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摩城音乐:流行音乐演唱 或 流行音乐演唱:摩城音乐

摩城音乐:流行音乐演唱 或 流行音乐演唱:摩城音乐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摩城音乐是一种商业化的索尔音乐,在20世纪60年代几乎和索尔音乐同时发展,由于它兴起于“摩托城”底特律,所以被称为“摩城音乐”。所以说摩城音乐是索尔音乐商业化以后的产物。摩城这个词是从底特律的别称“摩托城”而来的。摩城于1971年离开底特律,搬到洛杉矶,它以继续推出“杰克逊五兄弟”、“舰队司令”、史蒂维·旺德和戴安娜·罗斯等明星的作品而取得成功。戈迪对他的才华大为赞赏立即与他签约,并替他改名为小旺德。

摩城音乐:流行音乐演唱
或
流行音乐演唱:摩城音乐

摩城音乐是一种商业化的索尔音乐,在20世纪60年代几乎和索尔音乐同时发展,由于它兴起于“摩托城”(Motor Town)底特律,所以被称为“摩城音乐”。

摩城音乐与真正的索尔音乐相比,根基是相同的:都是节奏布鲁斯。但是,由于摩城的索尔吸收了波普的成分,一方面,固然使它的听众更广泛,在商业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已经不是真正的索尔了。它与真正的索尔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一种即兴的艺术,没有自由发挥的余地,索尔音乐那种原始的、自然状态的表现在摩城的声音中已经找不到了。相反,它已经过修饰、加工,是专业化的,无论是歌声还是乐队都是预先精确地设计好的。尽管如此,它在商业上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说摩城音乐(Motown Music)是索尔音乐商业化以后的产物。

摩城的创立者是唱片制作人兼歌曲作家贝里·戈迪(Berry Gordy,1929年出生)。戈迪年轻时曾在他的家乡底特律办过唱片公司,发行爵士乐,但没成功。1960年,他借款700元,在同一城市建起了“摩城”唱片公司。摩城(Motown)这个词是从底特律的别称“摩托城”(Motor City,或译“汽车城”)而来的。戈迪依靠自己的音乐直觉和经营思维以及以往的经验,已经懂得如何才能取得成功。果然,不到十年时间,摩城推出了很多“流行索尔”的热门歌曲和一批杰出的歌手和乐队。它本身也从小小的规模发展成美国由黑人拥有和经营的最大的唱片公司,以致它的唱片销量在20世纪60年代超过美国任何一家公司。

戈迪的成功首先在于依靠有才能的音乐家。摩城的歌手很少自己作曲,戈迪聘用为摩城作曲并制作唱片的先后有斯莫基·罗宾逊(Smokey Robinson)、诺曼·惠特菲尔德(Norman Whitfield)、多齐尔(Lamont Dozier)和霍兰兄弟(Eddie Holland and Brian Holland)等。在他们的精心制作下,成功地推出了一批歌手和演唱组。他们有斯莫基·罗宾逊领导的“奇迹”(Miracles)演唱组、女歌手玛丽·韦尔斯(Mary Wells)、男声五重唱组“诱惑”(Temptations)、男歌手马文·盖伊(Marvin Gaye)、女声五重唱组“奇妙”(Marvelettes)、男声四重唱组“四顶尖”(Four Tops)、“戴安娜·罗斯与至高无上”(Diana Ross & the Supremes)演唱组等。

戈迪的成功还在于他的经营方式。他按照固定的音乐风格对摩城的产品进行严格控制。摩城的歌曲具有比较复杂的乐曲编配技术,使用包括弦乐在内的乐队伴奏;歌词很少双关语或黑人用语,避免任何重大的或有争议的题材,主要叙述青少年的浪漫故事(1968年以后有所突破)。

摩城于1971年离开底特律,搬到洛杉矶(日落大道),它以继续推出“杰克逊五兄弟”(Jackson Five)、“舰队司令”(The Commodores)、史蒂维·旺德和戴安娜·罗斯等明星的作品而取得成功。但是,戈迪的严格控制使很多人受不了而离开了摩城。1988年,摩城终于卖给了MCA 音乐公司。

通过与摩城签约取得成功的歌手与团体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还有女声三重唱组“玛莎和范德拉斯”(Martha and the Vandellas)、特雷尔(Tammi Terrell)、小沃特(Water Jr.)等。下面重点介绍戴安娜·罗斯和史蒂维·旺德。

1.戴安娜·罗斯(Diana Ross)

戴安娜·罗斯,1944年出生于密歇根州底特律,从小在教堂唱歌。中学时与两个朋友一起组成“最优”演唱组,毕业后与摩城签约。开始,她们只是作为韦尔斯、马文·盖伊等人的伴唱,后来改名为“至高无上”演唱组(The Supremes),才独立录制唱片。戴安娜·罗斯的嗓子清澈、委婉,很适合“至高无上”所表现的青少年爱情的主题。因此,她的声音有“甜美的索尔”之称。1965年,“至高无上”在国内外巡回演出,有时出场费可高达10万美元。随着戴安娜·罗斯的独唱表演越来越突出,在戈迪鼓励下,戴安娜·罗斯于1969年离开“至高无上”,开始独唱生涯,第二年获格莱美最佳女歌手奖。1971年主演电视剧《戴安娜》(Diana),1972年拍摄她的第一部影片《女人演唱布鲁斯》,扮演主角。20世纪70年代,她还发表了两张专辑《戴安娜·罗斯》(1976)和《戴安娜》(1980)。一系列的成功使罗斯成为流行音乐领域中的一位超级明星。1981年,她与莱昂内尔·里奇(Lionel Richie)一起演唱的《无尽的爱》(Endless Love,同名电影主题歌),在波普排行榜夺冠达9周之久。同年,她离开摩城,改与美国广播唱片公司(RCA)签约。

2.史蒂维·旺德(Stevie Wonder)

1950年,史蒂维·旺德出生于密歇根州萨吉诺,原名莫里斯(Steveland Morris),先天失明。不久,随家迁往底特律。10岁时,通过“奇迹”成员介绍,来到摩城试唱。他能唱歌、弹琴、打鼓,录音棚里能找到的乐器他几乎都能演奏。戈迪对他的才华大为赞赏立即与他签约,并替他改名为小旺德(Little Stevie Wonder)。他的第四首单曲《指尖,第二部分》(Fingertips,Part2根据一次现场演出的第二部分录音而成)于1963年获波普排行榜冠军。20世纪60年代,史蒂维·旺德有16首作品进入“最佳四十”,这里有地道的索尔歌曲,也有白人摇滚歌曲的翻唱版。20世纪70年代,他的童腔已经消失,他继续扩展自己的音乐知识和理论,注重作品的创作技术,特别是和声的运用。此后,史蒂维·旺德发表了一系列具有自己风格的专辑,并都由他独立制作。为了摆脱摩城的控制,他于1971年建立了自己的录音公司,并与戈迪达成协议,摩城负责发行,对半分利,在艺术上史蒂维·旺德自己说了算,这在摩城是没有先例的。在1972年的《(盲人用)书刊录音唱片》(Talking Book)中,有两首歌曲获排行榜第一。一首是《迷信》(Superstition),把索尔与迷幻摇滚两种风格相结合,另一首是《你是我生命中的阳光》(You are the sunshine of my love)略带爵士摇滚的特点。专辑《内心听觉》(Innervisions,1973)及其他一些歌曲的歌词具有更多的社会意义。

到了20世纪80年代,史蒂维·旺德风华不减当年。他为电影《红衣女郎》(The lady in red,1984)创作的歌曲《电话诉衷情》(I Just called to say I love you),不仅获排行榜第一,而且还获奥斯卡最佳电影插曲奖。1974—1984年间,史蒂维·旺德共获得15项格莱美大奖,创美国流行乐坛最高纪录。

3.放克(Funk)

在索尔音乐领域,20世纪70年代黑人音乐大肆崛起的时期,美国流行乐坛还出现了一种带有节奏布鲁斯倾向的黑人索尔音乐——放克。

放克和索尔音乐一样,只不过放克的节奏性比索尔音乐更加强劲,具有很强的跳跃感;同时放克还吸收了一些非洲音乐中的复合节奏,有很多切分。从音乐上看,放克的和声相对较为简单,有时一首歌曲只有一两个和弦,但是放克的低音线条却非常的丰富,经常是跳跃性的,给人一种奔腾不息的感觉,这也正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黑人奋力进取的顽强精神。放克乐队经常采用电声乐器以及电子乐器伴奏,电贝斯合成器、加效果器的电吉他常是放克乐队的主体。放克的演唱,主要采取索尔式的唱腔,有很多即兴和滑音。在放克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风格的影响,后来它体现出了两个倾向,一类是偏向爵士的爵士放克(Jazz Funk);另一类是偏向迪斯科的迪斯科放克(Disco Funk)。在很多的放克乐队的音乐中,不同的作品经常会体现出这两种不同倾向,也有些作品将这两种倾向相融合,体现出多元化的放克风格。(www.xing528.com)

20世纪60年代著名黑人歌手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被看作“放克”的先锋人物,他的音乐中带有浓郁的索尔特征,他那毫无修饰的演唱加上舞台上变化多端的舞步使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放克大师。除了詹姆斯·布朗,库尔一伙(Kool & The Gang)、鲁弗斯和恰克·可汉(Rufus & Chaka Khan)等乐队也都具有典型的放克倾向。

4.库尔一伙

1964年成立于美国新泽西,它的核心人物是罗伯特·盖尔(Robert Gang)。乐队以节奏布鲁斯和索尔音乐为基础,融入了一些迪斯科舞曲的音乐元素,后来又融入了爵士乐。因此,他们的音乐体现出了放克的两种倾向:爵士放克和迪斯科放克。1977年,库尔一伙在电影《周末狂热夜》(Saturday Night Fever)中担任部分插曲的演唱,使他们被更多的听众所熟悉。

他们的代表作品有《好莱坞摇摆》(Hollywood Swinging)、《丛林布吉》(Jungle Boogie)、《女士之夜》(Ladies Night)、《庆祝》(Celebration)、《野蛮与和平》(Wild & Peaceful)等。

5.当代节奏布鲁斯(Contemporary R&B)

当代节奏布鲁斯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出现,出现的时候它甚至还没有名字。但这个词才一出现,它就迅速广泛地传播开去。时至今日,当代R&B已经成了黑人流行音乐的代名词,尽管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区别于说唱乐(Rap)、索尔音乐(Soul)、乡村音乐(Urban)的音乐种类被特殊的听众和唱片界人士提及。早期的摇滚乐就是以R&B为基础的,它是由受流行音乐影响的“乡村和西部音乐”延展而来。R&B不仅仅是在布鲁斯和摇滚乐之间的一种重要的过渡音乐,它还是布鲁斯和索尔音乐之间最重要的音乐分支。

当代R&B作为节奏布鲁斯的一种延续,从根源上看,的确还是黑人音乐,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它早已丧失了原来节奏布鲁斯的特征,不管是音乐元素还是节奏特征,它都显得更为流行化和商业化,和20世纪50年代最初盛行的节奏布鲁斯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源于20世纪70年代黑人音乐的演变。自从1969年美国《公告榜》排行榜用“Soul”“Rhythm&Blues”的称呼之后,节奏布鲁斯和索尔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很难再索尔和节奏布鲁斯之间做出严格的区分。因此,20世纪70年代的R&B也就和索尔音乐画上了等号。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所谓的当代R&B主要是由20世纪70年代的R&B演变而来,当代R&B主要受到索尔式R&B的影响,而跟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的原始的节奏布鲁斯没有太大关联,跟布鲁斯的关系也就更远了。

可见,当代R&B是索尔音乐的变体,而非布鲁斯的后裔,因此当代R&B的称呼也仅是一种商业名词而已,本质上早已远离了“节奏布鲁斯”(即具有强劲节奏感的布鲁斯)的本意。尽管当代R&B没有了布鲁斯的音乐元素,但是作为索尔音乐的一种延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当今流行音乐乐坛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代R&B在节奏上经常突出反拍的重音效果;演唱上主要延续和发展了索尔的演唱方法,有很多滑音,有很多“加花”,讲究即兴演唱。在当代R&B领域,著名的歌星有布赖恩·麦克奈特(Brian Mcknight)、娃娃脸(Babyface)、R.凯利(R.Kelly)、莫尼卡(Monica)、梅西·格雷(Macy Gray)、艾丽西娅·基斯(Alicia Keys)等,以及很多流行索尔歌手及团体,在商业运作中鉴于R&B的广泛影响,也被唱片公司或媒体冠以R&B的头衔,如惠特尼·休斯顿(Whitney Houston)、玛丽亚·凯莉(Mariah Carey)、托妮·布莱克斯顿(Toni Braxton)、男子合唱团(BoyzⅡMen)等。

6.流行索尔(Soul-Pop)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索尔音乐经过了几十年的传播和发展,欧美国家的流行歌手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索尔音乐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年轻的黑人歌手,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黑人的基因,同时又受到主流流行音乐的影响,他们所唱出的声音既是黑人化的,又是流行化的。于是,当今欧美流行乐坛的主流风格之一 ——流行索尔,就在年轻一代中诞生了。

流行索尔是指那些带有索尔音乐倾向,但又具有抒情歌曲特征,旋律性较强的流行歌曲。流行索尔歌手在录音时,一般都会对歌曲进行较为细腻的把握,但是在现场演出时,他们往往会融入很多的即兴成分。由于流行索尔适应了当今流行音乐听众的审美需求,因此成了当今欧美流行音乐乐坛的重要形式之一,甚至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国家也非常受欢迎,它的演唱群体早已超出了黑人的范围,扩散到了全世界。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西方流行乐坛出现了大量的流行索尔歌手,他们都具有高超的演唱技巧和良好的即兴发挥的能力,其中有白人,也有黑人。如“正义兄弟”演唱组(Righteous Brothers)、卢瑟·凡德洛斯(Luther Vandross)、惠特尼·休斯顿(Whitney Houston)、阿隆·尼维尔(Aaron Neville)、彼伯·布来森(Peabo Bryson)、迈克尔·波顿(Michael Bolton)、玛丽亚·凯莉(Mariah Carey)、席琳·迪翁(Celine Dion)、唐妮·布莱斯顿(Toni Braxton)、克里斯蒂娜·安格列拉(Christina Aguilera)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