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言语技能:板书设计规范、恰当用词及规整线条

教师言语技能:板书设计规范、恰当用词及规整线条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板书的原则1.书写规范,有示范性教师的板书是为了展示给学生的,因此教师的板书应该使用规范的汉字和符号,必须遵循汉字的书写规律,做到工整规范。书写规范的汉字,教师要把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不倒插笔,不写自造简化字。总体来说,板书用词要恰当,造句准确、图表规范、线条整齐,这是板书设计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教师言语技能:板书设计规范、恰当用词及规整线条

板书,从动态的角度理解,它是教师上课时在黑板上书写的文字、符号以传递教学信息、教书育人的一种言语活动方式,又称为教学书面语言。从静态的角度理解,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而利用黑板以凝练、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的教学信息的总称。

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学》一书中对板书作过这样的强调:“在所有的直观教具中,要数板书最普遍、最重要、最灵活。”教师讲课是以有声言语为主,声音瞬息即逝,不具备存留性,这是有声言语的一大缺陷。板书的运用,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了有声言语的这一缺陷。

如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被引进课堂,粉笔与黑板逐渐被课件PPT、影像等所取代。即使如此,同样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与操作,同样需要学生的听与看。更何况粉笔与黑板作为一种传统教学辅助手段,仍然是更便捷、更直观的教学手段,仍然在课堂上占有一席之地,仍然值得继承和发扬。

抛砖引玉

下面是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几种板书,你能说一说板书有什么特点,在运用板书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吗?

(一)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课文《马说》板书设计

这幅板书,以简要文字为主,利用巧妙的线条构图,表明了千里马、伯乐及不知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且明示了三者各自的比喻意义。综合来看,这幅板书的特点是:字主线辅、布局合理、重点突出、逻辑严密。

(二)这是数学课中《位置的表示方法》的板书设计

这位教师通过板书设计揭示了思维活动的过程,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其异同。

(三)这是物理课《物质的三态及其结构》一节的板书设计

这位教师通过表格的方式总结了物质三态的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通过对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物质的内部结构与其宏观特征的内在联系。

(四)下面是化学学科中“物质的分类”复习课的板书设计

该教师通过概念图帮助学生梳理内容,拓宽了知识面,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其板书具有科学性、简洁性和逻辑性的特点。

(五)下面是地理课中关于中国地势地形的板书

这个板书以图片的方式,形象、直观地呈现了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同时在黑板上标注出重要的地点名称,加深学生印象

知识仓库

(一)板书的类型

1.提纲式板书

提纲式板书是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教学设计程序,用大小括号和编号编排的成系统的板书。这种板书优点在于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字句简洁,教学思路清晰,是各科教学常用的板书形式。

2.对比式板书

对比式板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运用对比方法显示出知识异同的板书。这种板书通过对比,帮助学生区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指导学生分清知识的共性与个性,有利于学生求异思维能力训练。

3.词语式板书

词语式板书是教师根据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研究,从中提炼出关键性的重点字、词组成板书提纲。这种板书的特点是简明扼要,富有启发性,通过几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关键词语引起学生思考,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迁移思维能力的培养。

4.表格式板书

表格式板书是教师根据可以明显分项的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表格,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思考后提炼出简要的词语填入表格,也可教师边讲解边把关键词语填入表格,还可先把内容分类有目的地按一定位置书写,归纳、总结时再形成表格。这种板书能够将知识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5.线索式板书

线索式板书以教材提供的线索为主,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这种形式的板书把教材的梗概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其全貌有所了解。这种板书的特征是能够显示出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能够突出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6.图画式板书

图画式板书是根据教学内容显现出的特征,采用图中夹文或文中夹图的办法形象地勾画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的板书。这种板书生动、形象、直观,事物的内在关系显现得淋漓尽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7.图示式板书

图示式板书是通过具有意义的线条、箭头、符号等组成某种文字图形的板书。它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使复杂的知识一目了然。

(二)板书的原则

1.书写规范,有示范性

教师的板书是为了展示给学生的,因此教师的板书应该使用规范的汉字和符号,必须遵循汉字的书写规律,做到工整规范。书写规范的汉字,教师要把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不倒插笔,不写自造简化字。板书工整要求字的大小以后排学生能看清为宜,布局合理。教师板书时,一定要一笔一笔地写字,一笔一笔地画图,让学生看清楚,对一字一句,甚至标点符号都要有所推敲。教师的板书除了传授知识外还有一个引导和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的重要任务。板书规范、书写准确、有示范性,是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信守的一条原则。

2.言语准确,有科学性

言语准确,有科学性是对教师的板书言语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板书是贯穿课堂的,在授课结束后会形成一个整体。因此板书一旦形成,就不容易进行修改,所以教师在板书时,要推敲言语,选择恰当词语来表示,不要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总体来说,板书用词要恰当,造句准确、图表规范、线条整齐,这是板书设计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3.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课堂教学中,板书和口头讲述是同步进行的两种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层次性、逻辑性和连贯性,所以板书也要层次分明有条理。要使板书发挥这个优势,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层次清楚、条理分明、主线清晰、枝蔓有序,用板书体现和加强讲解中言语的这些特点。在达到层次分明的基础之上,教师的板书必须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这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重点突出要求教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能详略得当地处理教材,抓住重点板书有关内容,使学生通过板书纵观全课、了解全貌,抓住要领。

4.精心设计,合理布局

板书是教师整堂课思路的呈现,只有思路清晰,板书条理才能清晰,布局才能科学。要做到布局合理,没有课前认真的研究和精心的设计是办不到的。因此,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从实际出发,进行周密的计划和精心的设计,确定好板书的内容,规划好板书的格式,预定好板书的位置,在教学时才能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进行,准确而灵活地加以运用。

5.形式多样,新颖有趣

好的板书设计会给学生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形成理解、回忆知识的线索。教师在运用板书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多样地设计板书,使板书充满趣味性。充满情趣的板书设计,好像一幅美丽的图画,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拨动着他们的心弦,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增强思维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三)板书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www.xing528.com)

1.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板书的目的是为了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板书的设计应内容重于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如果过于重视形式,那就是本末倒置。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某种形式,而使内容失真、遗漏,或者表达不准确。要在保证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考虑适当的形式,使板书具有较高的可教育性,否则会弄巧成拙,使板书成为教学中的干扰性因素,那就事与愿违了。

2.书写和讲解的关系

教师的授课主要通过教学言语来完成,中间伴随着板书的书写。教师该怎样处理好讲解和书写的关系呢?是先讲后写,还是先写后讲抑或是边讲边写?有时可以边讲边写,有时可以先写板书,然后师生一起分析,也可以先讨论、分析、归纳,然后再写板书,这些都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决定板书出现的最佳时刻。教学中那种因讲解而忘记板书,然后再去补写,或者因过多板书而影响讲解时效的现象应该避免,要坚决克服板书中随意性和盲目性。

3.设计和运用的关系

板书设计是教师在课前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而设计的,然后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但是由于真实的课堂千变万化,教师设计好的板书有时并不能完全应用到真实课堂。例如有时板面不够写,部分间距小而文字写不下,有时来不及书写等。另外,有时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碰撞出火花,有了新的思路,这时就需要对板书进行调整。解决这些矛盾除了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外,还可靠课前进行必要的试写,另外也要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和调整,但必须保证板书的完整性。

4.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教学重要呈现方式的板书也同时具备了科学与艺术的特点。板书作为书面表达的一种,有充分的时间去推敲,因此在书写时应反复修改,斟字酌句,尽量使表达准确,条理分明。板书要展示在学生面前,言辞表达要严密,推理要严谨,表述要清晰,要有逻辑。更要注意概念的准确性,从而达到科学性的要求。同时板书又具有艺术性,加强板书艺术性是为了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这一教学手段。所以,平时要加强文字、书法、板画等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中大胆实践,并且不断总结板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使板书作为一门教学艺术而进一步完善起来。

沙场点兵

(一)指出下面板书存在的问题。

(1)下面是语文学科《落花生》一文的板书设计,结合教学目标,指出这个板书设计的问题所在。

这位教师在具体备课时,预设了三个教学目标:第一,明确文章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第二,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第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下面是语文学科《琵琶行》的板书设计,结合板书设计的特点和要求,请指出下面板书的问题所在。

(二)请为下面的教学内容设计一幅板书。

理科生请为第一题设计板书,文科生请为第二题设计板书。

(1)请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中的“多姿多彩的图形”一节设计图形板书。

(2)请以下面的文章为教学内容,设计一幅线索式板书。

老王

作者:杨绛

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老王这样生活艰难的人。他们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你体悟到这些人的善良了吗?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读一读这篇课文吧,也许你会有不少感触。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