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条件价值评估法:国际最广泛应用的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评价方法

条件价值评估法:国际最广泛应用的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评价方法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简介与特征基于支付意愿的条件评价法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环境污染对健康经济损失评价方法,主要用于评价对死亡的价值损失。它是一种陈述偏好的非市场价值评估方法,可以灵活地针对某一种或者几种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损失进行评估。此外,VSL并非旨在衡量例如车祸或空难中的死亡赔偿额度;也不直接等同于例如某一病入膏肓、不久离世的病人为挽回自身生命而愿意支付的金钱价值。

条件价值评估法:国际最广泛应用的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评价方法

(一)简介与特征

基于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WTP)的条件评价法(CVM)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环境污染对健康经济损失评价方法,主要用于评价对死亡的价值损失。它是一种陈述偏好的非市场价值评估方法,可以灵活地针对某一种或者几种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损失进行评估。被调查者的WTP不仅考虑了由于不同健康终点(疾病或死亡)引起的误工、医疗费用、避免行为,还包括由疾病引起的精神上无形的损失。采用CVM方法对健康损失估计值一般比人力资本法高数倍。

统计生命价值(value of statistical life,VSL)常用来评价大气污染对人群死亡率的影响。因为“有权势的人的命是否比普通百姓的命值钱”、“富人的生命价值是否高于穷人的生命价值”等问题常常会引起伦理方面的敏感争论,所以VSL是指社会中每个个体生命所蕴含的价值,是一个普世的概念,与人的社会地位、贫富状况、工作种类等无关。此外,VSL并非旨在衡量例如车祸或空难中的死亡赔偿额度;也不直接等同于例如某一病入膏肓、不久离世的病人为挽回自身生命而愿意支付的金钱价值。在大气污染健康危害评价中,VSL用以衡量以死亡为终点效应的健康损失价值。在实际测算VSL的时候,人群的年龄及健康状态是VSL重要的影响因素。

简言之,CVM就是在人群中进行抽样调查,询问人们为降低特定数量的死亡风险而愿意支付的额度,由此求出人的生命价值,即

有学者认为条件评价法与其他VSL评估方法相比,其最主要的优势在于:①不必将风险-价格权衡变量分离出来,或进行消费理性假设;②CVM得出的结果适用于一般人群;③C V M的结果受研究设计影响较大,而并非被调查者的实际行为,可通过对调查设计的改进和实施过程的控制来提高结果的准确度,获取预想的信息。

CVM灵活的特点也恰恰是其遭受质疑的主要原因。由于CVM是通过观察人们在模拟市场中的行为,而非在现实市场中的行为来进行评估的,因此会出现各种偏差。另外,由于影响WTP的因素较多,不同经济发展区域、不同人群得出的数值会有较大差异。CVM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的选择及实施过程的控制是关键,会直接影响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

(二)VSL的理论模型

在WTP模型的基础上,逐渐提出了VSL基础模型,并得到推广。

VSL模型假设,每个个体拥有初始财富W,并且只有两种生存状态——生存或死亡。若生存的概率为1-p,则死亡的概率为p。用期望效用表示个体福利,得到式(4):

式中:Ua(w)和Ud(w)——分别表示生存或死亡状态下Neumann-Morgenstern方程期望效用值。

直观假设人们对生存的偏好大于死亡,因而无论财富的多少,人们在生存状态下的效用都大于死亡状态下的效用,得到下列不等式(5):

假设个人财富在两种状态下始终相同,因为人们可以获得覆盖所有财产或物质损失的保险产品,故在任意财富程度下,生存状态下的边际效用要大于死亡状态下的边际效用,得到式(6):

上述假设基于人们的直观认识:随着财富的增加,活着的人必然会获利,而对于已去世的人则并非如此。此外,该假设还认为存在一种可以补偿人们所有痛苦和痛楚的理想化保险。由于人们对于风险的厌恶,所以个人的边际效应无论在生存还是死亡状态下都呈严格递减,所以可以得到式(7):

如上所述,人们可以支付一定数额的钱来减少个人的暴露风险。在该模型中,人们可以支付金额x,死亡风险概率由原先得p降低到p*,同时保持期望效用不变。所以我们只要从式(8)中计算出x:

假设式(8)的值不变,将式(8)等价转化成以w和p表示的等式(9):(www.xing528.com)

WTP等于财富与初始死亡概率的边际替代率,(9)式右边的分子为生存与死亡间的效用差,分母为财富的边际期望效用。WTP表示人们为了避免微小的风险变化值(dp)所愿意支付的额度,所以我们可以进一步推算得公式(10):

式中:Δp——基于初始死亡风险的非边际变化程度。

基于公式(5),可以认为健康风险(疾病风险或死亡风险)与支付意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人们为了降低更多的健康风险愿意支付更多的钱。为了进一步确定WTP的变化与初始暴露风险p的关系,对公式(9)求导,得公式(11):

公式(11)基于公式(9)时结果为正,即个人的支付意愿随风险的增加而增加。对于这一结果的经济学解释是,在增加相同程度的暴露风险时,高风险暴露人群(如消防队员、矿工等)与一般人群相比更为敏感,更不愿接受风险的增加,这意味着高风险暴露人群有着更高的支付意愿来减少相同程度的暴露风险,所以支付意愿与初始风险有着正相关关系。但WTP与初始暴露风险的正相关关系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Smith和Desvousges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了相反的结果,即初始风险越低,支付意愿越高。WTP与初始暴露风险的关系尚未明确定论,需要以实证研究进一步探究。

(三)CVM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CVM,但由于CVM实际应用难度较大且方法本身争议较多,迄今为止我国的条件评价方法研究主要为理论探讨和方法介绍,实证研究屈指可数。联合国全球环境社会与经济问题研究中心(CSERGE)在1998年的研究报告明确肯定了在我国开展CVM实证研究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正逐步转型,中国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下,GDP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以环境污染日益恶化、自然资源逐渐耗竭、生物多样性不断消失等一系列沉重的环境成本为代价的。我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有待完善,且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需要进一步建立。CVM作为评价环境公共产品与资源的经济价值的最常用和最有用的工具,在我国亟待发展与应用。

近年来国内采用CVM进行的大气污染健康危害支付意愿的实证研究如表13-1所示。现已开展大气污染健康危害CVM评估的区域多为城市,虽然Hammitt J.K在安庆周边的农村也开展了CVM研究,但由于被调查者对大气污染的认识缺乏且对支付意愿的理解较差,农村部分的数据结果在有效性和科学性上存在问题。

国内已有的CVM研究能够较好地反映城市人口对大气污染健康危害的支付意愿情况,并且这些研究在社会经济结构、人群特征(年龄构成、性别比、家庭人口数、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方面较为相似。而我国农村地区无论是在社会经济结构还是人群特征上都与城市有着较大的区别,已有的CVM研究结果可能与农村的实际情况有些偏差,所以在我国农村地区开展大气污染健康危害支付意愿的CVM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表13-1 我国大气污染健康危害支付意愿的CVM研究

①表示WTP值由原文献计算得到;②表示WTP值以家庭为单位。

(四)基于CVM的我国居民VSL数值

表13-2总结比较了大气污染相关的VSL评估结果与我国现有的统计生命价值评估的研究结果。

表13-2 我国现有VSL评估的研究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