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流行音乐演唱技巧及咬字对演唱风格的影响

流行音乐演唱技巧及咬字对演唱风格的影响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口语化咬字基础流行演唱的咬字对于形成演唱风格具有很大的影响,它更是决定歌手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建立口语化的自然咬字概念是流行演唱的重要基础。所以演唱英文歌曲是流行演唱训练中很好的一种手段。在当代流行歌坛,接触欧美文化较多、经常演唱英文歌曲的歌手,咬字相对都比较松弛、自然。

流行音乐演唱技巧及咬字对演唱风格的影响

(一)口语化咬字基础

流行演唱的咬字对于形成演唱风格具有很大的影响,它更是决定歌手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流行演唱的咬字概念必须建立在自然说话基础上,即:口语化基础,不必在意字头字尾的口形如何,也不必在乎字形是否咬正,只要在自然说话的状态下,能够让人听清歌词便可,尽量避免多余的口形,夸张的口形。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流行音乐刚刚起步,很多歌手由于缺乏对流行演唱的认识,都以传统唱法的咬字概念为标准,讲究“字正腔圆”,强调口形的状态,这种过于戏剧化的咬字用在流行演唱中听起来很不自然。

回顾我国早期流行歌手的咬字情况,大部分歌手的咬字都比较传统,如毛阿敏、韦唯、张行等歌手至今还带有这样的特点。其实,很多当今知名的歌星,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刚出道时,咬字也都十分传统,但是他们随着潮流的变化及时转变意识,在一定时间内调整了自己的咬字方式,所以至今依然还活跃在流行乐坛的一线。例如,在张学友、伍思凯等歌星20世纪80年代末录制的唱片中都能听到这些过时的咬字方式。因此,建立口语化的自然咬字概念是流行演唱的重要基础。

(二)不同语言的咬字特征

流行演唱的咬字不仅要建立口语化基础,还要注意“松弛度”,不要将字头咬得太紧,唇、舌、齿都要相对放松。由于汉语的发声部位多在口腔前半部,又受到“阴、阳、上、去”声的牵制,在演唱中很容易为了咬正字形而忽略声音的自然和松弛。鉴于语言的差别,不同语言在咬字上都存在一定的发音特征。正如当代流行歌坛,我们接触较多的语言是汉语、英语粤语闽南语。在这四种语言中,英语和粤语的咬字方式都比较容易发音,多数母音都能使嘴自然形成圆润状,比较容易形成良好的发声状态;而汉语和闽南语相对较差,很多母音容易声音发扁,不太容易形成良好的发声状态。

例如英文和中文比较。英文由26个字母组成,声韵没有汉语那么复杂,而且发声部位多在嘴部,很容易形成松弛的咬字状态,同时英文的母音也很容易使口腔形成圆形状态,这样能使声音变得圆润、饱满。同样一个“i”母音,汉语的咬字容易使口腔发扁,如“齐”“里”等字的状态,口腔里面不易打开;而英文便能自然形成一种口腔开呈椭圆形的状态,“be”“he”“me”等词,口腔状态十分自然,而且圆润。再如“u”母音,汉语的咬字容易将字头挤到嘴唇上而形成噘嘴状态,容易将字“咬死”,如“姑”“苏”“鲁”等字;英文的“U”母音,双唇都比较容易放松,如“good”“book”“who”等单词,不易噘嘴,比较自然。例如:以下这首英文歌曲,所有母音都能形成良好的口腔状态。

《You Are So Beautiful》(Joe Cooker)

You are so beautiful to me,you are so beautiful to me,can′t you see,you′re everything I hoped for,you′re everything I need.You are so beautiful to me.

因此,在流行演唱训练中,演唱英文歌曲是一种非常好的练习方式,通过英文咬字能够使练习者形成良好的口腔状态。通过长期训练,若能将英文的咬字方式和发音方法用到中文歌曲的演唱中来,便能将很多闭口音唱得圆润、饱满。所以演唱英文歌曲是流行演唱训练中很好的一种手段。在当代流行歌坛,接触欧美文化较多、经常演唱英文歌曲的歌手,咬字相对都比较松弛、自然。如顺子、王力宏、周杰伦、潘玮柏、爱戴等歌星都是典型的例子。

关于演唱英文歌曲的情况,在此尚需再做说明。鉴于英文在发音上的自然性,作为一种训练手段,或提高演唱水平的一种途径,演唱英文歌曲十分必要,但是英文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若要形成独特的自我风格,仅仅会唱几首英文歌曲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某些大场合、大比赛中,一味地追崇英文歌曲,而丢失了母语文化,实则不该。因此,英文歌曲训练对于华人而言永远都是一种手段,而不能将其作为目标。例如,台湾歌星苏芮、齐豫、黄莺莺早年都曾以演唱英文歌曲而著称,但是最后让大家认识她们的都是中文歌曲。再如,周华健、齐秦等歌星也都出过一些英文歌曲专辑,但是却从未将其作为演唱的目标。

华语歌坛,除了中文歌曲,粤语和闽南语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粤语歌曲,影响甚广。鉴于其语言特征,粤语的咬字比较容易形成良好的发声状态,而闽南语则不易发音。

例如,以下三首广为熟知的粤语歌曲,在咬字、发音上都比较容易打开口腔。

(1)《上海滩》(叶丽仪)

爱你恨你,问君知否,似大江一发不收,转千山,转千弯,亦未平复此中争斗。

(2)《沧海一声笑》(黄霑)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晓。

(3)《每天爱你多一些》(张学友)

而每过一天每一天这醉者,便爱你多些再多些至满泻,我最爱你与我这生一起过,哪惧明天风高路斜。

再如:以下两首闽南语歌曲,咬字和发音都相对发扁。

(1)《爱拼才会赢》(叶启田)(www.xing528.com)

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哪通失去希望每日醉茫茫,无魂有体亲像稻草人。

(2)《望春风》(刘清香)

独夜无伴守灯下,清风对面吹,十七八岁未出嫁,当着少年家,果然标致面容白,谁家人子弟,想未问伊惊歹势,心内弹琵琶。

当然,每一种语言也都有开口音和闭口音,以上论述主要是针对各种语言的普遍规律而论,并非绝对。但是,容易咬字和发音的语言,只要能够形成好的发声状态,在演唱训练中都是值得借鉴的。

(三)咬字中的“甩韵”与“收韵”

汉语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咬字一般都分为“吐字”和“归韵”两个步骤,流行演唱要求“吐字”和“归韵”一步完成,尽量缩短声母(字头)和韵母(字尾)之间的距离,不在声母和韵母之间拖腔。通俗地讲,就是只要结果,不要过程,也就是要一步归韵。

在众多流行歌手中,大部分歌手都是采取“甩韵”的方式,即,一步完成“吐字—归韵”便不再理会字尾的形状。例如,以下几首歌曲均为如此:

《雨一直下》(张宇)

雨一直下,气氛不算融洽,在同个屋檐下,你渐渐感到心在变化。

《东风破》(周杰伦)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如果云知道》(许茹芸)

如果云知道,想你的夜慢慢熬,每个思念多一秒,每次呼喊过一秒,只觉得生命不停燃烧。

此外,还有一种相对夸张的“收韵”方式,是将某个字的韵母完整归韵,体现出“字正腔圆”的味道。但是这种“字正腔圆”只追求韵母的状态,而不求声母的状态,声母和韵母之间没有距离,而是“落韵”之后在韵母上做文章。这种咬字是流行演唱中相对比较正规的咬字方式,归韵的口形相对比较夸张。这种咬字方式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在音乐剧和美国“叮砰巷”歌曲(Tin Pan Alley)中经常得到运用。

爵士歌星奈特·科尔(Nat Cole)演唱的《秋叶》(Autumn Leaves):

“‘The falling leaves,drift by the window,the autumn leaves of red and gold,I see your lips,the summer kisses,the sun burned hand,I used to hold.’。”

他在演唱中强调了每个单词重音的母音状态,如“leaves”强调“ea”母音,而“window”强调“ow”母音状态,采取典型的“收韵”咬字法。

再如李宗盛、周华健的咬字有时也都具有“收韵式”特征。例如李宗盛的《鬼迷心窍》:

“曾经真的以为人生就这样了,平静的心拒绝再有浪潮,斩了千次的情丝却断不了,百转千折它将我围绕。是鬼迷了心窍也好,是前世的姻缘也好,然而这一切已不再重要,我愿意随你到天涯海角。” 他将“了”“绕”“好”的尾音规整的收到了韵母“ao”上,但并没有过分的拉长“li ”和“ao”之间的距离,而是强调韵母“ao”的形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