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北镇:优势区位结合,打造浙东旅游名镇

三北镇:优势区位结合,打造浙东旅游名镇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北镇位于慈溪市东部,南依达蓬山,北濒杭州湾。慈溪市329国道、中横线、沿山公路和规划中的沿海公路四条横向交通动脉穿过三北镇。329国道三北段4.73公里把三北镇分为南北两部分,国道南侧窖湖北面,为建成区和人居区,全镇9个村有8个分布于此;窖湖以南为达蓬山旅游景区。2008年6月,慈东工业区、龙山镇、三北镇、范市镇合并为龙山镇。目前,三北镇把独特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历史人文优势有机融合,打造浙东旅游名镇。

三北镇:优势区位结合,打造浙东旅游名镇

北镇位于慈溪东部,南依达蓬山,北濒杭州湾。慈溪市329国道、中横线、沿山公路和规划中的沿海公路四条横向交通动脉穿过三北镇。329国道三北段4.73公里把三北镇分为南北两部分,国道南侧窖湖北面,为建成区和人居区,全镇9个村有8个分布于此;窖湖以南为达蓬山旅游景区。国道北侧800米纵深以内为工业集聚区,以外为农业种植区直至滩涂。

全镇下辖东渡、达蓬、施公山、新联、海甸戎、筋竹、田央、徐福、双马等9个行政村和三北1个居委会。镇域面积29.01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23781亩,山地6624亩。总户数13565户,总人口近3.7人,其中外来人口1.3万人。镇政府驻地施公山仙境路22号。

清时属镇海县灵绪乡,1935年建田央乡,1946年改窖湖乡,1950年6月重建田央乡,1954年划归慈溪1956年与施山、甸山两乡合并,称大蓬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析置大队,后改管理区,1961年建公社,1970年5月,甸山公社并入,1972年1月复析出,1983年9月改制田央乡,1992年5月,田央、甸山两乡合并,1994年1月撤乡建镇,田央乡改称三北镇。

2008年6月,慈东工业区、龙山镇、三北镇、范市镇合并为龙山镇。

达蓬山旅游文化

全镇地处慈溪市东部,属宁绍水网平原东端,地形东西稍狭,南北较长,地势南高北低,中间平,平原南缘为低丘陵。三北地形由南向北呈丘陵一平原一滩涂一海洋台阶式格局。(www.xing528.com)

该镇农业已基本形成了万亩棚栽韭菜、小菘菜无公害蔬菜产业带,千亩茶叶、板栗、杨梅优高林特产业带,5000亩泥螺梭子蟹河蟹河鳗养殖产业带,200万羽肉鸡以及獭兔梅花鹿养殖产业带,特色基地产业主导作用日益明显,工业拥有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75家,已形成了人造毛皮、灯具、再生橡胶化纤轴承、绣品六大支柱产业和阀门、家电、电容电器五金塑料、玩具等新兴行业组成的工业体系。

目前,三北镇把独特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历史人文优势有机融合,打造浙东旅游名镇。其自然资源优势在于集山、湖、海于一身;历史人文优势为达蓬山、徐福东渡以及遗留下来的摩崖石刻等徐福文化、佛教文化南宋东发学派创始人黄震的儒学文化这三大文化。在徐福起航日本的出发地——三北镇达蓬山脉,凭借独特的人文资源和文化优势,成功举办了慈溪市首届徐福文化旅游艺术节。慈溪——岱山徐福文化研讨交流会的成功召开,进一步提升了三北镇在徐福文化研究推广中的地位。

三北豆酥掂

达蓬山文化旅游区,位于三北镇内。“达蓬”是到达蓬莱的意思。“徐福东渡”是中国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两千多年前,徐福东渡蓬莱为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历经五次不懈努力,最终到达日本。根据有关专家研究考证,慈溪达蓬山是徐福东渡成功的启航地之一,对促进当时日本、韩国等地的文化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达蓬山文化旅游区,是在“徐福东渡”文化遗存的基础上,兴建的集文化旅游和休闲于一体的景区,占地2000余亩,总投资达3亿多元。分徐福文化园、佛迹佛教区、山野长寿谷、湖滨旅游区和五星级度假酒店五大区块,已于2008年7月开园。景区内自然风光幽美,人文景观荟萃,不但有达蓬山、老鹰山、斗鸡石、窑湖、凤湖等优美的自然山水风景,而且秦渡庵、徐福祠,求仙亭、泽山书院以及佛迹洞、佛迹寺等人文景点,充分展示了中国福寿文化的内涵和底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将为众多游客再现“千年佛迹,盛世福地”的壮丽历史景象,成为文化、生态旅游度假胜地之一。

(姜建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