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凉山音声:彝族原始宗教中的巫师仪式行为

凉山音声:彝族原始宗教中的巫师仪式行为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尼”是彝族原始宗教中对巫师的称谓,一般男性巫师称作“苏尼”,女性巫师称为“嫫尼”。苏尼通过毕摩做仪式成为苏尼后,毕摩教苏尼基础的经文以及做仪式的基本程序,但苏尼在仪式现场的行为会有诸多的即兴成分。毕摩与苏尼的仪式行为有诸多不同,毕摩的仪式行为多以音声的形式出现,即念经、诵经、唱经,主要使用语言和音乐。苏尼的仪式行为多用身体,击鼓舞蹈,似神灵附体,与毕摩仪式相比显得火热癫狂。

凉山音声:彝族原始宗教中的巫师仪式行为

“苏尼”是彝族原始宗教中对巫师的称谓,一般男性巫师称作“苏尼”,女性巫师称为“嫫尼”。

苏尼与嫫尼系专事击鼓、抖动、舞蹈之仪式活动的人。

在彝文典籍《勒俄特依》里,提到了“毕摩”“德古”和“苏尼”。根据凉山地区民间流传的说法,500年前住在昭觉县竹核乡的补解家的拉此俄觉是最早的苏尼。苏尼地日而机说:“先是藏族出了苏尼,当了四代以后,‘阿撒’(苏尼的神灵)跳到彝族,在昭觉竹核乡出现了第二代最凶的苏尼拉此俄觉,可以喊天、喊地、喊山、喊水,想怎样就怎样。别人在背后干什么他都知道。”[8](www.xing528.com)

苏尼的由来与毕摩完全不同。要成为苏尼的人通常是有疾病的,或是发疯的,遇到这种情况,先请毕摩占卜,为他们治病。如治不好,就请毕摩做仪式找“阿撒”,如果找到“阿撒”,病就好了,他们就成为苏尼。在田野调查中,毕摩曲比拉火告诉笔者,毕摩经书中有一本是专门讲为苏尼做仪式的。毕摩为苏尼举行仪式时,毕摩念经到一定时候,如果苏尼被神附身,就会跳起来,把毕摩的鼓抢走,边舞蹈边敲鼓。接着用嘴把装湖泊水的碗叼起一个,漱口,舞蹈一圈,把碗放回来,再用另一碗湖泊水净嘴。然后再喝白酒、泡水酒。边舞边敲鼓,抓起鸡,如果把鸡抛到原位或相反的方向,象征仪式成功。苏尼通过毕摩做仪式成为苏尼后,毕摩教苏尼基础的经文以及做仪式的基本程序,但苏尼在仪式现场的行为会有诸多的即兴成分。苏尼不见得认识彝文,不像毕摩懂经书,他们主要是跳神、捉鬼、占卜、治病、招魂,并实施抓酒火、喷油火等巫术,而不能参与安灵、送灵、指路、祭祖等仪式。

毕摩与苏尼的仪式行为有诸多不同,毕摩的仪式行为多以音声的形式出现,即念经、诵经、唱经,主要使用语言音乐。苏尼的仪式行为多用身体,击鼓舞蹈,似神灵附体,与毕摩仪式相比显得火热癫狂。彝人形象地称毕摩是属文的,苏尼是属武的;毕摩是念(唱)经的,是有文化的,苏尼是击鼓的,他们具有其他人所没有的法力——能看见鬼,属于“阴传巫师”,做仪式时不用经书,本身也没有性别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