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槐花几时开》: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审美嬗变

《槐花几时开》: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审美嬗变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曲仅有四句,采用D羽调式创作。这样的旋律设计与歌词中“高高山上一树槐”正好相吻合,演唱这一句时,要注意将自己的声音充分地释放出来,高音要结实而有力,气息支撑强。最后一句,女儿巧妙地回答“我望槐花几时开”,既避开了母亲的追问,又表达了自己的心思。在演唱这首民歌时要注意气息连贯,不能随便换气而打破歌曲的整体连贯。

《槐花几时开》: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审美嬗变

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韵味的艺术歌曲。其歌词接近口语,旋律悠扬清丽,节奏自由舒展,拖音较短,音程进行平稳。演唱起来,时而像是站在山头高歌,时而又似乎是在自家院落中低吟浅唱。全曲以一位姑娘为主人公,通过描述姑娘远望山头上的大槐树,暗示了姑娘期盼情郎到来的急切心情。尽管是一首表达女儿归思之情的歌曲,但歌词中却不涉及“情”“爱”等字眼,仅以槐花暗喻,不仅展现出姑娘大胆追求爱情的积极心态,也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特征。在歌曲音乐部分的创作中,主旋律悠长舒缓,而伴奏部分则选用密集的伴奏音型进行搭配,更是将这一特点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来。

全曲仅有四句,采用D羽调式创作。第一句开始便起在较高的音上,为全曲注入了山歌风格。这样的旋律设计与歌词中“高高山上一树槐”正好相吻合,演唱这一句时,要注意将自己的声音充分地释放出来,高音要结实而有力,气息支撑强。随后转入第二句,不仅解释了女孩的运动状态,也解释了一个渴望情郎到来的女孩的心理活动。第三句话,随着母亲的到来,气氛一度紧张,母亲在问女儿“你望啥子?”一句时,旋律下方的伴奏音型也突然变得紧凑起来,即是对女儿内心紧张不安的暗示。最后一句,女儿巧妙地回答“我望槐花几时开”,既避开了母亲的追问,又表达了自己的心思。歌词中,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恰到好处地联系起来,所以在演唱时,要努力还原歌词中描绘的意境,进而表达出歌词中复杂的情感。

歌曲的旋律与土家族方言音调紧密结合,又与利川一带的语音十分相似,因此整首歌曲营造出浓郁的土家族风格。在演唱这首民歌时要注意气息连贯,不能随便换气而打破歌曲的整体连贯。歌曲的旋律优美婉转,演唱上朗朗上口,亲切自然,所以有着较为广泛的传唱度。(www.xing528.com)

谱例4-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