:重二、三产业,轻第一产业;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小局,轻大局。

朱森林的话切中要害。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农业商品率已超过70%。工业化进程更如“快马加鞭”,到去年全省社会总产值在5亿元以上的镇就有135个,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600多元。面对这些成绩,不少地方的领导误认为农业已经过关了,可以放心放手,不需把太多的精力、物力投入其中。

有的甚至认为农业走向市场,农产品价格放开了,生产由市场调节,政府可以撒手不管,让农民按价值规律办事就行了。在这些错误认识下,人、财、物大量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流动,而二、三产业的发展又大量挤占第一产业的土地、资金、劳力等。于是,“赚头小”的农业被冷落了,房地产、开发区过分地“热”起来,耕地锐减,人造“红土平原”到处出现。

今天车流滚滚的广珠、广深公路两旁,稻田蔗林的踪影已经稀有,除了林立的工厂和酒楼宾馆,不时可见大片的空地,高矗的木牌告诉人们:这一块块“风水宝地”是待建中的某某花苑、某某住宅区。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省仅1992年以来减少的耕地面积就超过120多万亩。开发区,除国家和省批准设立的56个外,到去年8月省政府清理整顿之前,全省县以上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就达267个,近期规划面积85万亩。(www.xing528.com)

不少地方不按程序报批,未经充分论证和合理规划,就大面积圈地,占用了不少粮田菜地。其中有相当部分由于资金、项目不落实,“征而不用,开而不发”,闲置浪费。有的为了招徕外商,互比优惠政策,不惜压低地价,或随意减免税费来出让土地。有些单位和个人取得土地使用权后,不做任何投入,或投机炒卖,或囤积居奇。到1992年末,全省实有耕地3650万亩,比1991年净减118万亩,其中很大一部分填土搞开发区或开挖了鱼塘,已不可挽回。

耕地减少了,对农业的投入却没有因二、三产业的发展而增加。1993年,全省计划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占同年财政总支出的7.27%,比1980年下降了5.8个百分点。国家分配给广东的农业贷款规模也仅有6亿元,比1992年减少2亿元。一方面投入不足,农业技术推广乏力,农业技术人员大量流失,另一方面农民不愿耕田,施用的农家肥绿肥等有机肥料越来越少,地力严重下降。1992年,全省绿肥面积仅为182万亩,比上年减少一成,有机质含量在2%以下的低质田已占50%以上。

南粤大地,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曾创造了发达的“桑基鱼塘”“蔗基鱼塘”的农业景观。难道二、三产业的崛起,必须要以稻香蔗甜的田园风光的消失作代价吗?

几经挫折后,广东人做出了否定的回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