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物经济实践的影响与挑战

生物经济实践的影响与挑战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物质经济也造就了中国传统农业。我国在人口经济压力十分巨大的情况下,经数千年之久,农田地力没有下降、生态环境没有受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正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所产生的效应。在世界范围的石油危机以及世界八大环境公害出现前,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对中国传统农业的关注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

生物经济实践的影响与挑战

生物质能的应用具有悠久历史人类自从发明火以来,就开始燃烧木材做饭和取暖,以此方式利用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据“科普中国”数据显示,每年地球上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消耗矿物能的20倍,相当于世界现有人口食物能量的160倍。我国理论生物质能资源相当于50亿吨左右标准煤,是2010年我国总能耗的4倍左右。生物质能是人类利用最早、最多、最直接的能源,目前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居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4位,在世界能源总消费量中占14%。至今,世界上仍有15亿以上的人口以生物质能作为生活能源。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再生能源。只要太阳辐射存在,生物质能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储存并提供能量。生物质能源更是一种清洁能源。生物质能源生产与应用基本可以实现CO2的“零排放”,被称为CO2中性的能源,可以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双赢。生物质能源也是未来重要的能源形式。据预测,到2050年,利用农、林业剩余物以及种植和利用能源作物等产生的生物质能源,有可能提供世界60%的电力和40%的燃料

生物质经济也造就了中国传统农业。可以说,生物质经济是对生物质(包括植物、秸秆、枯枝落叶、动物及其排泄物、垃圾及有机废水等)的开发利用,古老而新兴。中国传统农业是世界可持续农业的典范。我国的太湖平原、珠江平原和成都平原在土地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前提下,生态环境水平没有下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发展生物质经济,实现了农业的有机循环。其经验可以总结为种植业养殖业、城乡生活与农业、工业与农业、能源与环保、环保与农业的5个结合,即将畜禽粪尿、塘泥、城乡人粪尿归还土壤,将剩饭剩菜作为畜禽饲料归还到乡村的猪舍、禽舍,将农产品加工业废弃物作为农业原料,将秸秆等作为农村燃料。由于长期的塘泥还田措施,太湖地区稻田高度不仅没有因水土流失而降低,反而出现了抬高现象。这些在中国极为寻常的措施,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在当今经济高度发达的欧美各国却十分罕见。我国在人口经济压力十分巨大的情况下,经数千年之久,农田地力没有下降、生态环境没有受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正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所产生的效应。(www.xing528.com)

100多年来,世界对中国传统农业的兴趣经久不衰。在世界范围的石油危机以及世界八大环境公害出现前,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对中国传统农业的关注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当他们发现只考虑投入产出、不考虑环境后果的农业生产方式无法继续下去的时候,才真正将中国传统农业理论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来,集中体现在发展有机农业、生产有机食品上。世界有机农业的“鼻祖们”无不承认中国才是世界有机农业的真正发源地。国际社会的这一普遍共识和我国目前有机农业落后于欧美,甚至落后于拉丁美洲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