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四光石油勘探开发的重大贡献

李四光石油勘探开发的重大贡献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四光1915—1917年,美孚石油公司钻井队在中国陕北一带打了7口探井,花了300万美元,因收获不大走掉了。李四光以他的智慧和科学论断以及后来的实践,彻底推翻外国专家的错误论断,为中国石油的开发利用打下了基础。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抗战期间,李四光和研究所的同事们受尽奔波辗转之苦。李四光的工作得到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

李四光石油勘探开发的重大贡献

李四光

1915—1917年,美孚石油公司钻井队在中国陕北一带打了7口探井,花了300万美元,因收获不大走掉了。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来到中国调查地质,写了《中国和西伯利亚石油资源》一文,下了“中国贫油”的结论。从此,中国贫油论就在世界上流传开来。李四光根据自己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在1928年的论文中提出:“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油田。”他在《中国地质学》一书中又一次提出:我国松辽平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东海、渤海、黄海、南海,都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沉积物。这个沉积物就是石油。李四光以他的智慧和科学论断以及后来的实践,彻底推翻外国专家的错误论断,为中国石油的开发利用打下了基础。

李四光,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他幼年就读于私塾,14岁告别父母,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日本留学。1910年,李四光学成回国,武昌起义后,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

1920年,李四光应邀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考察地质构造。抗战期间,李四光和研究所的同事们受尽奔波辗转之苦。那时,虽然生活十分清苦,但他和同事们没有放弃地质研究。

1948年2月初,李四光从上海启程赴伦敦,参加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学会。会后,他在英伦三岛住了一年,一面养病,一面观察时局发展。(www.xing528.com)

1949年4月初,郭沫若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给李四光带了一封信,请他早日回国。看了这封由郭沫若领头签名的信,李四光非常激动——新中国就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自己的本领可以施展,抱负可以实现了。

1950年5月6日,李四光终于到了北京。这一年他60岁,他觉得,新的生活刚刚开始。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李四光科学事业崭新的一章。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和科联主席,开始了新中国的石油勘探开发事业。

大庆油田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全面封锁,我国急需寻找自己的油田。毛主席、周总理问李四光:“我国天然石油这方面远景怎么样?”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李四光坚定地回答:“我们国家地下的石油储量很丰富。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做工作……”

1955年,普查队伍开往第一线。几年里,找到几百个可能的储油构造。1958年6月,喜讯传来:规模大、产量高的大庆油田被探明。接着,地质部把队伍转移到渤海湾和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以后,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其他油田相继建成。地质部又转移到其他平原、盆地和浅海海域继续作战。1964年12月,周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专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李四光的工作得到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从此,中国石油工业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