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齐国都城临淄:中国历史上的古都

齐国都城临淄:中国历史上的古都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史学界对营丘在今天的什么地图5-4 临淄齐国故城平面图方一直有所争议,有些学者认为营丘就是临淄,有些人则认为在另外的地方。但是不管结论如何,有一点无疑,就是齐国建立后一直受到东方部族的威胁,直到七世献公东进,建都临淄后,才重新确立了它在山东半岛的霸主地位。此后齐国定都临淄历600余年,直到公元前221年为秦所灭。

齐国都城临淄:中国历史上的古都

据史料记载,西周初年吕尚(太公望)受封于齐,建都营丘,目的是控制东方的莱夷。史学界对营丘在今天的什么地

图5-4 临淄齐国故城平面图

方一直有所争议,有些学者认为营丘就是临淄,有些人则认为在另外的地方。但是不管结论如何,有一点无疑,就是齐国建立后一直受到东方部族的威胁,直到七世献公东进,建都临淄后,才重新确立了它在山东半岛的霸主地位。此后齐国定都临淄历600余年,直到公元前221年为秦所灭。正是因为临淄作为齐国控制东方的重要据点,所以临淄的城市布局当然也就体现了周礼军事防御两方面结合的特点。而经过考古工作者对临淄残存的部分城墙和地下的勘探,这座规模宏大的古城的范围和形制也逐渐清晰起来。(www.xing528.com)

临淄故城东临淄水,西依系水(今称泥河),位于淄河冲积扇的前缘,地形向北方微微倾斜。从已勘探出的部分来看,故城由西南小“城”和东北大“郭”两部分连结而成:小城呈长方形,嵌筑在大城的西南隅,南北4里余,东西近3里。大城呈不规则长方形,多有拐弯,西墙南端与小城北墙衔接,南墙西端与小城东墙相接,南北近9里,东西7里余。

位于大城西南角的小城,从其城门和道路的布局来看,是坐西朝东的,以东门、北门为正门,尤以东门为重要。小城有城门五座,东、西、北三面各1座,南面有2座。其中,东、北二门是通向大城的通道,都有门阙建筑。宫殿的基址在小城的北部偏西地方,以所谓的桓公台为中心。小城的交通大道也是以宫殿为中心构建的。小城除去宫殿建筑的遗址外,还发现了很多为宫廷服务的冶铁、冶铜的作坊遗址。更为重要的是还有为统治者所垄断的铸钱作坊的遗址。

大城有城门8座,东墙有3座城门,南、北两墙则有2座,而西墙仅1座城门。大城有横贯东西的两条大道,偏于北部,纵贯南北的大道也有两条,偏于东部。东西与南北要道交叉处和河崖头村、阚家寨村一带的韩信岭高地处,文化堆积比较厚,出土了大量冶铁、冶铜和制骨等手工业的作坊遗迹,说明这一带是大城中最繁华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大城东墙与其他三面截然不同,它不是尽量取直,而是随处凹凸,极不规则。事实上,这种不规则的凸出或凹入,并非漫无目的,而是有其设计理念的:由于威胁主要来自东方,整个城市防御必须因东部的淄水设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