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以出身论贤才,王符的用人主张与怀才不遇的激愤

不以出身论贤才,王符的用人主张与怀才不遇的激愤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以用士不患其非国士①,而患其非忠;世非患无臣②,而患其非贤。按,疑应作“不患其非世臣”。曹孟德礼贤下士,不论门第,终成一代枭雄;唐太宗新设弘文馆,广纳天下英才,故有贞观盛世。而按家世、地位以及出身地域来评判人、使用人成为王符生活时代的用人弊病。因此,王符不以出身、地域论贤才的主张,无疑也含有作者怀才不遇的激愤情绪。安危亡于旦夕,肆嗜欲于目前。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

不以出身论贤才,王符的用人主张与怀才不遇的激愤

是以用士不患其非国士,而患其非忠;世非患无臣,而患其非贤。盖无羁縻。陈平、韩信,楚俘也,而高祖以为藩辅,实平四海,安汉室卫青霍去病,平阳之私人也,而武帝以为司马,实攘北狄,郡河西。惟其任也,何卑远之有?然则所难于非此土之人,非将相之世者,为其无是能而处是位,无是德而居是贵,无以我尚而不秉我势也

【注释】

①国士:这里指本国之士,即下文所说“此土之人”。②王宗炎说,这句应作“非患无世臣”。按,疑应作“不患其非世臣”。世臣:世家大臣。③这句有脱文。④陈平、韩信:原来都是项羽的部属,后从刘邦,屡建功劳。藩辅:辅佐,主要助手。⑤卫青、霍去病:为汉武帝时名将,曾多次击匈奴,定河西,汉王朝先后设立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以治理之。卫青之父本为平阳侯曹时的属吏,与侯妾卫媪私通而生卫青。霍去病为卫青之姊子,所以说“平阳之私人”。私人:家臣。司马:古代武官名,这里泛指将领。北狄:这里指匈奴。⑥其:指反对用“非此土、非将相之世”的人。⑦《荀子·王制》篇云:“无德不贵,不能不官。”以上两句“是能”“是位”“是贵”的“是”都是指示代词,两两相对,犹言有“这”能耐,处“这”位置。⑧汪继培说,“不”字疑衍,“秉”或是“乘”之误。《韩非子·八说》:“以智士之计,处乘势之姿,而为其私急,则君必欺焉。”乘势:利用权势。尚:辅佐。

【品读】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纵观历史,无论是政权的更替,时代的变迁,人才始终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曹孟德礼贤下士,不论门第,终成一代枭雄;唐太宗新设弘文馆,广纳天下英才,故有贞观盛世。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则蔚然成风。然人才的使用,从来都有难处:或不知,或不信,或不荐,或不用,或以小过黜大功,或以诘奸伤忠正,或以邪说乱正度,或以谗嫉废贤能。而按家世、地位以及出身地域来评判人、使用人成为王符生活时代的用人弊病。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冉雍的父亲是“贱人”,冉雍自己虽然资质甚美,后天之学也甚得孔子嘉赏,但他本人潜意识里却总有自卑感,总以为自己出身低微而矮人一等。孔子劝慰冉雍,用了一个有趣的比喻:黄黑色毛的牛居然产下浑身通红、两角端正的犊,即使不想用它充牺牲献神,那山川神会舍弃它吗?意思是说,冉雍出身不好,其父贱恶,但不影响他本人被任用。冉雍具备了治国理政的真才实学,别人想不用他,天地鬼神都不会答应。孔子告诉我们:人的出身高低贵贱虽然无法选择,但走什么样的人生之路却可以选择,关键要看本人是否贤能。因此,在选人用人时要破除门第观念,着重看其品德和才能。

的确如此,以刘邦用人为例:樊哙是杀狗卖肉的屠夫,周勃是个吹鼓手,萧何仅是个小县吏,灌婴是个布贩子,彭越本是个盗贼。这些人出身低贱,但得到了刘邦的重用,帮助刘邦平定天下,成为安定汉室江山的功臣。卫青、霍去病原是平阳侯的家臣,都是出身卑贱的人,而被汉武帝重用,他们统帅军队,赶走了匈奴,在河西走廊设立了四郡。这是从家世出身来说的,再看出生地域。春秋时期的由余出生在“西戎”之地,后被秦穆公用为谋臣,灭十二戎国,扩地千里;越国人蒙,生长在“南蛮”地区,后被齐国任用,使齐强盛。他们美名佳誉,载于史册战国时期的张仪虽说出生在中原礼仪之邦,商鞅是周宗室康叔的后代,可都是花言巧语,反复无常,把天下搅得乱哄哄的。可见,人的才能贤明、品性善恶与其出身家世、出生地域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东汉后期,由于贵戚宠臣和不法官吏的营私舞弊以及君主的昏庸无能,“以族举德”“以位命贤”的不正之风大肆盛行,真正的贤才被排斥在外,而被任用的大都是官宦外戚子弟,他们像当今的“官二代”“富二代”一样高人一等,处处开着绿灯,而那些贫寒正直之士,虽有高尚的品德和高深的学问,却因地位低下,出身卑贱,备受压制与排斥,所谓“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赵壹《刺世疾邪赋》)。王符出身贫寒,地位卑微,因为是庶出且没有外公祖家,受到乡里之人的鄙视,加上他耿介正直,不愿攀附权贵,虽满腹经纶,却终生未仕。因此,王符不以出身、地域论贤才的主张,无疑也含有作者怀才不遇的激愤情绪。(www.xing528.com)

【扩展阅读】

导言:东汉辞赋家赵壹为人清高耿直、狂傲不羁,遭到乡里豪贵的排抑,又处在外戚、宦官篡权争位的夹缝中,其志向、才能不得施展。他所创作的《刺世疾邪赋》尖锐地揭露了东汉黑暗腐朽的社会本质,公开批判了种种丑恶现象,对出身豪门贵族和贫寒之家的不同境遇,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法禁屈桡于势族

原斯瘼之攸兴,实执政之匪贤。女谒掩其视听兮,近习秉其威权。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绝险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启,又群吠之狺狺。安危亡于旦夕,肆嗜欲于目前。奚异涉海之失杝,积薪而待燃。荣纳由于闪揄,孰知辨其蚩妍。故法禁屈挠于埶族,恩泽不逮于单门。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乘理虽死而非亡,远义虽生而匪存。

有秦客者,乃为诗曰: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抗脏倚门边。

鲁生闻此辞,系而作歌曰:埶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下《赵壹》,中华书局,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