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情况

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情况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文明知识素养的形成具有鲜明的目标导向,那就是基于认识发展的结果来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行动。

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情况

第一,生态文明知识素养的形成是公众健全生态思维的基本前提。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审视、思考、认识和理解他们生存于其中的世界的习惯方法、定式和特定的倾向,是影响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文化的底层结构[5]。在生态文明新时代,作为思维方式的特殊形态,生态思维紧密切合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与目的,反映人们通过劳动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坚持自觉审视和积极思考人与自然界,特别是生态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以人和自然生态环境协同进化与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现代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坚持将生态环境看成一个有序运作的整体,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界的有机联系的构成部分,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承认并尊重自然的多元性存在和多样性价值,自觉看护、主动保护和积极维护人与自然之间的多元性的存在关系和多样性的价值联系,确认自然界自组织的开放性与物质能量转换的循环性,进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断发现、理解和遵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自觉且主动地解放自然界。因此,生态思维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解的必要条件。然而,要让社会公众建立和健全系统化的生态思维,首先离不开公众对各种自然现象和客观事物的基本认知。这些认知活动集聚而形成的生态知识素养,引领公众对自然界“是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展开深刻的哲学思辨,又激发公众从人与自然整体统一、开放循环的视角来评判“为什么这样”“应该怎样”等价值取向问题,进而通过对流变的自然节律和生物共同体的有机秩序的悟性体验,具体真切地把握人类生存与自然界的有机联系,为生态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养分。

第二,生态文明知识素养的增强是公众弘扬生态道德的重要源泉。公众生态道德是反映生态环境的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并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而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为特殊含义的道德范畴,生态道德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最普遍、最主要和最本质的伦理关系,体现的是生态文明时代社会整体对人的道德行为要求,展现的是社会成员对自然所持有的道德理想。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和生态觉悟的提高,公众对弘扬生态道德的期待和诉求也不断增长。然而,要在全社会和社会公众中弘扬生态道德,必然要求公众通过知识素养的改善,在理解、把握自然世界与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将所获得的规律性认识延伸到与所有非人类生命及其生存环境的关系之中。只有具备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素养,才能使社会公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上升到理性高度,并在理性的价值判断和行动选择中得到关爱自然、关爱生命的美好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在人类的移情作用和对生物情感心理的把握上把它与人类的人性关怀联系起来,从而使人类产生尊重和保护自然存在物的强烈的情感动力,为生态伦理的升华提供了宝贵的“情理”认同和规范支持。在此基础上,人们所产生的“自然之爱”,体现并激发了人类的生态良心,并立足于可能获得的情感归宿进一步深化为“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生态关怀,最终突破仅仅止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狭隘境界,而对养育人类生命的自然界产生报恩情怀。(www.xing528.com)

第三,生态文明知识素养的提高是公众实施生态行动的有效保障。生态文明知识素养的形成具有鲜明的目标导向,那就是基于认识发展的结果来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行动。作为人类实践活动在生态环境保护特定领域载体,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合规律性并非人类自发的产物,相反,它是在良好的生态文明知识素养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真实表达。回顾工业文明所导致的资源环境危机,不难发现,这些危机的爆发很大程度就是源于人类对自然世界存在、发展基本知识的匮乏而导致的行为异化及结果异化。在知识、信息快速传播、大数据兴起并融合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的当今时代,社会公众在对自然世界和生态系统的知识认识上具有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也形成了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代更好的知识获取、创造及扩散的能力,这为人们在和谐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更好地拓展思维视野、提高方法技能创造了更为便捷高效的条件。当然,生态文明知识素养的提高也为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价值观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些观念层面的深刻转换也从本源上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行动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坚持这些科学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向,将全面提高社会公众在行动决策、权益申诉、社会监督等领域挖掘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潜力,深化其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对规律的尊崇,进而催生和激励社会公众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取得辉煌业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