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水管理任务:合理、计划、节约,维护持续发展

用水管理任务:合理、计划、节约,维护持续发展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督促合理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维护持续良性发展的水事关系,是用水管理的内涵。用水管理的各项工作,都应围绕这个要求来展开,从而确立用水管理的任务。以用水地区、部门和单位的计划用水管理为基础,才有可能保障优化配置水资源任务的落实。除上述用水管理基本任务外,对合理节约用水的宣传、用水管理人员的能力建设等,都是实施有效用水管理工作的任务。

用水管理任务:合理、计划、节约,维护持续发展

督促合理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维护持续良性发展的水事关系,是用水管理的内涵。用水管理的各项工作,都应围绕这个要求来展开,从而确立用水管理的任务。

(一)建立健全水法制体系,严格执行用水管理法规政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契约经济,用水涉及各地区、各部门、千家万户,若没有完善有力的法规政策作为管理用水行为的依据,要实现水的高效合理利用,维护社会经济活动的用水秩序,建设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社会是难以办到的,因而,应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治水管水法规体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下简称《水法》),应建立《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计划节约用水管理办法》,以规范用水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依法治水。

缺水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问题,不能单纯从技术的角度来考虑,应与水资源管理、用水管理的制度、法规政策相结合。落后的管理机制是加剧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当前看,解决管理制度、法规政策和管理机制建设,是促使合理节约用水的关键

(二)建设强有力的用水管理组织

用水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的制定、落实,优化配置水资源,以及取水和计划用水的管理,对违规用水行为的处罚,节约用水的科研和理论研究,技术措施的推广运用,以及用水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等工作,都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用水管理组织来实现。针对水的自然和社会属性,以及用水环节在水资源系统中与水源、供水、排水的关系,及其所处功能的重要性,用水管理组织不能脱离水资源管理,与水资源系统中其他环节的管理,构成相依相存的有机体系,并且服从于水源和供水的管理,其用水规模和范围受它们的限制,服务于排水的管理,不能超过排水处理能力和环境容纳能力。当前在许多城市发展起来的水务局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能统筹管理城乡水源,革除在水管理体制上存在的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监管用水和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水处理回用与水源保护的弊端。在乡镇也出现了集中管理供用水的乡镇供水组织,他们对用水的有效管理和促进社会经济建设,保障安全用水和整个水资源系统的高效良性运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并能克服将水资源系统各构成环节分割管理造成的很多不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效益的问题。

(三)实行开发利用与保护、配置与计划相结合的管理办法

不能管理并保护好生产储存水的资源环境,就难以保障水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对此人们已有广泛的认识。但在落实开发利用水的过程中,由于受局部利益、单位利益、乃至个人利益的驱使,重开发轻保护、不保护,造成经常发生的大量开采地下水,不重视拦蓄利用地表水,盗排和稀释排放工业废水,在水源环境保护范围建设工矿企业等现象。所以,在用水管理中,应将开发利用与保护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优化配置水资源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要求,计划用水应遵守和服从于水资源的配置方案。但在现实生活中两者脱节是普遍现象。河道水的引用,目前只有少数大江大河有分配方案,但在执行中,也常因无计划的用水而影响到其有效实施。对地下水的开采,尤其是对城市地下水的开采,也常因管理权限纠纷,使地表水与地下水管理分离,难以做到合理调配、计划使用。以用水地区、部门和单位的计划用水管理为基础,才有可能保障优化配置水资源任务的落实。

所以,用水管理部门应编制科学、合理、先进的用水定额,确定用水指标,并根据供需水情况、制定用水计划,审批下达用水计划,监督用水计划的执行。(www.xing528.com)

(四)建立促进节约用水的经济制度

水价是开发利用水的资源价值和物化劳动及活劳动价值的集中体现。过低的水价和管理机制,不仅使合理节约用水的各项政策、技术措施难以实现,相反,还误导了浪费水的行为。实施计划节约用水和推广应用节水技术措施,必然要有合理的水价和水费管理机制相匹配。例如,每当干旱缺水时,各城市普遍采用计划管理与水费管理相同步的办法,以促使合理节约用水。天津市在2000年夏实行每户每月(每户按3 人计)用水定额为8m3,按标准水价收费,超过部分实行加价收费,能够按户计量的,加倍收取水费;不能按户计量的,加收50%的水费。对企事业单位,除按标准水价收取计划内水费外,如超计划10%,按标准水费的1倍加收水费;超计划40%以上的,按标准的10 倍加收水费。

同时,应建立促进合理节约用水的基金。除政府拨款外,水资源费、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污水处理费都应是经费的主要来源,取之于水,用之于水。科研、开发节水项目,水源保护、宣传教育等,都需要资金的投入。有的将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归并到自来水费中,这是不可取的。因为该项收费属对不计划用水行为的处罚,费用管理属行政权管理范围,不应是自来水企业行为。

(五)实行用水统计登记制度

用水不清,用水目的不明,难以管理好用水。水资源的公有和稀缺属性,要求行使有效力的用水管理,为公众和全社会发挥最大的生命保障和生产基本资源的作用。各级水管部门、政府决策部门和用水户及其行业主管部门,都需要掌握准确的用水信息。它依赖于建立完善的用水调查统计制度。在用水统计登计方面,围绕计划用水和取水许可制度、办法的实行,各地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建立起符合国家统计法、适应社会生产实践的用水状况统计制度,尚处于建设阶段。

(六)推广使用节水技术和器具

在用水管理方面,节水技术和器具的推广使用很重要。除督促和监督外,关键是建立起有效的机制,例如建立用水设备的准入制度,把浪费水和不合格的产品拒之于用水设施的建设之前。1999年我国城市工业万元产值新水量平均约91m3,是用水先进国家的5~10倍左右。像铸铁螺旋式水龙头,一次用水大于6L的抽水马桶、耗水型汽车清洗设施等,都应在建设之初予以杜绝。螺旋式水龙头在使用时不能迅速启闭,密封容易损坏。据测算,水龙头以每秒一滴的速度漏水,35min就能滴240mL,一个水龙头一年就要浪费36m3 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年要浪费3~25m3 水。对于一个城市来讲,这样的浪费水量将是惊人的。

除上述用水管理基本任务外,对合理节约用水的宣传、用水管理人员的能力建设等,都是实施有效用水管理工作的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