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班级管理:学前教育原理

幼儿园班级管理:学前教育原理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幼儿园班级班级是幼儿园计划、安排和组织保教活动的基本单位。无论是小组活动,还是个人活动,都是幼儿园班级的不同组成部分。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幼儿园班级可以划分为大班、中班、小班和托班四个层次。具体而言,幼儿园班级管理包括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过程三个方面。

幼儿园班级管理:学前教育原理

(一)幼儿园班级

班级是幼儿园计划、安排和组织保教活动的基本单位。尽管幼儿园的保教活动除了班级活动之外还有小组、个人活动等多种形式,但在活动的计划、安排和组织上,从来都没有脱离过班级。无论是小组活动,还是个人活动,都是幼儿园班级的不同组成部分。[2]在我国,一般以年龄作为划分班级的主要依据。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幼儿园班级可以划分为大班、中班、小班和托班四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班级人数,《幼儿园工作规程》作出如下规定:小学附设的学前班最多不超过40人,大班(5—6岁)35人,中班(4—5岁)30人,小班(3—4岁)25人,混合班30人,托班不超过20人。

班级是学前儿童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幼儿园班级具有如下三大功能。

1.生活功能

生活功能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一日生活引导功能,即班级对学前儿童每天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如睡眠饮食、学习、游戏的组织引导。二是卫生保健功能,即通过班级的各种活动养成学前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提高学前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三是身体锻炼功能。科学安排的班级活动不仅能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意识,而且能够提供一定的身体锻炼常识,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2.教育功能

班级具有促进学前儿童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功能。首先,促进认知发展。根据不同班级的特点,通过相应的活动促进学前儿童智力发展,培养求知欲和语言交往的能力。其次,促进情感发展。在班级活动和交往中稳定学前儿童的情绪,培养情感控制的能力。最后,促进道德发展。通过学前儿童之间的交往和各种活动,培养学前儿童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集体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关系,提高道德素养。

3.社会功能

社会化功能是指班级具有促使学前儿童社会化的功能。具体可以分为基础教育功能和解放父母功能。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因而,幼儿园应该在生活习惯、认知情感发展等方面为学前儿童打好基础,为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另外,学前儿童的保教工作是班级工作的关键,保教人员不仅要做好学前儿童的教育工作,还要承担家长的责任,因而具有解放父母的功能。

(二)幼儿园班级管理(www.xing528.com)

幼儿园班级管理是指保教人员根据幼儿园的培养目标,运用其被赋予的权力,按一定的计划,通过组织、指导、协调、控制等,协调班级内外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为学前儿童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的服务过程。具体而言,幼儿园班级管理包括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过程三个方面。就班级管理的程序而言,大致包括四个基本环节:计划制订、组织实施、检查调整、总结评估。

1.计划制订

任何有效的管理都需要预先制订一个详尽的计划。一般而言,计划包括管理目标、管理内容、管理手段、管理人员和成果评价几个方面。计划既是预先确定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也是管理行动的纲领和指南。必须根据班级学前儿童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的教育目标和幼儿园的办学目标进行科学地制订。

2.组织实施

计划制订后关键的是组织与实施。所谓组织,是指安排分散的人或者事物,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或整体性。幼儿园班级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是指对班级中的教师、学前儿童、材料、物品、时空等要素进行合理安排,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并根据一定的程序加以实行,以确保幼儿园保教目标的实现。

3.检查调整

检查是对幼儿园班级管理计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可以分成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两种类型,其目的是了解工作计划的完成程度,发现不足,以便及时加以改进。调整是指根据计划实施的情况对预先制订的计划进行改良,以达到班级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4.总结评估

总结评估是班级管理的终结环节,一般在学期末进行。通常是根据一定的评估标准对各班的班级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与分析,肯定优点,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与教训,为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可以说,总结评估的过程是对以往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和研究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