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新闻话语的权威和合法性研究

中国新闻话语的权威和合法性研究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用这一路径具有两方面的考量:一是中国新闻从业者们的话语实践日趋频繁,特别是互联网日渐成为新闻从业者发表“自我言说”的主要阵地。以泽利泽等人为代表的文化学派主要运用文化、叙事和话语共同体等概念来研究新闻,强调新闻记者作为“阐释的共同体”的权威与文化、符号和内外职业空间中可以作为叙事的来源有关,其研究旨趣在于解释记者群体本身的建构本质,以及勾连他们与社会权威系统之间的关系[5]。

中国新闻话语的权威和合法性研究

在研究中国新闻职业时,记者的阐释性话语实践日益受到重视,在传统的社会学取向的研究路径之外开启了新闻研究的文化路径。采用这一路径具有两方面的考量:一是中国新闻从业者们的话语实践日趋频繁,特别是互联网日渐成为新闻从业者发表“自我言说”的主要阵地。随着新闻生产后台的前台化,新闻从业者围绕具体的新闻事件、报道、人物所进行的专业新闻话语的论述日益频繁地展现在公众面前[1],成为一种特殊的新闻文化现象。二是记者的阐释性实践本身所具有的理论意涵值得探究。尽管记者的阐释实践无处不在,但具体来看,能够引发新闻界热议的案例都具有一定的争议性,不同立场的人往往秉持不同的观点,围绕新闻这一职业的工作原则、标准、技术方式、社会功能、公共角色等方方面面展开讨论和辩论。这些“围绕个体职业经验、新闻报道个案及攸关新闻业生存与发展的公共议题生产的种种论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2]

这种文化取向的研究已成为新闻研究中的一条重要脉络[3]。迈耶斯(Meyers)将现有的新闻学研究分成四类,分别是个体的、组织的、制度的与文化的新闻研究。他本人重点关注文化的研究,把前三类统称为传统学派,第四类则命名为“文化学派”[4]。以泽利泽(Zelizer)等人为代表的文化学派主要运用文化、叙事和话语共同体等概念来研究新闻,强调新闻记者作为“阐释的共同体”的权威与文化、符号和内外职业空间中可以作为叙事的来源有关,其研究旨趣在于解释记者群体本身的建构本质,以及勾连他们与社会权威系统之间的关系[5]。这就决定了研究者必须高度重视记者在常规性的新闻生产过程中的话语实践,重点在于挖掘记者日常工作实践中的自我理解[6]。记者的话语实践可以在专业的新闻报道中,也可以在新闻报道之外,可以在业务探讨的专业刊物、传记与回忆录、职业讨论会、记者协会中,甚至在记者之间非正式的社交活动中。通过在这些不同时空情境中的互动和实践,形成一套共有论述和共同的阐释公共事件的方式,从而形成一个有关新闻业的意义社区[7]。(www.xing528.com)

尽管记者的阐释性话语实践存在于多重时空维度中,但最能体现学术价值的还是那些围绕着关系到新闻业专业地位的事件所产生的论述,“通过对这些事件给出解释,新闻人得以划清专业实践的边界,解决悬而未决的议题,强化专业判断的标准,从而修补新闻范式或提升新闻业的社会地位”[8]。因此,在采纳这一研究路径时,选择那些具有“关键事件”(critical incidents)或“热点时刻”(hot moments)意味的案例十分重要,因为这些关键事件或热点时刻发生之后,新闻人在共同体内部所发生的讨论和阐释往往极为丰富,为探讨话语实践提供了机会[9]。本章所要研究的报人江艺平退休就是这样一起具有热点时刻性质的纪念事件。2013年9月24日凌晨,微博上开始传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江艺平退休的消息。诸多新闻从业者就此事发表评论,生产出大量的纪念话语文本。本章就以这些纪念话语为研究对象,分析新闻从业者如何来讨论这一退休事件,以及这种讨论对新闻业具有怎样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