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从现实出发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如何从现实出发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还有一个例子,当一群孩子用椅子“建造”一辆带有扶手的“豪华四轮马车”时,他们感受到了极大的快乐。造好以后,有些孩子仰靠在“马车”里,心情欢快,想象着车外是迷人的景色和向他们投来羡慕眼光的人群,他们仿佛身临其境,向欢呼的人们脱帽致意。这又一次体现了孩子丰富的想象力。我们不能为了教育富家子弟,而把他们的马驹牵走,给他们一根手杖;我们也不应该阻止穷人的孩子对马车进行幻想。

如何从现实出发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现在,婴儿大脑的创造性活动已经被视为童年时期的重要活动之一。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孩子表现出对感兴趣的东西具有想象力的特征。

我们都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孩子骑着爷爷的手杖,感觉像骑着一匹真正的马,这就证明了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还有一个例子,当一群孩子用椅子“建造”一辆带有扶手的“豪华四轮马车”时,他们感受到了极大的快乐。造好以后,有些孩子仰靠在“马车”里,心情欢快,想象着车外是迷人的景色和向他们投来羡慕眼光的人群,他们仿佛身临其境,向欢呼的人们脱帽致意。另外一些孩子坐在椅背上,在空中“挥舞鞭子”,抽打着想象中的烈马。这又一次体现了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但是,那些拥有真正的小马驹,或者已经习惯了坐在马车或轿车里的富家子弟,当他们遇到上面的情境时,就会用轻蔑的眼光看着那些兴高采烈、东奔西跑的孩子,他们无法理解这些穷孩子的举动,而且还会用语言来讽刺他们:“他们太穷了,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没有马,没有马车。”

我们不能为了教育富家子弟,而把他们的马驹牵走,给他们一根手杖;我们也不应该阻止穷人的孩子对马车进行幻想。当一个穷人或乞丐潜入富人家的厨房,他闻着扑鼻的香味,想象着自己正一边吃着面包,一边享受着丰盛的菜肴,谁又能阻止他这样幻想呢?同样,当一位穷困潦倒的母亲把仅有的一片面包分成两块,分两次递给她深爱着的孩子时,她可能会说:“这块是面包,这块是肉!”孩子就真的会心满意足地以为自己在吃面包的时候也吃到了肉。

有人曾非常严肃地问我:“当一个孩子不停地用手指在桌上比画着,想象自己是在练琴时,我们真的给他提供一架钢琴,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会是坏事呢?”我反问道。“因为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孩子确实能学会弹琴,但他的想象力就无法像原先那样得到锻炼了,这该怎么办好呢?”这样的担心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设计的一些游戏就有这样的问题。比如,递给孩子一块积木,告诉他:“这是一匹马。”然后,把积木按一定的次序摆好,对孩子说:“这是马厩。现在我们可以把马放进去。”之后再把积木重新排列,跟他们说“这是一座塔”“这是一座乡间教堂”……这类练习所使用的是积木,就无法像前面例子中被当作马匹的手杖那样容易引起孩子的幻想,孩子可以一边骑着手杖向前移动,一边抽打手杖,这会让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而用之前被称为马的积木去搭建塔和教堂,会让孩子的头脑变得混乱。更为严重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创造性想象的、用头脑工作的已经不再是孩子们了,这时候,他们只是在根据老师的提示去做而已。孩子是不是真的会认为马厩变成了教堂?他们是不是在开小差?谁也不知道。这时,他们不得不努力琢磨老师所提示的一连串意象,而这些意象只存在于大小相同的积木之中。

要想真正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我们首先就应该让他们在生活环境中成为自己的主人,或者运用从事实中得来的知识、经验来充实自己的头脑,让他们在此基础上自由地成长。只有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们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

一位根据我说的方法去做的孤儿院老师,曾经请我去参观孩子实际生活训练的过程,与我同去的还有一些教育界权威人士。当我们到了现场,一些孩子拿着玩具,坐在小桌子旁,正在给玩具娃娃摆放桌子,为娃娃吃饭做准备。可是,我们发现孩子们面无表情。当我惊讶地看着那位邀请我来的老师时,她竟然一点儿也没有察觉到。很明显,在她眼里,假想的生活与实际的生活是一回事,孩子们在游戏中摆弄桌子吃饭与现实生活没有什么差别。这种在孩提时代灌输给孩子的错误认识,会渐渐发展成为他们的一种精神态度。

一位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曾经责问我:“难道自由还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吗?请读一读夸美纽斯的著作吧,你会发现,早在那个时代,他就讨论过这个问题了。”我是这样回答的:“是的,很多人都讨论过‘自由’,但跟他们不同的是,我所说的‘自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也许这位教育学家在听了我的话之后,还是没有明白我所说的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如果我再补充一句:“难道你不认为一个谈论百万财富的人跟一个拥有百万财富的人是不同的吗?”他就不会再有异议了。(www.xing528.com)

一个满足于假想的人,会把假想的东西当成真实的存在,他总是追求幻想,不愿承认现实。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而更可怕的是,人们竟然还没有意识到。实际上,想象力总是存在的,不管它是不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是不是有构筑起来的材料。而差别就在于,如果想象力没有建立在现实和真理的基础上,它就会成为阻碍智力发展、遮蔽真知之光的消极力量。

正是因为这个错误,人类失去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啊!

多数情况下,学校打造了一种压抑的环境氛围,就是为了让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教师讲课,避免他们因为外界的刺激而不能集中注意力。孩子们每天在教室里静静地坐着,一动不动地听老师讲课。他们在画画时只能照葫芦画瓢地模仿,他们进行的活动必须遵照别人的指令,对他们个性的评定完全根据他们的服从程度。

正如克拉伯雷迪所说:“我们的教育在用一大堆对孩子行为没有丝毫指导意义的知识来压迫他们。在他们已经没有心思听讲的时候,我们还要强迫他们去听;在他们已经无话可说的时候,我们还要强迫他们进行作文与演讲;在他们已经失去好奇心的时候,我们还要强迫他们去观察;在他们已经没有发现的欲望时,我们还要强迫他们去推理、论证……我们总是强迫他们做这做那,却从来没有征得他们的同意。”

当孩子用眼睛阅读、用手写字、用耳朵听老师讲课的时候,就像受苦役一样:他们的身子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可他们的脑子却没有进行认真的思考。他们不得不自始至终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转,虽然老师的依据是教学大纲。但是这些教学大纲只不过是随意设计出来的,没有考虑到孩子是否感兴趣。比如,老师在黑板上圆上一个三角形,然后把它擦掉。这个三角形只是暂时代表一个抽象概念的视觉形象。那些从来没有亲手拿过实体三角形的孩子就必须努力记住三角形的形状。这些三角形就像在梦中出现过一样,很快让孩子忘得一干二净。围绕着这个三角形,许多抽象的几何计算又接二连三地到来。这样的图形只会使孩子一无所获。它不能因同其他事物相结合而被感知,它永远无法带给孩子灵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应该先有内心世界的创造,然后才能把它表达出来。为了创造,他们需要从外部世界吸取“建筑材料”。在他们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之前,父母和老师对他们的思维要多加训练。

我们必须关心和爱护这些孩子。如果创造性的想象力姗姗来迟,那说明孩子的智力还没有发育成熟。这时候,我们不能强迫孩子进行想象力的创造,那样做就等于给孩子在未发育成熟时戴上了一副假胡子,而父母还自欺欺人地认为孩子长大了。

我们一定要观察孩子的内心需求,然后让他们自由地进行创造。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双眼闪烁光芒、边走边思考、充满朝气的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