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农产品生产及区域发展研究

中国农产品生产及区域发展研究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12.4中的数据显示,1978~1990年,中国南方的粮食产量均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表12.4我国南、北方粮食产量表12.51999年我国南、北方主要农产品产量中国农业生产格局在区域上的变化,生产重心由南向北转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南方地区,特别是东南和华南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区内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改的桥头堡和我国经济的繁荣地带。

中国农产品生产及区域发展研究

自古以来,南方地区就是我国传统的农产品主产区,“两湖熟,天下足”这句话形象地反映了南粮北运的历史格局。然而,这种格局自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开始发生变化,“南粮北调”逐渐由“北粮南运”所取代。

表12.4中的数据显示,1978~1990年,中国南方的粮食产量均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从1991 年开始,北方地区粮食产量不断攀升,在全国的比例逐渐超过南方地区,1995 年达到51%,到1999 年上升至53%左右。

1999 年,我国北方地区生产了约占全国53%的粮食,57%的蔬菜,55%的水果,48%肉类,71%禽蛋和82%奶制品(表12.5)。

表12.4 我国南、北方粮食产量

表12.5 1999年我国南、北方主要农产品产量

(www.xing528.com)

中国农业生产格局在区域上的变化,生产重心由南向北转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南方地区,特别是东南和华南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区内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改的桥头堡和我国经济的繁荣地带。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带动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模的扩张,使得大量耕地被占有,农村劳动力相应地向其他产业转移,这一系列原因导致农业生产的停滞。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量也呈快速增长趋势,饮食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带动了消费总量的快速增长。

(3)对农产品需求量的增长,也激发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在土地、光、热条件较好的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产品产量不断攀升。

(4)与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布局密切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