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成长的秘诀:多讲故事,培养想象力和良好行为习惯

孩子成长的秘诀:多讲故事,培养想象力和良好行为习惯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时,孩子在妈妈的故事里长大。冬天,家人围在火堆旁烤火时候,大人给孩子讲故事。晚上睡觉前,孩子听着父母讲的故事进入梦乡。所以,在适当限制孩子看电视、电脑、手机动画片的同时,家长还需要多讲故事给孩子听。其次,给孩子讲故事可以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想象力。一是训练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家长在讲故事过程中要与孩子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孩子参与讲故事。总之,家长应尽可能抽出时间多给孩子讲讲故事。

孩子成长的秘诀:多讲故事,培养想象力和良好行为习惯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句歌词,唱出了几代人的童年美好回忆。

那时,孩子在妈妈的故事里长大。冬天,家人围在火堆旁烤火时候,大人给孩子讲故事。晚上睡觉前,孩子听着父母讲的故事进入梦乡。可是,现在电视电脑手机上的动画片铺天盖地,孩子再也不闹着让大人们讲故事了。

孩子整天看电视、电脑、手机,不仅影响了视力,还使父母与孩子失去了一个亲子交流的机会,失去了一个最佳的教育时机,甚至疏远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所以,在适当限制孩子看电视、电脑、手机动画片的同时,家长还需要多讲故事给孩子听。

首先,给孩子讲故事是一种亲子活动。父母每天可以通过讲故事亲近孩子、接触孩子。因为讲故事可以拉近父母和孩子的心理距离,增加亲近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更亲切地与孩子交流。久而久之,能让孩子和父母建立起更亲密和谐的关系,增强亲情

其次,给孩子讲故事可以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想象力。家长通过优美的故事情节、生动的语言描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培养孩子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故事的虚拟性、夸张性等特点,满足孩子好奇心,给孩子无限的想象空间,训练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再次,给孩子讲故事可以教育孩子。家长把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讲给孩子听,通过故事的教育性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把深奥的道理寓意故事当中,让孩子受到或显而易见或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帮助孩子认识事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讲故事还可以通过人物点评,直接教育孩子认识哪些是好的美的,哪些是坏的丑的。告诉孩子要学习故事里的谁,不做故事里的谁,并讲出为什么。让孩子从故事中吸取教训,总结为人处世的经验。(www.xing528.com)

最后,给孩子讲故事可以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一是训练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家长在讲故事过程中要与孩子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孩子参与讲故事。讲完故事,要让孩子复述故事给父母听,训练孩子有条理地表达,并鼓励孩子创新讲述方式,学会用顺叙、倒叙、插叙等方式,增强故事的悬念。二是训练孩子写作能力,家长要让孩子把听过的故事写出来,作为材料收集,这就是记录性作文训练。专家提出:孩子不仅喜欢听故事,更喜欢创作故事。因此,家长要指导孩子学习编故事。从家长讲述的故事中,进行续写、改编,然后鼓励孩子自己创作,编写故事。三是为孩子积累说话和写作素材,故事讲多了,不仅开阔孩子的视野,增加孩子的知识量,而且为孩子的说话和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这些故事在孩子的辩论、演讲、作文中,可以成为论据,成为例子,让孩子能引经据典。

讲故事可以是饭桌上的快乐交流,可以是睡前的催眠曲,也可以是冬日一家人在一起烤火时的话题。家长要尽量收集方方面面的故事,如科幻故事、神话故事,以前的故事、现在的故事等。家长还要有所侧重地讲一些故事,有目的地培养孩子某种能力,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比如,如果孩子胆子小,那么就要找一些勇敢人物的故事讲。

总之,家长应尽可能抽出时间多给孩子讲讲故事。

(原载《百色早报》2016年4月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