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小学教育对国民教育及实利教育的商榷

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小学教育对国民教育及实利教育的商榷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学教育者,纯粹之普通教育也。如是,则定小学教育之主义,有二界说焉:一曰当以受教育者之本体为标准,而不当以受教育者为何等他人或何等社会之器械而准一他人或一社会之需要以为标准。国家者,群性所历之一阶级,介乎家族及世界之间者焉。教育家而为服从公理、尊重人权起见,不可不于今日之极端国民教育加以矫正也。小学教育既以遵循天性、养成人格为本义,则于身、心两方面,决不可有偏废,而且不可不使为一致之调和。

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小学教育对国民教育及实利教育的商榷

小学教育者,纯粹之普通教育也。无论何人,其长成后,无论营何等职业,持何等信仰,居何等地域,皆不可以不受如是之教育,是之谓普通。如是,则定小学教育之主义,有二界说焉:

一曰当以受教育者之本体为标准,而不当以受教育者为何等他人或何等社会之器械而准一他人或一社会之需要以为标准。

二曰当以受教育者全体能力之发达为标准,而不当以其一部分能力之发达为标准。

自十八世纪以来,经卢骚[5]、沛斯泰洛齐诸氏之提倡,旧时宗教教育,以宗教社会为标准,而专以发达信仰一方面之感情为教育者,既渐杀其势力;然以近世帝国主义之激进,物质文明之狂热,而其影响于教育界者,亦有二弊焉:(www.xing528.com)

一曰极端之国民教育。夫人类为社会性之动物,于其本性,即含有适应社会之能力,固不得有离绝社会关系之各人,而要亦不容有消尽各人价值之社会。世界进化,常分向极大及极微之两方面而进行,而于其间得调和之公例。天文学之所考察,日渐广远,而元子论之所发见,则日益精眇,然最微之电子与最远之恒星有共通之性质焉。群性之发展,自人道主义而达于动物之爱护;各性之发展,由居住身体而达于思想之自由,然对于群之义务、对于己之权利有并行不悖之规道焉。

国家者,群性所历之一阶级,介乎家族及世界之间者焉。自政治家翘国家以为至尊无上之群制,以国外之世界为其战场,而以国内之人民为其器械,而且恃政府之强权,强以此等主义行于小学主义之中,养成其尊慢己国、蔑视他族、蹂躏人道、增进兽性之习惯;对于所征服之民族,所殖地之区域,则又施其一种特别之教育,并举其固有之语言历史而摧灭之。是岂群性之本义,抑亦少数强权者之妄念云尔。内之酿社会之俶扰,外之启世界之战争,其成效可睹矣。教育家而为服从公理、尊重人权起见,不可不于今日之极端国民教育加以矫正也。

二曰极端之实利主义。夫人类自有生以后,即不能遁乎厚生利用之范围。以记诵为常课而屏除致用各科者,诚与人性相违。且教科过重抽象,则神经受过度之刺激,而且启情窦早开之弊。故普通教育中多列手工诸科,不得不视为至当。即如德佛伊氏Dewey[6]一派,欲以烹饪、裁缝及金工诸工为一切科学之导线者,其理论之直当,所不待言。惟今日实利教育之趋势,殆有以致用诸科为足尽教育之能事,而屏斥修养心性之功者,则未敢以为然也。夫人生不过数十寒暑耳,其间困苦艰难之阅历,不知凡几,何以吾人不采厌世主义,而必认此生存之价值,此未尝以哲学目的论演绎之,而特以归纳所得,人人有此生存之欲望。且求诸生物学,而知此欲望为生物之所公有,故吾人不能不认其价值耳。然人类于自求生存以外,又自有对于真善美之欲望,此亦非以哲学之目的论演绎之,而于心理学之实验归纳而得之。中古时代之教育,偏于一部分之心理,而不及生理一方面,诚为偏隘。今也,偏重生理一方面,而于心理一方面均漠视之,不亦矫枉而过其正乎?健全之精神,必宿于健全之身体,衣食足而后知荣辱,生理之影响于心理也有然;科学知识、美术思想为发达工艺之要素,利用厚生之事业,非有合群之道德心,常不足以举之,心理之影响于生理,不亦有然乎!夫通功易事之制,于今为盛。在职业教育以上,自不必有顾此失彼之顾虑。小学教育既以遵循天性、养成人格为本义,则于身、心两方面,决不可有偏废,而且不可不使为一致之调和。此则对于极端之实利主义而不可不加以补正者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