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人对待死亡的心态:深入探讨

中国人对待死亡的心态:深入探讨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人对死亡的态度好像总是讳莫如深,这种禁忌与恐惧深深埋藏在我们集体的潜意识中,每个人都如此。好死不如赖活着也是对死亡的拒绝与否认,是我们对抗死亡的方式与心态。哲学思考中还表现为自古缺少对死亡的哲学的、超验的探究。(三)忌讳我们是一个忌讳言死的民族,中国人的死亡避讳表现为日常生活中对死亡的语言的避讳,表现在言语上的忌讳是对死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仙逝、驾鹤归西、去往西天极乐世界、驾崩、薨等。

中国人对待死亡的心态:深入探讨

(一)防御死亡焦虑的方式——拒绝、否认

面对“死亡”第一反应是什么?冰冷?绝望?痛苦?解脱?中国人对死亡的态度好像总是讳莫如深,这种禁忌与恐惧深深埋藏在我们集体的潜意识中,每个人都如此。在农村,如果在长辈面前提到“死”这个字,他们眼神会瞬间慌乱起来,一下子找不到了聚焦点,直到逼迫你三声“呸!呸!呸!”他们才安心。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说“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而中国却有句老话: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两句话背后体现的是不同的死亡态度,前者是生死都是自然现象是很美的事,而后者则是对死亡的否认与拒绝。

好死不如赖活着也是对死亡的拒绝与否认,是我们对抗死亡的方式与心态。对死之后的世界的未知也是我们拒绝死亡的原因之一,隆重的丧葬仪式,对死者遗体的完整保存,表明我们想在另一个世界继续自己的生命,期待用这样的方式让死者在另一个世界继续活着,所以会给为逝去的人修建华丽的陵墓、送“钱”,烧纸房子、纸车等等。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古来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教训。

(二)未知、恐惧、迷信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欧文亚隆说过:对死亡的恐惧、自由、孤单和无意义感这四个基本事实是人类的根本宿命。当我们到了晚年,距离死亡很近的时候,就看到了死亡的真相,整日在死亡的恐惧中生活

哲学思考中还表现为自古缺少对死亡的哲学的、超验的探究。中国人的宗教观念,也由此更多功利世俗的意味,而缺少精神上的超越与反思。缺乏学术上的反思或系统化宗教力量的指引,大众只能通过迷信、死亡忌讳、丧葬仪式等非系统化、民间化的方式和智慧来应对死的恐惧和对生的渴望,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反应。(www.xing528.com)

在中国的教育中,除了某些必须有此类接触的专业(如刑侦、医学)外,很少有学校主动向学生提供此类信息。这类话题无论在教师还是在学生中都是一个禁忌。由于平时的禁忌性处理,许多大学生一旦在某种意外的环境下接触了死者,往往不知如何应对,对死亡的恐惧突增,这种恐惧很容易转化为负面的心理阴影,甚至形成或强化某种迷信思想。在某高校,出现意外死亡事件的一个寝室,连续几年没有一个同学愿意搬进去居住,这个寝室也成了学生眼中的“鬼屋”,周围寝室甚至有学生在身上佩带一种特殊的护身符,学校的辅导员多次做工作也无法说服学生们。另外,当前大学生自愿在死后捐献自己的活体器官的很少,除了宣传的不到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某些迷信观念的影响,青年人不能够把死亡当作一种自然的现象。当前,由于死亡教育的欠缺,许多学校要么忽视学生在此类事件中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要么只是事后处理,不愿意打破这些禁忌,重死重丧而又忌讳言死的生死观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死观中,都强调和肯定生的意义。

作家余华当初在浙江时是医院的子弟,那个时候医院和家属宿舍都在一块,他家的对面就是医院的太平间,所以他见惯了死亡,免疫了。夏天浙江太热了——终于有一天,余华找到了一个最凉快的避暑地方:太平间。每天中午他都到对面看看,只要床上没人就去睡会,绝大多数睡得很舒服,但也经常被家属给赶走,因为有人要送到这个床上。

当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那么恐惧、忌讳死亡,谈论死亡更多一点,人们慢慢就会免疫,更理性地看待它。就像余华敢睡在太平间,一个孩子都能不产生畏惧,就因为他见过太多。而中国人如果要谈多了,慢慢也就会去了这个忌讳。

对谈论死亡的恐惧源于对死亡的恐惧、未知,在中国的文化中有很多鬼神的传说,之所以有这样的文化流传至今,是人类用想象战胜死亡未知与恐惧的方式,也是我们与逝去的至亲保持连接的一种方式,哪怕是让人害怕恐惧的关系也好过没有任何关系。

(三)忌讳

我们是一个忌讳言死的民族,中国人的死亡避讳表现为日常生活中对死亡的语言的避讳,表现在言语上的忌讳是对死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仙逝、驾鹤归西、去往西天极乐世界、驾崩、薨等。之所以忌讳也是源于对死的恐惧与未知,担心在言语谈论间,那些不好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谈论死亡似乎也是对死者的不敬,古话有死者为大的说法,即人死后不再对他有任何非议评论,有尊重死者的味道,也有恐惧担心鬼魂报复的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