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课程建构中的人文关怀策略:揭示《课堂改革》成果

科学课程建构中的人文关怀策略:揭示《课堂改革》成果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这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我们需要首先思考在中小学科学课程建构中一个具有根本性的问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课程目标中科学素养概念本身即蕴涵着科学的人文关怀。而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思潮在经历分裂、冲突和对峙之后,又逐渐趋于结合,出现新的文化思潮——科学人文主义。它为中小学科学课程建构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学的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是对中小学科学课程建构中的人文关怀策略一种初步的探索。

科学课程建构中的人文关怀策略:揭示《课堂改革》成果

【作者】李春萍/刘洁

【作者简介】李春萍 东北师大教科院

刘洁 吉林省教育学院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其中的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是规定在小学三年级开设科学课程。科学课程不是原有的自然课,也非科技活动课,它是依据科学的本质特点和国际科学课程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科学教育的现状而建构的新课程。按照这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我们需要首先思考在中小学科学课程建构中一个具有根本性的问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www.xing528.com)

在我国科学课程中以系统的科学知识为中心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建国后我国的自然科学课程都以原苏联为蓝本,强调“双基”,即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现代科学已经从单一的学术意境变成公民的必备素养,科学课程也从培养数、理、化等领域的专门人才,发展到现代科学要求每一个公民整体科学素养的提高。因此新课程中科学课程的定位并非知识性学科,而是一门发展性学科,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概念,对世界产生完整的认知观念,具备了解科学的能力,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课程目标中科学素养概念本身即蕴涵着科学的人文关怀。在1996年美国发布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为“科学素养”所下的定义是:“为个人决策、参与市民和文化事务以及经济生产力所需要的知识和科学概念的理解以及过程。”美国学者还从六个方面概括了科学素养:概念性知识——构成科学的主要概念及其体系或观念;科学的理智——科学研究方法论;科学的伦理——科学所具有的价值标准;科学与人文——科学与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政治、经济、产业等社会侧面之间的关系;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及差异。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在人类早期文化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内在地融为一体的,然而随着文化分工的深化,科学与人文陷入互为异己化的命运,科学至上与人文精神的失落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人们日益认识到必须在科学与人文两极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而科学主义人文主义两大思潮在经历分裂、冲突和对峙之后,又逐渐趋于结合,出现新的文化思潮——科学人文主义。这种文化观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不对立,科学本身就是一种人文事业,人文也并不排斥科学。它为中小学科学课程建构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学的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教育要使学生具有完美的人格,应该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各自因素的和谐性上着手,如逻辑与直觉的互补性、认识与情感的互补性、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等等。在科学技术越来越主宰整个世界,特别是“克隆”和“深蓝”技术出现的今天,在中小学科学课程的建构中寻求科学和人文结合的可操作模式,挖掘科学课程中的科学人文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是对中小学科学课程建构中的人文关怀策略一种初步的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