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儒家音乐思想:孔子到《乐记》,对早期音乐美学产生深远影响

儒家音乐思想:孔子到《乐记》,对早期音乐美学产生深远影响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儒家的音乐思想奠基于孔子,发展于孟子,成熟于荀子,集大成于《乐记》。他的音乐观与其仁政思想相一致。他的音乐思想主要见于《乐论》篇。这也是制乐的标准以及音乐的社会作用的根源所在。它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奠定了我国早期的音乐美学基础,在我国古代音乐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意思是,音乐的本质是对人们的主观思想感情作用于客观世界而产生情绪波动的一种描绘。“礼乐治国”是儒家的政治主张。

儒家音乐思想:孔子到《乐记》,对早期音乐美学产生深远影响

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人。儒家的音乐思想奠基于孔子,发展于孟子,成熟于荀子,集大成于《乐记》。

1.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位音乐家。他善于击磬、鼓瑟、弹琴、唱歌、作曲等。《诗三百》最终编订成册,孔子功不可没。他还将它歌之以乐,被之以弦,作为学生的教材来使用。由此可见,孔子具有高度的音乐修养和才能。对于音乐,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孔子

“仁”是孔子音乐思想的核心支柱。《论语·八佾》记载:“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其意思是,“仁”是通过“礼”、“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方面,孔子认为,要达到礼乐治国的目的,必须要立“仁”;另一方面,他又主张把礼、乐两者结合,作为达到“仁”的手段。具体说来有两点,首先是因礼制乐,即“乐”的制定与享用,要因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道德伦理情操;其次是依礼论乐,对不合乎礼仪的音乐毫不留情地加以批评。

孔子有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音乐审美评价标准。这一标准即强调音乐的“中和美”、“发乎情,止乎礼”。“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孔子对《诗经》首篇《关雎》的评价,他认为《关雎》极为恰当地体现了中和美的原则,而“郑声”则与“中和美”相违背,超出了用乐所规定的“度”。因此,孔子极力推崇古乐,即周代的宫廷雅乐,推崇以礼囿情的音乐。

对于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孔子主张“尽善尽美”。他要求音乐能够达到政治道德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和谐统一。孔子评价《韶乐》为“尽善尽美”,而《大武》则“尽美矣,未尽善也”。由此可见,“尽善尽美”是音乐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最高审美理想。

作为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视音乐教育。他所设的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音乐便居第二位。在孔子看来,音乐教育是一个人成为完美无缺的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即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而音乐对于统治者治理国家,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所谓“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孝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体系以性善论为基础,以仁政思想为核心,他继承并发展了儒家学说。他的音乐观与其仁政思想相一致。

孟子主张“君与民同乐”,并提出“今之乐,犹古之乐也”的观点,即只要服从于“与民同乐”这一主旨,则无论是《韶》《武》,还是郑卫之音,都是能安邦治国的。而若离开了“与民同乐”的主旨,则“尽善尽美”的《韶》乐也不能达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孟子还主张“独乐乐”不如“与少乐乐”,而“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充分肯定了音乐审美活动的社会性。

孟子认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即音乐对人的思想感情的影响,具有语言所难以达到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孟子

3.荀子

荀子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他对孔子及当时诸子百家的学说均有所批判与吸收,建立了以唯物观、性恶论为基础的思想体系,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集大成者。他的音乐思想主要见于《乐论》篇。《乐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完整的音乐美学专论,标志着儒家音乐思想的成熟。(www.xing528.com)

在《乐论》中,荀子认为,音乐是人们真情的体现,“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

荀子还认为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和”,即“中正平和”,所谓“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这也是制乐的标准以及音乐的社会作用的根源所在。但也因此有崇雅贬俗、“贵礼乐而贱邪音”的倾向。

荀子也看到了音乐具有重大的社会作用。他针锋相对地批评墨子“非乐”的论点,指出音乐对内可以调整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长少之间的“和敬”、“和亲”、“和顺”的关系,对外可以抵御敌人,起到富国强兵的政治作用,并充分论述了音乐潜移默化的伦理教化作用。

荀子有着“美善相乐”的音乐审美观。他认为当音乐如果能够集情态、礼仪、中和为一体时,天下便太平安宁,人民安居乐业了。

4.《乐记》

《乐记》旧传23篇,现存11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具有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现存11篇篇目分别是《乐本》、《乐论》、《乐礼》、《乐施》、《乐情》、《乐言》、《乐象》、《乐化》、《魏文侯》、《宾牟贾》、《师乙》。现代学者一般认为《乐记》成书于西汉,出自汉儒之手。它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奠定了我国早期的音乐美学基础,在我国古代音乐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

▲荀子的塑像

《乐记》论述了音乐的本质这一命题,带有一定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乐记》认为音乐最根本源起于客观世界,即“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意思是,音乐的本质是对人们的主观思想感情作用于客观世界而产生情绪波动的一种描绘。

《乐记》系统论述了礼与乐的社会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这是自西周建立礼乐制度以来,第一次从理论上对礼乐的社会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的全面而系统的总结。

“礼乐治国”是儒家的政治主张。“礼”和“乐”是治理国家的手段。它们的共同目的就是达到“揖让而治天下”。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协和天地万物,以“中和”之道为其作用的标准。

《乐记》详尽论述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强调音乐反映国家的政治状况与社会风气,所谓“审乐以知政”、“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因而“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应该利用音乐的教化作用使整个社会达到和谐一致。

《乐记》论述了音乐具有审美情感这一论点。一方面,《乐记》认为音乐因人的情感变化而具有不同的色彩,“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另一方面,《乐记》认为不同的音乐具有不同的审美特征,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其次,《乐记》认为音乐是“真情”的艺术,即“唯乐不可以为伪”也。音乐是人们情感的流露,感情愈深挚,则音乐愈动人心。

此外,《乐记》还涉及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对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音乐实践如歌唱、弹琴、乐舞等方面的内容也均有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