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现状调查结果

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现状调查结果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与自然之间利用与被利用、服务与被服务的交融关系,构成整个社会的生态结构。在这个意义上,生态文明就是人们在处理当前和今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上所要采取的科学态度和理性行为的集中表现。

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现状调查结果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生态文明描述的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刘思华,2008)[5],其所呈现的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高度发展、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社会状态[6]。基于不同视角,学界对生态文明概念有着诸多不同见解。尽管这些理解和界定彼此存在差异,但是总体上看,作为文明发展高级形态下的文化伦理,生态文明强调的是在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时代,人们在改造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通过不断改善物质、精神与制度等社会财富创造与和分享方式,实现人类生产消费活动与自然的良性循环与和谐共生,促进人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生态文明理念区别于其他社会发展理念最为突出的特征。因此,尽管生态文明是一个抽象、复杂且又不断发展的概念,但是基于概念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从如下角度理解其内涵:

1.时空范围的视角

生态文明紧密围绕人类整体的可持续生存和社会总体的永续性发展这一基本问题,是对当前的人们及子孙后代以何种态度、采取何种方式、运用何种策略来对待自然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合理有效的物质变换做出的科学设计。生态文明既要继续满足“自然为人所用”的需要,更要实现“人为自然服务”的转化。人与自然之间利用与被利用、服务与被服务的交融关系,构成整个社会的生态结构。这种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将直接决定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持续性和广延性。因此,从时间范围来看,生态文明必将存在于当前及今后人类社会进步的始终;从空间范围来看,生态文明必将涵盖地球上所有存在人类足迹的地方及每个国度。在这个意义上,生态文明就是人们在处理当前和今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上所要采取的科学态度和理性行为的集中表现。

2.问题指向的视角(www.xing528.com)

生态文明主要解决的是工业文明导致的资源耗竭、污染积聚和生态破坏等威胁人类生存、健康及社会稳定与持续繁荣等突出问题。在后工业文明时代的“历史继承”期,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人类将面临的是几百年工业文明带给自然的难以修复的损害与破坏。因此,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进行反思,转变“增长崇拜”和“人定胜天”等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引导人们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创造和运用绿色技术,在增加社会福祉的同时实现资源节约、环境改善和生态健康,逐步消减乃至化解文明与自然的冲突,这将是生态文明要承载的关键使命。可见,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引导人们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积极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发展和实践探索的总和。

3.实现结果的视角

作为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人类实践追求,生态文明试图构建的是自然—经济—社会和人类之间平衡相依的美好情景。在这样的图景之内,“天人合一”“人地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评价标准重新回归人们的心灵世界,人们从根本上摒弃原有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大量占用自然空间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发展方式,在自然资源与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各项实践活动均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的方针。在满足各种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不断满足人们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维共赢,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因此,基于这一角度,生态文明就是在反思传统工业化的弊端、克服现有工业文明的不足的基础上,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不断改造人们思想与革新社会制度,从而促成多元、丰富、发达的物质、精神与制度成果的系统展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