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级管理基本方法,学前教育原理

班级管理基本方法,学前教育原理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学前儿童不熟悉新的互动对象时,教师要加大指导的力度;学前儿童逐渐熟悉互动的对象时,教师要慢慢缩小指导的力度,给学前儿童自由发挥的空间。(四)榜样激励法榜样激励法是通过树立榜样并引导学前儿童学习榜样以规范他们行为,从而达到班级管理目的的一种方法。说服教育法是教师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

班级管理基本方法,学前教育原理

(一)规则引导法

规则引导法是班级管理中最直接、最常用的方法,是指用规则引导学前儿童的言行,使其与班集体活动方向和要求保持一致,朝着班级管理既定的目标健康发展。这种规则包括学前儿童之间、学前儿童与保教人员之间、学前儿童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准则。在运用规则引导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规则的内容要明确且简单易行

根据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要求所制定的规则必须简单具体,一看就能明白。例如,可以在教室里贴上一些生动形象的图片告诉学前儿童如何听老师上课、发言时要怎么做等等。

2.提供实践的机会,在活动中掌握规则

规则相对比较抽象,因而需要创造一定的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引出规则、理解规则,进而执行规则。例如,为了让学前儿童理解正确利用图书角的规则,可以安排一个图书管理员,让学前儿童轮流担任。让他们在管理图书的过程中亲身体会规则,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3.保持规则的一贯性

规则一旦制订,就要坚决贯彻实施,不可随意改变。教师在执行规则时要公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前儿童。但规则是死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规则,这样才能保证在规则一致性的同时又不失其灵活性。

(二)情感沟通法

情感沟通法是指通过激发和利用教师与学前儿童之间的情感,以达到陶冶情操,并影响行为的方法。情感沟通法的基础是教师对学前儿童的理解和爱。在运用情感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细心观察

教师细心观察学前儿童的情感交流与表现,了解他们的情感表达特征与需求,对每个学前儿童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每当他们有什么情感问题时,教师能准确地判断他们的想法,这是有效地做好指导工作的前提。

2.用心沟通

教师用心与学前儿童进行沟通,让学前儿童感受到教师的真诚,这样才会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真诚沟通,能够让学前儿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理解教师的期望与鼓励,让学前儿童学会尝试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学会与人沟通交往。

3.和蔼可亲

教师要保持和蔼可亲的形象,表现出强大的亲和力,这是情感沟通的基础;其次,与学前儿童交往时要以诚相见,表现出真实和善良;再次,平等对待每一个学前儿童;最后,学会换位思考,经常从学前儿童角度去理解与思考问题。

(三)互动指导法

互动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前儿童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环境、人物进行有效互动的方法。在运用互动指导法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恰当的时机

选择合适的指导时机非常重要。不同的互动内容,教师指导的时机也不同。当学前儿童对互动的对象不熟悉的时候,教师在互动之前就要和学前儿童进行沟通,给予耐心指导。当学前儿童对互动的对象很熟悉的时候,教师可以让他们自主发挥,并在学前儿童互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再给予及时指导。

2.把握一定的“度”

教师的互动指导要有适度性,既要考虑到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又要给予他们一定的发挥空间。如果太过笼统,学前儿童难以接受。但面面俱到则会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也会压缩学前儿童自由发挥的空间。当学前儿童不熟悉新的互动对象时,教师要加大指导的力度;学前儿童逐渐熟悉互动的对象时,教师要慢慢缩小指导的力度,给学前儿童自由发挥的空间。

(四)榜样激励法

榜样激励法是通过树立榜样并引导学前儿童学习榜样以规范他们行为,从而达到班级管理目的的一种方法。学前儿童模仿性强,易于接受具体形象的事物。榜样示范通过具体的任务形象将抽象的教育要求具体化、人格化,使学前儿童容易领会外在的教育要求和行为规范,容易受到感染而自觉效仿榜样。[15]在运用榜样激励法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健康、具体的榜样形象

学前儿童喜欢并且善于模仿,积极健康的榜样形象能够引导学前儿童做出正确的行为。具体形象的榜样形象能够照顾到学前儿童的理解范围,更容易模仿。教师要善于从周围环境中选择榜样,这样更真实,更具激励性。例如熟悉的人、小动物,学前儿童喜欢看的动画片中的一些经典的、正面的形象都可以是常见的榜样素材

2.树立同伴榜样要公正、权威

班级内部的榜样具有真实性,更具说服力。教师对待班级所有成员要一视同仁,善于观察每个学前儿童的闪光点,公平给予每个学前儿童充当榜样的机会。班级中的榜样不应该只局限于少数成绩表现优异的学前儿童,在其他方面表现优秀的学前儿童也应该有机会成为班级中的榜样。(www.xing528.com)

3.及时强化学前儿童的榜样行为

榜样行为并不仅仅是让学前儿童去评价赞美,最重要的是要启迪他们将榜样行为内化,并付诸实践。当学前儿童确实按照榜样的行为来要求自己并积极践行榜样行为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增强学前儿童保持榜样行为的信心。

(五)目标指引法

目标指引法是指教师以行为结果作为目标,引导学前儿童的行为方向,规范学前儿童行为方式的一种管理方法。从行为的预期结果出发,引导学前儿童自觉识别行为正误是目标指引法的基本特点。[16]在运用目标指引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要明确具体

明确具体的目标符合学前儿童的接受水平,操作起来更容易。在制定目标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前儿童参与到目标制定的过程中来,在共同的讨论中,让学前儿童对目标有更深刻、更现实的认识。

2.目标要切实可行

切实可行的目标难易适中,学前儿童容易接受,能起到导向与激励的作用。相反,目标过高或过低都无法吸引学前儿童的注意力,无法成为学前儿童行为的内驱力

3.目标与行为的联系要清晰

无论是在制定目标过程中还是在目标指引下的行为中,教师都要努力让学前儿童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在师生共同讨论目标时,要让他们意识到完成这一目标相关的行为。

4.注意将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相结合

处理好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之间的联系,其实就是平衡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班级管理既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实现其自我目标,又要兼顾班集体整体目标。

(六)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是指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对学前儿童摆事实、讲道理,使学前儿童弄清道理,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是教师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在运用说服教育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针对性

教师要掌握学前儿童的个性特点,在摸清实际情况下确定谈话内容与重点。教师要事先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心理有一个清楚的拿捏把握,这样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说服教育。

2.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教师要富有感情地开展说服教育,触动学前儿童的心灵,达到与学前儿童的共鸣。同时,教师一定要实事求是、平等待人,不可有偏袒思想。

3.要把握好时机

把握好时机进行说服教育,往往能够很快达到效果,解决矛盾。往往在学前儿童出现迷惑不解或者内心思想斗争激烈时,教师运用说服教育效果最佳。同时,教师还要做好说服教育的善后工作,检查、总结并巩固说服教育的成果。

(七)家园合作法

家园合作法是为了共同的教育教学目标,本着相互信任、尊重、自由的原则,幼儿园与学前儿童家长共同进行班级管理的方法。家园合作法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幼儿园应该主动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与教育水平,为共同教育好学前儿童出谋划策。首先,幼儿园要提高宣传与咨询的力度,激发家长参与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热情,认识到家园合作的意义。其次,定期开展家长会、系列讲座等家园活动。最后,可以通过现代媒体如短信、QQ群、校园网等向家长传授和分享家教的知识与管理孩子的经验。

2.促进交流方式的多样畅通

多样畅通的家园交流的方式有利于家园合作效率的提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互动:运用班级通讯录及时向家长汇报班级工作的状况;设立家长意见箱,鼓励家长提出各种班级管理的建议;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前儿童在家的表现;利用节日举办各种类型亲子活动等等。这样既增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又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健康多元的教育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