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物质环境设计成果

幼儿园物质环境设计成果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幼儿园物质环境的设计原则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学前儿童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学前儿童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要达到这些要求,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幼儿园物质环境设计成果

幼儿园物质环境包括园里所有人为的和非人为的各种场所材料、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材、玩具学具、图书声像资料、环境布置、空间布局以及绿化等有形的环境,因此又称为显性环境。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不仅能保障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实施,本身还能陶冶性情、激发好奇心、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行为,在与物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实现个人的发展。

(一)幼儿园物质环境的设计原则

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学前儿童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学前儿童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要达到这些要求,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指幼儿园的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玩教具等有形的物质条件必须要符合相关的卫生和安全标准,对学前儿童的身体和心理没有危害和安全隐患。由于学前儿童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而且缺乏对安全隐患的预知和判断能力,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因此幼儿园环境创设应首先考虑安全性。它既是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基本保障,也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落实安全性原则,要求积极主动地消除环境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具体包括:(1)注意园舍建筑的安全性。幼儿园园舍建筑要坚固,建材要经久耐用,层数、楼梯、护栏等都应符合国家标准,活动室的大小、人数等都要符合相关的要求。(2)注意设施设备、玩教具等的安全性。在设计和使用时要考虑到学前儿童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家具尽量用圆角,玩具和教具严禁使用有毒的材料,大型玩具要注意牢固性,低年龄段的幼儿要避免使用体积过小的玩具,以免孩子吞食。(3)重视室外活动场地的安全性。室外游戏场地尽量用软垫或草坪,以防学前儿童跌倒摔伤。(4)注意危险物品的放置。电线、开关、插座、热水瓶、消毒液等应放置在学前儿童伸手不可及的地方。

2.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既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的需要,又要符合幼儿园的实际,做到因人而设,因地制宜。

(1)要针对学前儿童的特点和发展需要

幼儿园环境是否适宜,应看环境中的元素及其蕴含的要素是否符合学前儿童的学习特点和规律,是否符合他们的审美标准,是否有利于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首先,环境的设置要被学前儿童喜欢和接受,能引起他们的关注,激发他们探索和学习的欲望。其次,环境空间作品内容要尽可能来源于学前儿童的生活世界。无论是对生活和学习经验的梳理、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还是绘画、手工、艺术等作品,都应首先选择那些由学前儿童原创、充满稚嫩但又纯真的作品。[21]再次,幼儿园的环境是否适宜,还要看是否体现学前儿童的年龄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小班环境要突出结构简单、色彩鲜艳、富有感官刺激等特点;中班环境要在小班的基础上突出操作性;大班环境要突出探索性和实验材料的丰富性。

(2)要与幼儿园自身特点、能力和发展需要相符合

创设物质环境应最大限度地以促进学前儿童发展为前提,考虑经济实用性。一方面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布置和创设环境,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就地取材。例如农村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自然优势,运用农村美丽的自然风光引导孩子认识各种植物动物,促进认知、情感发展。另一方面要注意节俭,提高物质条件的效能,尽量做到废物利用,一物多用,不奢侈浪费。最后,用学前儿童自制的玩具来装扮教室也别有一番情趣。如孩子们用蛋壳制成的灯笼金鱼、小企鹅等,可悬于教室的四周,起到点缀的作用。

3.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需要教师、学前儿童和家长共同参与。教师除了要积极创设学前儿童熟悉和喜爱的环境之外,还要调动学前儿童和家长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环境的布置中去。

(1)积极引导学前儿童参与环境创设

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已形成的环境里,还体现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学前儿童参与到环境创设中不仅能给他们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满足自我表现的愿望,还能促进学前儿童与环境、教师之间的沟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学前儿童的参与主要体现为在环境创设中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发表见解;能收集和准备相关材料,愿意操作、摆弄、运用环境中的各种资源;能够及时关注环境中的变化,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

(2)调动家长和社区的力量参与环境创设

家长和社区的参与,对幼儿园环境创设具有积极意义。首先,家长和社区的参与有利于优化幼儿园教育资源配置。家长和社区成员来自社会各界,他们各有所长,可以为幼儿园环境创设提供人力资源。家庭和社区的许多废旧材料都可以运用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变废为宝,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其次,家庭和社区资源的介入,还可以使幼儿园环境变得更加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环境可以让老师获得全新的视角,学前儿童也将拥有更宽广的视野。最后,家长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可以增强教师、家长,以及学前儿童之间的互动。“幼儿园利用家庭资源优化物质环境时,不仅促进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也带动了各种角色之间的互动。”[22]

4.可变性(动态)原则

环境的可变性是指环境的创设要根据教育要求和学前儿童的发展需要不断发展变化。传统的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较多运用一些静止不动、陈列式的材料。由于学前儿童年龄较小,有意注意维持的时间较短,一成不变的环境、单调枯燥的活动容易引起疲倦,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变化的事物、丰富的活动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因此,现代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尽量考虑环境的变化。落实可变性原则要注意下列几点。

(1)环境随着季节、节日、幼儿园学习的主题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春天来了,在教室内主题墙上画上婀娜的柳树、飞翔的燕子、碧波荡漾的池塘、戏水的鸭子等等。秋天,室内天花板吊挂各种黄、红树叶做成的装饰物,墙上画上棵棵大树、纷纷落叶、金色的稻谷等等。冬天,将美术课上剪出的雪花贴在窗户上,墙上一幅大雪压青松、玩雪的图画等等。[23]这些做法不仅能美化环境,还有利于直观教学

(2)根据学前儿童的兴趣及时改变或创设新的活动区

当学前儿童对已有的环境表示出厌倦时,就应及时更换材料,创设新的环境,以维持兴趣,满足学前儿童的需求。新的变化会生成新的事物,依据学前儿童的兴趣、需要、能力生成的新环境对促进学前儿童新的发展必定是有益的。

5.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指应考虑环境的教育价值,要为全体儿童提供足够的、多种多样的可获取丰富的知识信息、情感体验以及活动技能等的物质条件。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的“第三位老师”,是隐性的教育资源。

落实教育性原则应考虑:(1)为达到教育目标,需要有怎样的环境与之配合;(2)现有的环境因素中,哪些因素对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有用的,可以利用的;(3)哪些环境因素是需要创设的,需要幼儿家庭、社区做哪些工作等。

6.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指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应尊重儿童在环境中的设计、支配、管理的主体地位。主体性区别于参与性,儿童不仅仅是参与环境的创设,更是环境创设的主人,对环境有着绝对的支配权和管理权。主体性原则一方面强调儿童在环境创设和使用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强调儿童在环境创设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落实主体性原则应注意:(1)在创设环境时,应思考“假如我是孩子,我想创设怎样的环境;怎么让孩子参与创设环境”,而不是“我要为孩子创设怎样的环境;我怎么创设环境”。(2)成人应鼓励儿童参与环境材料的搜集与制作等操作、实施的环节。(3)要积极鼓励儿童参与环境主题、内容的讨论和设计,以提高参与水平,培养儿童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7.艺术性原则

艺术性原则指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在色彩和形式上要富有美感,且环境是清洁整齐的,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情趣并陶冶情操,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在环境创设时,在保证它的合理性、安全性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其艺术性。

具体落实时要注意:(1)幼儿园环境的各种装饰和呈现方式不仅应让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而且还要引导幼儿表现美、创造美。(2)在布置环境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间供幼儿来创作。(3)教师应给予幼儿自由表现、创造的机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幼儿,尊重幼儿创造的“美”。(4)教师可以在幼儿作品的基础上通过边框修饰、背景衬托、组合拼接等方式来美化环境。

1.简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2.材料:幼儿园大一班开展识字比赛,教师为此创设了班级墙面环境(见下图)。

问题:请根据创设环境基本原则,对材料中的识字比赛创设环境进行解析。(www.xing528.com)

(二)幼儿园户内环境的设计和利用

巴学园室内环境布置

首先进到一层的一个教室,教室布置得整洁而温馨,有家的感觉,不像教室,颜色柔和,空气也很清新。屋内被分成了很多角落,不同位置有不同的主题,有娃娃屋,有手工区。有个小陈列架,上面摆放着各种手工,自己缝的布娃娃什么的,有个柜子上放着好多木刻的小动物,非常生动,而且边角都磨得很光滑,屋内见不到那种塑料或声电玩具,都是木头、布条什么的。还有一个角落,是代表季节的,不同季节放上不同的道具,下面铺的布据说也是老师自己印染的。门口的位置放着一长排小桌椅,桌上是新鲜的花儿,淡淡的香气。二楼的房间和一楼风格类似,只有些细节上的差异。这个似乎是大一些孩子的房间,书柜里有许多精美的绘本,多是译本,《逃家小兔》、《风到哪里去了》、《三只小猪》等等。有意思的是,这个房间里居然还有一只小麻雀在飞,不知是故意养的还是无意飞进来了。卫生间挺有意思的,马桶和洗手池都是按比例缩小的,和大人用的一模一样。[24]

巴学园的教室(活动室)、楼道、阅览室、寝室、卫生间等都清新而舒适。尽管不同的幼儿园户内环境的具体布置各有不同,但大体结构与上述案例中的巴学园相似。幼儿园户内环境主要指主体建筑物内部的环境,包括门厅、走廊、过道、楼梯等室内公共部分和活动室、生活区、寝室、接待室等专用空间。[25]户内环境的这些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前儿童,所起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关键是看布置和创设是否科学合理、协调一致,是否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需要和特点。

1.活动室

学前儿童在园内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在活动室内进行,因此活动室的环境布置对学前儿童的影响甚大。在具体布置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空间大小。足够的空间是在室内开展各种活动的必要条件。过于拥挤的环境可能会增加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减少其社会性交往,导致观望、不主动参与活动等行为。因此,活动室应注意设计要有足够的空间。按照《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规定,若寝室与活动室分设,活动室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54平方米。如果寝室与活动室不分设,活动室使用面积要求达到90平方米。按每班25—30人计算,人均为3平方米以上。另外,要求活动室向阳、干燥、空气流通,室内采光的面积应占地面面积的1/5,并保证室内有足够的照明。

(2)室内环境结构。活动室一般划分成几个活动区以方便学前儿童从事各种活动。活动区的形式有些是固定的,如阅读区、娃娃家、美工区、自然角等等;有些是临时性的,如表演区等。区域的设置要根据活动的要求,考虑每种活动的特殊性;每个活动区占据一定的空间,彼此互不干扰;各区域间的过道要清晰,大小合适。

(3)墙面布置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幼儿园墙面既是环境的一部分,也是学前儿童进行学习的一种载体。活动室内墙面的设计要强调教育性、直观性和艺术性的融合;墙面环境的创设同周、月和学期的教育目标、内容相融合;与语言、社会、科学、健康和艺术教育等各领域的教育活动有机地融合;注意形象、色彩、形式、空间等造型要素之间的和谐,给人以美感;墙面色彩要注意整体协调,一般应以柔和的色调为主;墙面布置的高度应以学前儿童的视线为准,平视时能看清楚。此外,布置墙面时还应注意让学前儿童参与其中,增加他们的自主意识并懂得珍惜和爱护。

关于幼儿游戏活动区的布置,正确的说法是( )。

A.以阅读为主的图书区可与娃娃家放在一起

B.自选游戏环境的创设是由教师进行的

C.可在积木区提供一些人偶、小动物、交通工具模型等辅助材料

D.娃娃家应该是完全敞开式,让每个人都能看到里面有什么

2.寝室

寝室是学前儿童休息的重要场所,充足的睡眠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保障儿童有充足的精力参加各种保教活动的基础。幼儿园的寝室要求具备相关的基本设施和空间条件:保证每人有一张床铺、漂亮的小被、存放衣物的贮藏空间、良好的通风条件等等。寝室的布置要注意安全性和适用性:床铺的高低考虑安全性,床铺排列应符合睡眠行为所需要的面积,为防止睡眠时受凉,床不能紧贴外墙,床与外墙和窗的距离不应小于0.4米。为便于保教人员照管,每个床位一般靠近过道。寝室的光线、墙面的装饰要柔和,利于入睡。

3.盥洗室

通常包括盥洗和厕浴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要合理分区。盥洗室应该注意通行方便、相对开放,而且要提供各种相关设备,如毛巾架、水杯架等等。注意使用流动水,做到一人一巾一杯。厕浴部分则要相对封闭,保证有安全感。如果可能的话,要尽可能地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装饰,尽量营造一个令人愉悦的家一样的氛围。

4.楼道、走廊

楼道、走廊是连接不同空间的一个纽带,也是学前儿童游戏、交往、互教互学的综合性空间。它既可扩大学前儿童的活动范围,而且还可为不同班级、不同年龄段的学前儿童交往提供空间。走廊应尽量相互贯通、联系性要强,同时要尽量做到简单明了、方向明确,学前儿童凭感觉也能轻易掌握自己的进退。走廊和楼道边的墙壁也可以充分利用。譬如,在楼梯的墙壁上,可以创设有关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安全教育等内容的图片,把楼梯设置成会“说话”的展示长廊,学前儿童每天在上下楼梯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也可以展示各班的美术作品及参加各类活动的照片。除了美观和实用外,楼道和走廊尤其要注意安全性,注意护栏的高度和宽度不易于攀爬。

(三)幼儿园户外环境的设计和利用

巴学园室外环境布置

巴学园的楼门前是个小院,地面是普通的泥土地面,而不是一般幼儿园的塑胶地面,院里几棵小桃树正开着花。孩子在里面开心地玩耍,几个小一点的孩子在玩沙子,还有几个在荡秋千,还有的在玩滑梯,几个孩子围在地上挖沟和泥,有几个稍大的孩子在院子里推着汽车轮胎追逐。院子入口处还有个兔子笼,两个小女孩正在专心致志地喂着里面的一只黑兔子。院里还有个羊圈。再看,院外的小土坡上,真有一只山羊,几个孩子正挥着长棍子饶有兴致地放羊呢。而院子的另一端就是一片大野地,四五个孩子蹲着正在采花草的样子。孩子们笑着,闹着,但并不很吵,老师就在院子里静静地看着他们。当时正值傍晚,天空湛蓝,微风习习,夕阳给整个幼儿园和孩子都镀上了金光,那种感觉特别美。[26]

泥土、沙坑、兔笼、羊圈、野地、自由玩耍的小孩,巴学园设置了美丽又自然的户外环境,给人以美感。随着欧美教育理念的影响,现代幼儿园教育特别重视开展学前儿童的户外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在幼儿园,幼儿每日户外活动的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高寒地区在冬季课时酌情减少。户外环境是幼儿园里以学前儿童为中心的一定空间范围内,由实体构件围合的户内空间之外的活动领地,是学前儿童接触自然、游戏活动、与人交流的场所,也是幼儿园教师开展教学的场所。

幼儿园的户外环境由多个区域组成,从功能上主要分为:自然生态环境、集体活动区、器械设备区和种植养殖区四大类。

1.自然环境区

幼儿园应该是一个鸟语花香、绿树环绕的场所,必须有较高的绿化率,一方面净化空气,另一方面让学前儿童更好地贴近自然,感受自然美。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园严禁种植有毒、带刺的植物,以免对学前儿童造成伤害。

2.集体活动区

这是提供学前儿童集体做操、体育游戏、大型室外活动的场所。《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1987)第九条规定:“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 m2。各游戏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应有全园共用的室外游戏场地,其面积不宜小于下式计算值:室外共用游戏场地面积m2=180+20(N—1)(N为班数,乳儿班不计)。室外共用游戏场地应考虑设置游戏器具、30 m跑道、沙坑、洗手池和贮水深度不超过0.3 m的戏水池等。”集体活动区必须达到一定的占地面积,还要注意地面安全性,材质一般以坚实平坦的土地、沙地、草地或是塑胶软垫为宜,还要注意渗水性要强,周围要有良好的排水设施。

3.器械设备区

器械有助于学前儿童进行大肌肉活动,可以满足其活动的兴趣和欲望,体会运动的愉快,促进各种感知运动能力的发展,对培养勇敢大胆的性格也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应设有足够数量的运动器械,如秋千、滑滑梯、攀登架、钻爬筒等。设置器械设备时,一方面要注意器材的选择要兼顾学前儿童感官训练和肌肉技能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注意器械活动的安全性,既要选择质量好安全性强的器械,又要在活动前配合安全教育,避免拥挤抢夺或使用器械不规范而带来伤害。

4.种植养殖区

种植与养殖有助于学前儿童学会识别植物、动物的特征和种类,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学习一些简单的操作能力。具体地点应设置在幼儿园墙角等周边地区,以免占用活动场地。要让学前儿童参与种植区的管理和养殖区的喂养活动,饲养的动物应建立定期免疫制度,可以鼓励家长和社区志愿者参与,以获得更多的支持。

以上这些户外环境的构成要素直接影响幼儿园功能的完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因此要精心设计,使学前儿童生活在安全、健康、漂亮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