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教师言语技能的有效方法

提高教师言语技能的有效方法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我们就以语文教师的言语技能为例,来具体谈谈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技能。趣味性要求教师的教学言语不仅要声情并茂、形象生动,而且还要妙语连珠、妙趣横生。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教师要注重教学言语的逻辑性,巧于设计,用有声语言成功地演绎语文教学流程。

提高教师言语技能的有效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在拟定教育性谈话内容的时候,你时刻不能忘记,你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是语言,你是通过语言去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的。”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艺术性。这一艺术性是通过教学语言来体现的,因此,教师研究并掌握良好的教学言语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我们就以语文教师的言语技能为例,来具体谈谈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技能。

1.形象性言语技能

英国教育家罗素说:“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言语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催化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教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叙述事实材料,能使学生聚精会神,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教师在课堂上的良好语言艺术会像吸铁石一般,把学生深深吸引住。形象的语言能将抽象的具体化、深奥的浅显化、枯燥的趣味化。正如鲁迅讲课,用农民讨媳妇不要杏脸柳腰、弱不禁风的“美人”,而要腰臂圆壮、脸色红润的劳动姑娘这个非常形象的事例,来阐明“美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一样,形象的教学语言能充分发挥语言的生动性,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特级教师于漪讲朱自清先生的《春》用这样一段话开场:“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这段话,绘声绘色、有景有情,使教学语言格外形象、精彩。形象的教学语言往往能达到一种美妙的境界:时而春风拂柳,姿态优美;时而小桥流水,自然恬静;时而大海扬波,汹涌澎湃;时而莺歌燕语,美妙动人;时而缥缈隐约,如梦如幻……教师以形象的语言解读课文的内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感染学生的思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的气氛始终保持和谐、热烈、活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趣味性言语技能

教学言语的趣味性是指教学语言富于情趣、理趣。现代教学论的一个趋向就是探讨如何把苦学厌学变为乐学,其中就涉及教学的趣味性。趣味性要求教师的教学言语不仅要声情并茂、形象生动,而且还要妙语连珠、妙趣横生。语言艺术家总是善于运用饶有趣味的语言,使人感受到其中的寓意。比如说“这件事是多余的”,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则表达为“给金子再镀上层金”“给百合花再涂上色”“给紫罗兰再洒上香水”。这些看似简单的语言往往别具一番情趣,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趣味性的教学语言就是利用编口诀、歌谣、顺口溜,穿插小故事、摹态拟声,夸张戏剧性的冲突,烘托小说性的情节,演绎诗朗诵的激情,从而使教学妙趣横生,学生学起来欲罢不能。“寓教于乐、寓庄于谐”是教学的趣味性的最好注脚。毛泽东同志不但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位语言大师。他说起话来幽默生动,妙趣横生。如在列举党八股的罪状时,他说:“拿洗脸来做比方,我们每天要洗脸,许多人不仅洗一次,洗完以后还让人拿来镜子照一照,要调查研究一番。”(听众大笑)为什么听众会大笑呢?就是因为他把“调查研究”巧妙地用在洗脸照镜子上,把党八股的作者们轻重倒置的可笑行为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当然,教师的教学语言不是为了趣味而趣味。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提醒教师:“如果你把课讲得生动些,那么你就不会担心儿童闷得发慌。但是要记住,在学习当中,并不是所有东西都是有趣的,一定有而且也应当有枯燥无味的东西,应当教导儿童不仅去做有趣的事,而且要做没有趣味的事,即为了完成自己的责任而做的事。”所以,教师不应为趣味而追求噱头与掌声,以及热热闹闹的“表面文章”,而应将趣味性与科学性、教育性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健康的趣味言语中掌握知识。

3.逻辑性言语技能(www.xing528.com)

逻辑性的教学言语显现出语言严谨朴实而睿智的总特征,富有鲜明的情感色彩,而又极具缜密推理、正确判断的个性特征。教师要善于驾驭具有艺术美感的言语来传授具有科学性、真理性和时代性的教学内容,语言推理富有逻辑性、系统性,用具有逻辑性的言语揭示真理的价值,用逻辑的力量去征服学生的心灵。教学言语绘声绘色而不失真实准确,审慎简约而不失生动流畅,可谓情理交融,相得益彰。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教师要注重教学言语的逻辑性,巧于设计,用有声语言成功地演绎语文教学流程。学生听课,就像观看一场精彩的话剧,又像是和教师一起推理一道丝丝入扣、别开生面、妙趣横生的应用题。应用逻辑性的教学语言,或寥寥数语,却掷地有声,震耳欲聋;或短小精悍,却深入浅出,鞭辟入里。教师通过调控语言,时而沉着冷静,处变不惊;时而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时而搭桥铺路,启发类比;时而借势发挥,点石成金

4.幽默性言语技能

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幽默者的高深修养、高雅气质、高超境界,更能够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使人笑后振奋,受到感染。幽默也是教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其根本目的是要巧妙地揭露和解决认识矛盾,因为“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所接受。”苏联著名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睿智,使整个教学顿时生辉,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幽默的教学言语,表面上看是师生情不自禁地捧腹一笑,实则是含而不露、出神入化的教育技巧的体现。幽默亦庄亦谐、寓庄于谐、内庄外谐,它们恰似黏合膏,牢牢地把握住学生的求知欲望。特级教师于漪主张“要努力把课上得情趣横溢”,魏书生坚持“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总是包含了一种轻松、诙谐、欢乐的情调,使深奥的道理浅析化、庄重的道理风趣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学生在欢乐中感知、在感知中回味,从而进入感想、联想和理性思维,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5.肢体性言语技能

语言艺术要用得好,还应该辅以表情、手势、眼神,使言语更加形象化,以增强言语的艺术效果。一个热情、乐观的表情,一个坚定、果断的手势,一个赞赏、肯定的眼神,都会给学生以激励和上进的勇气,保持积极向上、永不气馁的精神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说话时,只有35%左右的内容是单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而另外的65%左右的内容要通过表情、手势、眼神、体态这些肢体语言传达。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在向学生传递信息。因此,教师要讲究肢体语言的艺术性,使语言表达更生动、更形象、更简洁,从而深化教学内容。教师肢体语言主要是掌握好面部表情、手势、眼神及体态。如开始上课时,眼睛要散发自信、活力、愉快的神情,暗示学生回到课堂上随同教师一起上课。在讲授课程时,教师的眼睛不可离开学生,配合身体的转动或手势,让每个学生都能接收到教师关爱的信息,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控制全场。同时,教师的眼睛必须配合教学内容的改变而改变。当学生有好的表现时,要传递出赞赏、鼓励、期待的眼神,这样会使学生得到自我激励。当学生在开小差时,及时传递出提醒的眼神,制止他们的行为。

总之,语文教学是通过言语作为媒介来进行的,言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好的语文教学言语应当是鲜活、生动、具体、有生命力的。语文教师应该是言语大师,其语言功力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语文教师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就应该从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言语技能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