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北生态调查:刺鼻臭味麻木纵容问题

湖北生态调查:刺鼻臭味麻木纵容问题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个不断发展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几大化工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两个化工集团。两个化工厂与居民聚居地相隔并不远,在前往城区的路上便可看到其中一个,还未靠近其大门就可闻到刺鼻的臭味。据周围居民反映,家里一年四季都不敢开窗,不仅会有难闻的气味,还有厚厚的灰尘。“这里没有环保局吗?您有没有想过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呢?”

湖北生态调查:刺鼻臭味麻木纵容问题

化工厂的烟囱林立。在这个不断发展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几大化工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两个化工集团。两个企业附近一带100多米高的烟囱就有5个,一年四季浓烟满天飞舞。两个化工厂与居民聚居地相隔并不远,在前往城区的路上便可看到其中一个,还未靠近其大门就可闻到刺鼻的臭味。据周围居民反映,家里一年四季都不敢开窗,不仅会有难闻的气味,还有厚厚的灰尘。化工企业所在城市的人口和主要经济活动都集中在中心市场周围,作者联系到一位中心市场周边的住户,希望对他进行深入访谈。2016年2月23日,作者来到中心市场,在等待的时候随处看了看,发现这个居民密集区时不时就会飘来刺鼻的氨气味道,远远看去,仍然可以看到该厂内几个耸立的大烟囱,不分昼夜地排放浓烟滚滚的气体。

半小时后,作者联系到的那位居民赶过来,苏某,女,46岁。

“您在本地区居住多久了?”

“我是这里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几十年来都生活在这里。”

“您对本地区现在的环境状况满意吗?”

“说实话,现在的环境差到我想搬家,我觉得这里已经不适合人居住了,得癌症的人、患各种疑难杂症的人越来越多,最明显的,像市内那边下很大的雨,但是我们这里雨就下不下来,我们现在还在努力攒钱,想帮女儿在市内那边买套房子,离这里远点。”

“这里的环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差的,还是一直都是这样?”

“大概是从2005、2006年的时候开始吧,具体我记不清楚了,反正就是那些化工厂搬到这里来之后,整个工业园区就开始笼罩在一股恶臭之中,你从一些化工厂门口走过,那种味道直接想让人吐。其实在早些年的时候这里的环境还很好,没有那么大的灰尘,空气也好,靠近长江,周围又有山,有山有水实际上住着很舒服。”

“您能说说空气污染给您的生活造成的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吗?”

“我觉得这太多了,一时也说不完,就说一个最明显的吧,我们这里由于是主要居民区,离化工厂有段距离,但是也会经常闻到化工厂里刺鼻的恶臭,每天晚上睡觉都要关紧窗户,甚至白天开窗时间也很少,一开窗就会有很多粉尘落在家具上,我每天都要把家具擦好几遍,但是还是到处是灰。我记得那是十几年前,一个化工厂发生了一次爆炸,现在想起来都怕,好大的火云,我们这里离这个企业还很远,但是窗子啊、门啊都明显地在震,就跟发生地震一样。空气也受到了严重污染。”

“那您或者您周围的人有通过什么途径来反映空气污染吗?”

“没有,没听说过有人去反映。他们(政府)拼命地引进这些厂子,会因为我们反映就停办这些厂吗?不可能的。不过化工厂那边的村民闹过,因为离厂子太近了,天天都闻这个味儿,听说有好几个得癌症了,最后政府没办法只有把那一块的拆迁了。我觉得这些事情还是要上一层的领导来管,我们平民老百姓说再多也没得用,而且也不知道跟谁去说。”

“这里没有环保局吗?您有没有想过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呢?”(www.xing528.com)

环保局?好像有吧,没有注意过,不太清楚。哎呀,我们老百姓都是老老实实上班,空气是污染了,但是我们也没得办法,对于环境权益,说实话不太懂,也没有想过去维护什么,会有关注这些的人去闹,我们找不到方法、找不到路子,老老实实过就行了。”

作者随后在苏女士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位化工企业内部员工,近距离地了解到了工厂的内部情况。

“现在很多居民对你们厂都是怨声载道的,你们厂的排污系统作用大吗?”

“作为一个化工企业,虽然工厂有各种排污系统,但是它所谓的排污并不是把化学废品溶解或是回收处理,而是就近解决。他生产的主要产品是磷酸,通过黄磷和水反应后所产生的。最大的污染就是氯化钾,氯化钾的强烈异味吸入过多会让人瞬间晕倒窒息甚至死亡,而氯化钾使用后的毒烟直接是向上空排放,会对整个区域都产生污染,区域居民一直生活在这种污染之下。氯化钾所产生的污水更是直接向江里排放,这种污水一直沿着长江中下游而下。饮用江水、食用江鱼的人们也在间接食用氯化钾,对人体所产生的危害不言而喻。而且我们上夜班的时候,很多次按照领导指示往江里排污水,白天不敢做,都是晚上做的。”

“你们在这里上班,有没有感觉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什么影响?”

“我有一次做事的时候不小心把防毒面具弄掉了,然后闻到一阵恶臭,整个人就晕倒了,躺了好几个小时才起来。而且平常做事的时候经常会被硫酸烫到,身上有好多处烫伤疤痕。”

“你们厂里平常会组织体检吗?”

“会,我们厂里一年组织一次体检,但是体检结果只有公司知道,不会告知我们,如果谁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听说公司会直接辞退他。”

“那辞退的人会通过法律途径或者其他途径维权吗?公司会赔偿损失吗?”

“听说会给点钱,我在这上班好几年,好像也没有看到谁去闹过。”

从访谈中可以看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加剧,公众的环保意识在明显增强,但是公众主动参与程度并不高。一些群众认为个人力量太过微薄,对整个环境局面的改善影响不大,并且不愿意做“出头鸟”而采取观望的态度,想要改变现状却不愿作出努力,在这种心态下使得公众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参与动力都存在很大问题。并且公众参与渠道以及参与制度不健全。一些群众对于如何有效参与,以及一些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知之甚少。另外,公众参与在短时间内可能会付出代价,并且有时候很难得到回报,公众所付出的和得到的不成比例,特别是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可能是和政府对抗,因此会严重制约公众的参与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