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都卷烟厂三十年的发展历程

成都卷烟厂三十年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次日,地方国营成都卷烟厂便在东安南街11号宣布成立。成都卷烟厂成立后的三十年,尽管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可仍旧“蜷缩”在东安南街11号那狭窄的空间里,很难潇洒地“施展拳脚”。两年后,还真如《四川日报》预计的时间——1987年12月13日,成都卷烟厂东安南街老厂区那运转了三十余年的机器设备停止了生产。从东安南街到槐树店路,不过区区数公里地,却成为成都卷烟厂这家国有老企业穿过岁月的风尘,在发展历程中迈出的一大步。

成都卷烟厂三十年的发展历程

环境保护和人身健康的角度看,香烟的确不是值得宣扬的好产品。鉴于环保和健康两个原因,国家对吸烟者实行控烟,提倡戒烟,并在许多公共场所禁烟。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国家并未禁止合法产烟,因此仅仅出于记载和叙述地方香烟生产企业历史发展沿革的史料之需,有必要为成都卷烟厂写下一些文字。

1952年8月1日,成都市区的一条小街东安南街上,门牌号“11”的大院门前,挂出了一块新的厂名木牌,白漆底上写着“地方国营成都烟厂”八个黑色仿宋字。

对于八十二名正式员工来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公营红旗卷烟厂和民生烟厂两家企业合并而成的“地方国营成都烟厂”正式挂牌,他们亦由两家人变成了一家人。

那时的社会效率也真高,仅仅在前一天——1952年7月31日,成都市人民政府企业局才下发《企〔五二〕字第72号通知》称:“为便于统一领导,集中管理起见,公营红旗卷烟厂与川西公安厅所属民生烟厂应行合并。经奉市财委批准,改名‘地方国营成都卷烟厂’。”不过次日,地方国营成都卷烟厂便在东安南街11号宣布成立。[1]

成都卷烟厂成立之初的产品分为乙、丙、丁三级,共有“牧羊”“南昌”“保卫”“五一”“井冈山”和“华福临”六个牌号,如今均已不存。

▲ 20世纪60年代的成都卷烟厂生产情景 成烟厂供稿

出于当年发展地方经济的急迫需求,相关部门在随后的年月里,不断为成都卷烟厂“强身壮体”,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先后将泰和烟厂、成都丝烟联合工厂和国光烟厂归至地方国营成都卷烟厂麾下。自此成都市烟草工业归于一体,地方国营成都卷烟厂成为成都市唯一一家烟草工业企业。至1962年末,卷烟厂已有职工408人,全年生产卷烟2142箱,另有数种烟草制品,产值204.77万元,利润34.68万元,税金147.8万元。(www.xing528.com)

1964年元旦,地方国营成都卷烟厂又按中央政府要求,与全国各烟草工业企业一起,划归中国烟草工业公司管辖。

成都卷烟厂成立后的三十年,尽管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可仍旧“蜷缩”在东安南街11号那狭窄的空间里,很难潇洒地“施展拳脚”。同时,又因为噪音和粉尘超标带来的环境污染倍受附近居民指责。1980年7月4日,《四川日报》刊登《成都卷烟厂严重污染周围环境》的读者来信后,引起了成都市委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立即召开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决定短期内将成都卷烟厂迁至城外。迁址决定做出了,但迁往何处却尚无定论。直到1981年4月23日,成都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成都市农机厂等三个工厂改变隶属关系和转产的通知》,决定将面临停产的成都铸石厂并入卷烟厂,迁址决定方才最终落实。因为合并了铸石厂,该厂位于外东槐树店路4号那阔达48.63亩的厂区亦划归了卷烟厂,为成都卷烟厂摆脱厂区狭窄,且在市区无发展空间和污染城区环境的窘况创造了有利条件。

1985年初,卷烟厂新址动工兴建。五年前曾刊登读者来信批评卷烟厂污染扰民的《四川日报》,亦同时刊发题为“减少污染提高生产,成烟新厂破土动工”的消息。报道称:“新厂位于成都市东郊万年场,占地四十八亩,建筑面积一万四千多平方米,厂房设计新颖,工艺流程和设备的配备均比较先进,预计新厂将于一九八七年建成投产。”

两年后,还真如《四川日报》预计的时间——1987年12月13日,成都卷烟厂东安南街老厂区那运转了三十余年的机器设备停止了生产。十二天后的12月25日,位于万年场槐树店路4号的新厂区一期工程经过近三年时间建设终于竣工,正式投产。

从东安南街到槐树店路,不过区区数公里地,却成为成都卷烟厂这家国有老企业穿过岁月的风尘,在发展历程中迈出的一大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