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易学视野下的二程理学养气之道

易学视野下的二程理学养气之道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此,程颢将《孟子》中的养气工夫纳入易学的思维架构,将养气变成定性的手段。另,黄宗羲定为程颢语,见《宋元学案》第 558 页)浩然之气是个体所禀受的正气,也是天理的表现。[90]只有去掉私心和执着,处在“勿忘勿助长之间”[91],才能取得良好的养气效果。

易学视野下的二程理学养气之道

在《易传》中,无论是卦象、爻象都有物极必反、剥极必复的规律。据此,程颢将《孟子》中的养气工夫纳入易学的思维架构,将养气变成定性的手段。他认为,只有做到定性,个体才能做到内外两忘、应物无私。既然每个人都是理气共同作用的产物,又都有天命之性和气禀之性,那么,我们就能够通过涵养正气来定性,进而复归天命之性。

1.为何要养气

程颢认为,人是万物之灵,禀受了天地之正气,具有先天的善性。他说:“浩然之气,乃吾气也,养而不害,则塞乎天地。”[81](此条语录是从天人本一的视角来说的,契合程颢的思想。另,黄宗羲定为程颢语,见《宋元学案》第 558 页)浩然之气是个体所禀受的正气,也是天理的表现。在谈及浩然之气时,程颢和程颐的观点有所不同,“程颢认为‘浩然之气’是‘吾气’,程颐则认为是天地之气”[82]。在程颢看来,既然浩然之气是“吾气”,那么人们就应该养浩然之气。与程颢不同,程颐说:“浩然之气,天地之正气,大则无所不在,刚则无所屈,以直道顺理而养,则充塞于天地之间。‘配义与道’,气皆主于义而无不在道,一置私意则馁矣。‘是集义所生’,事事有理而在义也,非自外袭而取之也。”[83] 在程颐看来,既然是天地之气,那么个体就无法控制它。

在程颢看来,圣人禀受的全是清正之气,凡人禀受的是清浊相混的气;后天的恶,正是来源于人所禀受的偏邪之气。虽然凡人所禀受的有偏邪之气,可是,人人内部都有或多或少的清正之气。通过涵养自身的正气,个体可以复归天命之性。他把这一过程称为“理胜气”,说:“凡为人言者,理胜则事明,气胜则招怫。”[84] 如果理胜过气,个体就能在待人接物时保持镇定平和的心态。

2.养气的方法(www.xing528.com)

要做到理胜气,就要采取制怒等涵养手段。古人可以通过遵循礼乐的要求来涵养心性,无须采取制怒即可实现性情之正。今人只有通过理义来涵养心性,才能使自己的情发而中节。

古人可以通过遵循礼乐,获得性情之正。程颢曰:“古之人,耳之于乐,目之于礼,左右起居,盘盂几杖,有铭有戒,动息皆有所养。今皆废此,独有理义之养心耳。”[85](黄宗羲定为程颢语,见《宋元学案》第568页)通过遵循礼乐和日常操存,古人可以处理好性情关系。可是,到了宋代,人们已经没有了座右铭等日常操存的手段;只有通过理义和礼乐,人们才能涵养心性。他说:“礼乐只在进反之间,便得性情之正。”[86] (黄宗羲定为程颢语,参见《宋元学案》第556页)他把《易》中的“敬以直内”解释为涵养,认为如果个体能够在待人接物时保持庄重恭敬的态度,就能涵养自己的心性。如果个体能够持之以恒,就能获得性情之正。

程颢将孟子的养气工夫纳入易学天人之学的架构,指出:“‘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养气之道当如此。”[87] 在养气时,人们既不能淡忘,又不能拔苗助长。他把人们犯下淡忘和拔苗助长两种错误的原因,都归结为人的自私和计较,说:“孟子谓‘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正是着意,忘则无物。”[88] 所谓“着意”,即自私和计较,如果一个人心有所系或者有把捉之心,就是有私心,就会影响养气的效果。《遗书》载:“伯淳昔在长安仓中闲坐,后见长廊柱,以意数之,已尚不疑,再数之不合,不免令人一一声言而数之,乃与初数者无差,则知越着心把捉越不定。”[89]

正是因为人有私心,所以才会在养气时或淡忘、或助长。程颢说:“今志于义理而心不安乐者,何也?此则正是剩一个助之长。虽则心操之则存,舍之则亡,然而持之太甚,便是必有事焉而正之也。亦须且恁去如此者,只是德孤。‘德不孤,必有邻’,到德盛后,自无窒碍,左右逢其原也。”[90](黄宗羲定为程颢语,见《宋元学案》第568-569页)只有去掉私心和执着,处在“勿忘勿助长之间”[91],才能取得良好的养气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