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朱鹮保护研究成果:中国成功保护朱鹮的故事

朱鹮保护研究成果:中国成功保护朱鹮的故事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保护朱鹮,保护区的人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他们心甘情愿。在保护站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和广大农民群众的配合下,野生朱鹮种群数量逐步增加。目前中国境内的朱鹮有1000余只,其中野生种群500余只,人工饲养种群500余只。我国领导人先后多次向日本赠送朱鹮,实现了朱鹮的共同繁殖研究,为保护这种珍稀濒危鸟类做出了贡献。尽管朱鹮的保护研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朱鹮

朱鹮保护研究成果:中国成功保护朱鹮的故事

在中国的珍稀鸟类中,朱鹮的分布地区非常狭小,仅限于陕西汉中地区的洋县。这里北依秦岭,南邻巴山,是秦巴山区一块难得的粮仓之地。三国时期,汉中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战场,诸葛亮在汉中屯兵8年,度过了他一生最呕心沥血的岁月,六出祁山北伐曹魏,为汉室的事业鞠躬尽瘁

在汉中生活了千万年的朱鹮,曾经见证了那段辉煌的历史。在战乱的年代,百姓不断地被迫迁移,而朱鹮则一直坚守着这块土地。唐代诗人张籍游历终南山(秦岭的一段)时,看到美丽的朱鹮(当时称“朱鹭”)而大发诗兴,作诗一首:“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羽毛如翦色如染,远飞欲下双翅敛。避人引子入深堑,动处水纹开滟滟。谁知豪家网尔躯,不如饮啄江海隅。”对朱鹮的生境、活动状态和被人捕获都作了很好的描述。

朱鹮是一种大型鸟类,体长约77厘米,有漂亮的凤冠,两颊赤红,长长的嘴像一根微弯的管道,颈部披有下垂的长柳叶型羽毛,翅膀后部和尾下部的羽毛都呈现鲜艳的朱红色,除背部以外通体羽毛呈白色,高高的双腿呈红色。这样一身漂亮的打扮,当它在阳光下飞翔时,恰似青山绿水间的一颗晶莹的“红宝石”。

朱鹮在东亚地区曾是一种广泛分布的鸟类。据记载,1911年12月,在朝鲜半岛的西海岸,曾有成千上万只朱鹮在那里集群。20世纪初,在黑龙江上游、乌苏里江和兴凯湖沿岸都是朱鹮的栖息地。在苏联西伯利亚湿地,更是有大量的朱鹮分布。然而,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朱鹮迅速走向灭绝。1963年,苏联最后一只朱鹮在哈桑死亡;1978年,朝鲜半岛最后一只朱鹮在板门店毙命;1981年,日本仅存的6只笼养朱鹮也失去了繁殖能力,并宣告野生朱鹮从此绝迹。

朱鹮

世界的鸟类学家寄希望于中国,也许中国还有朱鹮生存。可是,中国的鸟类学家自从1964年在甘肃康县见到最后一只朱鹮后,近20年间未再见到它的踪影。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受命组建朱鹮考察组,鸟类专家刘荫增接受了任务。他分析了10余年来朱鹮在中国的记录资料,确定以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陕西、甘肃9个省的有关地区为寻找重点,历时4年,行程5万千米,仍不见朱鹮的踪影。刘荫增并没有灰心,他在普查的基础上,把搜寻的地区进一步缩小,到安徽芜湖、甘肃天水和陕西省的秦岭南坡,进一步寻找。

地处秦岭南坡的洋县,历史上曾经有过朱鹮,但他已经前后两次来寻找过,都没有发现朱鹮。1981年5月,刘荫增三下洋县,他把有关朱鹮的幻灯片、照片和图画给群众看,请他们提供线索。终于,一位喜欢打猎的农民报告了一个有价值的消息,在县城以北60千米的金家沟,看到过两只和幻灯片上相像的鸟。

刘荫增立刻随猎人进山考察,可是一连三次都扑了空。在第四次上山寻找时,他们终于在一棵大树上发现了一个朱鹮巢,而几乎就在同时,一只美丽的大鸟从巢中飞起,它的双翅与圆形尾羽的下侧面,闪烁着异常艳丽的朱红色光泽,腿、爪也都是红的。刘荫增高兴地叫道:“啊,是朱鹮!”终于找到了!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发现,他记下了时间,此刻是1981年5月21日15时23分。

5月,正是朱鹮的繁殖季节,刘荫增断定这里绝不止这一只朱鹮。果然,几个小时以后,他又在附近的一片水稻秧田里,发现了另一只朱鹮。第三天,他又在附近的姚家沟一棵青树上发现了一个朱鹮巢,巢中一对朱鹮,孵育了3只幼鸟。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它说明濒于灭绝的朱鹮还具有正常的繁殖能力。刘荫增把这7只朱鹮定名为“秦岭1号朱鹮群体”。

这是最后的朱鹮。7只朱鹮承载着一个物种的血脉。

原来,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朱鹮在洋县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朱鹮筑巢的大树被大量砍伐,耕作制度的改变使冬水田变成了冬干田,导致食物难以寻觅。同时,人口激增,人们乱捕滥猎,严重地干扰了朱鹮的生活,迫使它们难以在丘陵低山的水田、河滩等适宜的地方生活,而逐步迁到海拔较高的地带,数量急剧减少,分布区域也越来越小。

朱鹮曾因为数量太多,践踏秧苗和稻谷,而被农民视为害鸟。当地老人说,他们小的时候,朱鹮就在房前屋后不远的大树上筑巢。顽皮的儿童,经常上树掏朱鹮的蛋,先打开看看,如果是红的,说明已经开始孵化,就随手扔掉。(www.xing528.com)

就这样,朱鹮被赶尽杀绝。

重新发现朱鹮后,相关部门立即开始了拯救行动。当地民众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不再砍树垦荒,不再使用农药化肥,不再排干冬灌水田,更不再打猎。这一时期上缴的猎枪,就达5000多支。前些年,有一个村的70亩(1亩≈666.67平方米)水稻遭受虫害,那几天恰好有成群的朱鹮在地里觅食,村民们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害虫将水稻吃了个精光,而不使用农药。为保护朱鹮,保护区的人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他们心甘情愿。

放飞后的朱鹮在农田觅食

很快,“秦岭1号朱鹮群体”保护站成立。1983年、1986年,在国家林业部支持下,洋县朱鹮保护观察站和陕西省朱鹮保护站相继成立。有关部门先后配备了专业管理人员,定期观察和保护朱鹮,并给它们投放食物。朱鹮的主要食物有鲫鱼、泥鳅、黄鳝等鱼类,以及蛙、蝌蚪、蟹、虾、田螺、蜗牛、蚯蚓等,有时还吃一些草籽、嫩叶等植物性的食物。

朱鹮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较高,习惯在高大树木上栖息和筑巢,尤其喜欢在附近有水田、沼泽的地方活动。这种环境便于觅食,天敌又相对较少,环境幽静,是理想的栖息场所。

在保护站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和广大农民群众的配合下,野生朱鹮种群数量逐步增加。巢区已发展到80多处,人工繁殖朱鹮也获得成功。2002年建成了占地7480平方米的朱鹮大网笼,开始对人工饲养的朱鹮进行野化放飞试验,放飞朱鹮于2006年与野生朱鹮配对繁殖成功,标志着朱鹮保护工作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对放飞的朱鹮进行监测

20多年来,为了保护朱鹮我国先后投资百万元人民币,濒于灭绝的朱鹮终于被拯救成功。目前中国境内的朱鹮有1000余只,其中野生种群500余只,人工饲养种群500余只。

在朱鹮的保护研究中,中日之间进行了大量的合作。1985年中日双方签署了共同保护、繁殖朱鹮的协议,日方也在洋县朱鹮保护区进行了巨额投资。我国领导人先后多次向日本赠送朱鹮,实现了朱鹮的共同繁殖研究,为保护这种珍稀濒危鸟类做出了贡献。

尽管朱鹮的保护研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朱鹮仍未摆脱濒危的困境。现在的野生种群是1981年发现的7只个体的后代,其遗传多样性是有限的;野生朱鹮仅为一个种群,数量有限,活动范围很小,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也十分有限。2008年,浙江省德清县开始进行朱鹮的迁地保护和野外放养训练,正进行扩大种群和生活区的新尝试。

保护朱鹮,仍任重而道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