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及方法

学校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及方法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使学校课程能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首先必须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程。所以课程设计是学校课程领域的首要工作,它对教育目的及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直接的影响。其实,课程设计不同于课程实施,它是一项独立于课程实施的工作,课程实施是课程设计的后续工作。课程设计主要涉及的是课程目标的确定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所以,课程设计者在设定目标时,应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

学校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及方法

要使学校课程能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首先必须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程。所以课程设计是学校课程领域的首要工作,它对教育目的及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直接的影响。

(一)课程设计的含义

在课程研究领域,课程设计是一个使用比较频繁的词,但对它的理解存在一些模糊看法,有人甚至将“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等同起来,相提并论。其实,课程设计不同于课程实施,它是一项独立于课程实施的工作,课程实施是课程设计的后续工作。课程设计,实质上就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安排课程的各种要素或各种成分,从而形成特殊课程结构的过程。课程设计主要涉及的是课程目标的确定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如果缺少课程设计这个环节,就不能很好地确定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目标,更不能选择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也就无法实现教育目的及学校具体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1.课程目标的确定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智力、能力、品德等方面期望达到的基本要求。课程设计中,课程目标的确定十分重要,它不仅有助于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的衔接关系,从而明确课程设计工作的方向,而且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不过,课程目标能否真正成为课程设计后续工作的依据和方向,能否在整个课程活动中起到核心指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课程目标本身的适切性和科学性。在制定课程目标时,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标范围的适切性。课程目标的范围不能过于狭窄,以至不足以包括有价值的学习经验,而是应该涵盖所有的学习结果,如既要重视认知能力的培养,也不应忽视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既要强调专业技能的掌握,也需关注非专业的一般能力的发展。

第二,目标的有效性。设计的课程目标应反映目标所代表的价值。从理论上说,课程目标越是能适当地反映社会发展、科学进步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需要,就越能获得广泛接受,也就越能具有对课程活动的指导作用与渗透活力。

第三,目标的可行性。课程目标应能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学校资源及提供的时间内顺利实现。所以,课程设计者在设定目标时,应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可行性是有效性的前提,若目标达不到这一要求,将难有价值可言。(www.xing528.com)

第四,目标的相容性。课程目标应与其他的目的、目标相互一致,如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虽表述方式不同,但在总的培养方向和要求上理应相互一致、相互兼容。

第五,目标的明确性。课程目标只有制定得明确、具体,才能对于到达目标的进程有清晰的认识,才能有利于正确地选择课程内容,妥善地组织课程实施。制定的课程目标如果仅仅是设计者的假设和期望,而不能确切表达学习者应有的学习结果,就会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这样可测性和可比性就差。

2.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一直是课程设计的核心问题,但也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在课程设计中,不少学者认为只要目标得以确定,选择与组织的课程内容与目标相一致,课程设计工作就得心应手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在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时,除了要考虑到与课程目标的相关性之外,还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课程内容要有基础性和有效性。基础性是由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这一根本性质决定的。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它应该使所有学生在各个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所选择的课程内容应该包括使学生成为社会中一名合格公民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要包括学生以及继续学习所必需的技能和能力。所谓有效性,就是课程内容应该反映现代的、科学的知识,代表知识的最基本的部分,即学科的最基本的理念和思考方式,反映探究的精神和方法。也就是说,选择和组织的课程内容要重视学生求知的过程,关注学科内容的结构与学科之间的统整关系。

第二,课程内容要适应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学生的兴趣往往决定学生所注意的事物,并常常决定其行为方向,兴趣也是决定学习的主导力量。因此,课程内容要能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发展,使学生从发展兴趣的领域中获得探索的满足感。此外,课程内容还应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点和需求,有的放矢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发现自我和人格的和谐完整。

第三,课程内容要与社会现实相联系。课程内容脱离社会实际,历来是教育改革家抨击的焦点,也是他们尝试进行课程改革的切入点。20世纪初,一些教育家就曾注意到课程内容要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但他们却走了极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企图用“活动课程”、“做中学”实现学校课程与社会现实的联系,结果却使学生科学知识素质下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课程作为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中介,必然要和社会现实有机地联系起来,但是这种联系不是一种简单的“镜式”反映,而应该是课程内容在坚持自身规律的基础上,自觉与社会实际联系,以社会实际的要求为出发点,让广阔的社会生活进入课程内容。也就是说,课程内容既不能等同于社会实践,也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要让社会实践自觉进入课程内容,更要让课程内容像社会实践那样丰富多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