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创新模式:生物经济理论与实践

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创新模式:生物经济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物制药的全产业链模式涉及几个关键环节,包括研发设计、原料药生产、合成药生产、物流与营销以及品牌运作。在全球价值链中,研发创新和营销及品牌运作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欧美主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大多处于价值链的研发创新阶段和药物的营销及品牌运作阶段。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正逐步向全产业链模式迈进。

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创新模式:生物经济理论与实践

(一)生物医药产业链模式的提出

何谓全产业链?全产业链最早是由中粮集团提出的,中粮对食品行业全产业链定义如下:覆盖种植养殖、运输、仓储、生产、加工、分装和销售七大环节,而且在各产业链以及七大环节之间都存在资源共享、融会贯通。生物制药的全产业链模式涉及几个关键环节,包括研发设计、原料药生产、合成药生产、物流与营销以及品牌运作。

在新药物研发阶段,通过建设实验室支撑技术研发,通过建立知识产权体系保护和鼓励技术及产品创新;在药物开发阶段,通过开发生产设备,在产品开发管理体制下对新药物临床批量制造进行研究;在原料药生产和合成药生产阶段,加强生产质量管理,进行生产设备制造升级,利用配方技术进行药物制造;开展销售网络建设,完善和维护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创立品牌价值,积极进行服务质量管理。

(二)生物制药全产业链创新条件下的利润率均衡(www.xing528.com)

生物制药产业的价值链是一条呈正U形的“微笑”曲线。在全球价值链中,研发创新和营销及品牌运作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欧美主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大多处于价值链的研发创新阶段和药物的营销及品牌运作阶段。据统计,2007年欧美的大医药公司每年在研究费用上的投入约为其销售额的16%~17%。我国大部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创新力不足,品牌效应不强,多数处于价值链较低位置的原料药制造阶段。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正逐步向全产业链模式迈进。例如华北制药提出挺进制药全产业链的目标,从低级原料药中间体向高附加值制剂转化升级,形成高端、中端、低端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以及具有集约规模和国际国内竞争力的梯次化产品结构。华北制药与DSM合作,在技术和市场上实现双重突破,在研发阶段,华北制药提供业内领先的研发平台和持续支撑的新药产品线,这是华北制药最核心的研发资产,代表了我国新药自主创新的一流水准,一直引领我国抗生素维生素基因重组生物制药的创新研究。华北制药的新药公司定位于“大规模生物发酵”,与全球新药研发潮流相吻合,是公司新药孵化器。在销售方面,华药从多方面着手,搭建研产销对接通道,生产、销售人员定期沟通,以销促产,坚持工艺技术升级、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并重,同时面向市场和客户,组建生产、技术、研发和销售的专业团队,为客户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增值服务。通过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最灵活的营销手段,依托强势品牌、过硬的质量和优质的服务,全面提升了华药的公众形象,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在巩固和扩大市场占有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