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关系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关系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都是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证,以生态经济伦理为支撑点的。低碳经济要求低碳技术的配套,循环经济要求循环技术的发展。最后,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所针对的重点不同。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这两种发展模式,我们应当同样重视,借鉴和利用两种模式的技术创新优势,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关系

低碳经济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活动的总称,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改变能源结构,尽可能降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关注点,以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为基础,以制定低碳政策、开发利用低碳技术和产品、采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措施为核心内容。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自然资源的生态循环来发展,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的发展模式,是一种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对新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归结与概括,是从经济活动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具有一些共同之处。首先,它们都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发展方式。循环经济主要从资源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角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末端治理的成本,以应对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低碳经济则主要是降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促进形成低碳的经济结构,应对全球化石能源过速消耗和全球气候变化。其次,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都追求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实现,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后,它们都强调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都是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证,以生态经济伦理为支撑点的。低碳经济要求低碳技术的配套,循环经济要求循环技术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重大突破都将成为两种发展模式的强大动力。

虽然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根本宗旨一致,都是通过制度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以及科学技术进步,推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社会经济模式转型,实现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但两者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www.xing528.com)

首先,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化,它要解决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问题,循环经济则是要解决资源有限和需求无限的矛盾以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其次,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核心不同,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循环经济是物质的循环,使各种物质循环利用起来,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最后,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所针对的重点不同。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是能源领域,重点是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入手,进而建立起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机制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既是一种发展模式,也是一种生产方式,是在满足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利用生态学原理,对经济活动中的有限资源不断地行循环利用,高效率或无浪费地使用资源的一种生产方式。在产业导向方面,低碳经济侧重强调建立少消耗化石能源特別是煤炭、石油的产业体系,而循环经济强调无论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均对废弃物循环使用。在技术运用方面,低碳经济通过新能源技术、替代化石能源等措施可以实现。循环经济不仅需要循环技术,在现阶段由于成本效益的原因,要对采用这种技术后的成本效益进行比较。在地区布局上,循环经济强调工业共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要求上下游企业实现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形成循环利用链。把废弃物的排放单位和利用单位在空间上有效集中,可以产生较大的聚集效益。低碳经济并不一定强调这种地域上的集聚,它强调的是产业结构的问题,要求产业发展的能源消耗是低碳能源,较多考虑能源供给与利用的优化,寻找替代能源,使用清洁能源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这两种发展模式,我们应当同样重视,借鉴和利用两种模式的技术创新优势,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加以推广运用,发挥这两种模式的作用,促进我国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真正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产业基础、制度基础和社会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