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资源环境综合核算

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资源环境综合核算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民经济环境—经济综合核算表见6.1。

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资源环境综合核算

为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全面反映经济总量的经济-环境内涵,联合国出版了《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提出以GGDP——即包含自然资源和环境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首要指标的核算方法。GGDP在衡量一定时期的经济成果时,把自然资源的利用作为经济过程的投入,并将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所造成的对环境的破坏以及恢复适宜的环境所作努力加以适当考虑。

6.2.2.1 资源环境经济核算账户

国民经济核算中,通常借助于会计核算方法—账户法描述和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过程,国民经济账户中每个账户实际上就是一个按会计核算原则——权责发生制设置的收付式平衡表。收付式平衡表从收入(来源)和支出(使用)两个方面,清晰直观地反映出国民经济各部分财富的变动情况。国民经济环境—经济综合核算表见6.1。

表6.1 国民经济环境—经济综合核算表

表6.1中阴影部分,是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a system of natio nalaccounts and supporting tables)框架中所提供的内容,扩展部分是SEEA基本结构的核心内容,体现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表中各项说明如下:

KOp.ec和KOnp.ec分别表示期初的生产资产存量和经济资产中非生产自然资产的存量。

Inp.ec为经济资产中非生产资产的其他积累,它主要包括环境资产向经济资产的转移,具体有:土地向经济使用的转移;新探明的矿藏储量;原始森林、草原转变成林场、农田;野生动物资源变成经济利用的资源。

6.2.2.2 主要核算指标

从表6.1 中可得主要指标核算方法如下。

1.国内生产总值(GDP)

2.国内生产净值NDP

国内生产净值可以按生产法和支出法分别进行核算。

生产法:

支出法:(www.xing528.com)

式中:P 为总产出;Ci为中间投入;CFC为固定资本消耗;M 为进口;X为出口;C 为最终消费;I 为净投资(Ig-CFC),Ig表示资本形成。

3.考虑环境调整后的国内生产净值EDP

EDP的计算方法也可按照生产法和支出法进行核算。

式中:CFC 为固定资本消耗;Ap.ec为生产资产;Anp.ec为经济资产中非生产自然资产的耗减以及转移为生产资产的增加;-Anp.env为不属于经济资产的环境资产向经济资产转移的减少部分。

4.绿色GDP(GGDP)

根据三方等价原则,即在封闭的经济系统内,国内生产总值作为一种经济流量等量地通过国民经济各环节——社会产品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总量应该是恒等的或平衡的思想,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可从三种角度——生产、分配(收入)及使用三方面入手,包括生产法、收入法(分配法)和支出法。GGDP 的核心内容要反映环境资产的变化,采用生产法和支出法计算较适宜。

式中:P 为总产出(包含环境产出,如环境质量的改善);Ci为中间投入;Usenp为非生产自然资产的经济使用。

公式表明,经过资源环境核算的绿色国内生产总值,不仅包括生产资产的投入与使用,而且还包括全部非生产性自然资产的经济使用、消耗和降级。

式中:X-M为产品的净出口;C 为最终消费;Ag.p.ec为生产资产的积累(资本形成);Anp.ec为经济资产中非生产自然资产的耗减以及转移为生产资产的增加;-Anp.env为不属于经济资产的环境资产向经济资产转移的减少部分。

公式表明,经过资源环境核算而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其资本积累不仅包括生产资产的资本形成,还包括由于非生产自然资产耗减和降级而引起的资本总量变化以及自然资产在经济使用中向经济资产的转移。

5.绿色核算的社会总资产增加值(GKP)

GKP=当期新创造的经济资产增量+资产存量的变化值=考虑环境调整后的国内生产净值+持有资产损益(未包括环境资产损益)+资产数量的其他变化(未包括环境资产其他变化)

式中:EDP为考虑环境调整后的国内生产净值;Reup.ec、Reunp.ec为经济资产中生产性资产和非生产性资产的持有损益;Volp.ec、Volnp.ec为因突发事故等而导致的资产数量其他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