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7.5.2.3防洪减灾工程体系蓄泄关系我国主要江河防洪工程体系的建设任务是:建设和完善以河道和堤防为基础,江河控制性工程为骨干,结合蓄滞洪区和洪泛区滞蓄洪水、河道整治与清障、维护与扩大江河行洪与蓄滞洪水能力等措施,配合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综合防洪工程体系。

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7.5.2.1 防洪减灾体系与总体防洪标准

防洪减灾是指根据洪水规律与洪灾特点,制定并采取各种对策与措施,减轻洪水灾害和规避洪水风险。构筑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的协调:第一是协调防洪与避洪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工程措施调节与控制洪水,确保规划标准内的防洪安全,同时通过各种防洪管理措施,既控制洪水,又给洪水以出路,降低和规避洪水风险;第二是协调防洪减灾各项措施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各项措施蓄、滞、泄、分洪水的比例,采取适宜的综合措施进行防洪减灾,以达到整体减灾效益最大的目的;第三是协调防洪减灾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开发利用水资源应服从防洪总体安排,防治洪水应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紧密结合,使流域综合净效益最大。

根据我国主要江河防洪总体目标和任务要求,按照减少流域整体洪水风险、协调防洪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整体经济效益最优、全流域统筹协调和符合流域实际的原则,对主要江河各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进行了分析与核定。总体来讲,对于重点防洪保护区,规划基本达到50年一遇及以上标准,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的地区达到100年一遇及以上标准。

在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现代水利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把建立防洪安全保障体系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在工程措施上,要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防洪设施,不管是大江大河大湖,还是中小水库,其防御标准都要能抗御设计洪水,即使遇到超标准的洪水也能有对策、保安全。同时,发展现代非工程措施手段,提高气象及水情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健全信息网络,建立正确的指挥决策系统,实施科学的洪水调度手段,一方面保证洪水入海为安,一方面又要变洪水为资源,化害为利。

7.5.2.2 防洪减灾工作重点

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主要江河的防洪能力较1949 年以前已有很大提高,但许多江河仍难以防御20世纪发生过的大洪水。据全国防洪规划分析,即使充分发挥现有防洪工程的作用,在七大江河相当于流域防御目标的典型历史大洪水曾经淹没的50.2万km2范围内,仍将有31.3 万km2 受到不同程度的淹没,规划防洪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其淹没范围和损失程度;而现状工程条件下已减淹的18.9 万km2的面积,主要位于七大江河的防洪保护区内,体现了现状防洪体系的防洪效益,但这部分地区仍存在一定的洪水风险,规划防洪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巩固提高其防洪能力,降低洪水风险。

防洪减灾只有确保重点、兼顾一般,才能从总体上把洪灾和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根据我国主要江河的防洪形势,防洪减灾工作的重点对象是主要江河集中连片的76.8万km2的防洪区,其中约62 万km2 的面积属于防洪保护对象。而分布在七大江河中下游约57万km2防洪保护区范围内的41 万km2 的重点防洪保护区,城市集中、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是防洪减灾工作的重点。现状条件下高度风险区面积约10.7万km2,主要分布在经济总量和可能损失量较大且易遭受洪水淹没的地区。

据分析,如七大江河现状工程条件不变,经济社会发展按规划水平,重点防洪保护区内高度风险区的面积将从现状的10.7 万km2增加到25.7 万km2,若加上使用概率较高的蓄滞洪区和经常淹没的洪泛区面积,风险较高的防洪区面积将达约31 万km2,说明如果现状防洪设施和能力不能够得到进一步改善,潜在的洪水风险很大。如何减少这些地区的洪水风险,将是防洪减灾工作的重点。

7.5.2.3 防洪减灾工程体系蓄泄关系

我国主要江河防洪工程体系的建设任务是:建设和完善以河道和堤防为基础,江河控制性工程为骨干,结合蓄滞洪区和洪泛区滞蓄洪水、河道整治与清障、维护与扩大江河行洪与蓄滞洪水能力等措施,配合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综合防洪工程体系。防洪工程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主要通过各项工程措施,合理安排流域和区域洪涝水的蓄、滞、泄、排关系,达到综合提高防洪标准的目的。(www.xing528.com)

1.洪水宣泄

河道和堤防是承泄江河洪水的通道。我国七大江河在遭遇流域性防御目标洪水时,除部分洪水可滞蓄在蓄滞洪设施中外,平均约有80%的洪水需要由河道排泄。但目前许多江河,特别是北方平原地区河流,由于泥沙淤积、侵占河道和滩地阻水等影响,河道行洪与泄洪能力严重下降,许多河段泄洪能力低于设计标准。据全国防洪规划初步测算,在现状条件下,各流域遭遇防御目标洪水时,考虑水库、蓄滞洪区和洪泛区调蓄部分洪水,并按河道现状泄洪能力宣泄洪水后,尚有6%~25%左右的设计洪量无法安排。除充分利用河道宣泄洪水外,在流域和区域防洪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区,还可采取扩大或开辟人工排洪道等措施,将部分超过河道泄洪能力的洪水,相机分泄到邻近水系或直接分洪入海。

2.洪水蓄滞

洪水蓄滞工程主要包括有防洪功能的水库和洪水控制性工程、湖泊、蓄滞洪区、洪泛区以及水土保持工程等,是防洪工程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1)水库。水库及洪水控制性工程根据雨情、水情对洪水进行调度,可显著削减洪峰、调节洪水,对抗御大洪水起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部分江河水库及洪水控制性工程对洪水的调蓄能力还较低,如长江流域三峡工程发挥防洪作用前,干流上尚无对中下游防洪起重要作用的控制性工程。因此,应根据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总体部署,在有条件的江河干支流上兴建必要的水库或洪水控制性工程,以增加流域对洪水的调控能力。与此同时,控制性水库工程也将有效地提高对河川径流的调控能力。水库的调洪削峰作用与其所在位置密切相关,当主要暴雨区不在水库控制范围内时,水库的拦洪作用就十分有限。

(2)湖泊。湖泊湿地对洪水的调洪、滞洪和削峰、错峰作用极其明显。我国南方河流的洪水持续时间长,超额洪量大,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太湖等湖泊对调节洪量和削减洪峰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淮河流域在遭遇防御目标洪水时,水库蓄水量只占设计洪量的2.2%,若考虑淮河水系洪泽湖、临淮岗洪水控制性工程以及沂沭泗水系南四湖、骆马湖等的蓄、滞洪作用,其蓄洪量可达设计洪量的17.4%,效果显著。北方许多河流,洪水陡涨陡落,来势迅猛,湖泊洼淀对洪水的削峰和滞洪作用也十分显著。因此,对位于七大江河中下游的湖泊要加大投资,“退田还湖”,恢复水面,增加蓄滞洪容积。

(3)蓄滞洪区。由于江河大洪水一般都超过河道的宣泄能力,水库的建设和拦蓄作用又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利用蓄滞洪区蓄滞江河的超额洪量,是合理处理局部与全局利益,减轻洪水灾害总体损失的有效措施。

(4)洪泛区。洪泛区是我国江河湖泊行洪通道或天然滞蓄洪水的场所,对蓄滞部分流域洪水、扩大江河湖泊行洪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保护湿地对维持江河湖泊系统的天然蓄洪和调洪能力有一定作用,同时对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人多地少,人水矛盾尖锐,如不对洪泛区和蓄滞洪区加强管理,控制对其的开发利用,必将降低河湖的行蓄洪能力。因此,要特别强调对洪泛区的土地利用和风险管理,使其在遭遇大洪水时,能适时有序地利用垸区、滩地滞蓄洪水,削减洪峰,分蓄部分洪水,以减小洪水风险。

(5)水土保持。水土保持等措施具有减水减沙的作用,能有效减少进入江河湖库的泥沙量,改善江河湖泊的河势恶化状况,保持泄洪及输沙能力。因此,水土保持也是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