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东地理演进:千古风流

河东地理演进:千古风流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河东所辖区域春秋时期属鲁国,公元前707年建祝丘邑,邑址今汤河镇故县村北。明至清初,以州代县,属沂州。1994年12月,临沂撤地建市,原县级临沂市分置三区——兰山、罗庄、河东,因区境在沂河之东而得名。建区时辖10镇2乡,475个行政村。201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河东区现下辖8个镇街、189个行政村。经济开发区下辖3个街道。2017年河东区常住人口54万,开发区常住人口19万。

河东地理演进:千古风流

河东区历史悠久,早在1万~2万年前,先民就已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文明。凤凰岭遗址、重沟青峰岭遗址、相公大范庄遗址、汤头泉上屯遗址等,诠释着上古时期这里的文明所达到的高度。

古代的行政区划和现代区划完全不同。今河东所辖区域春秋时期属鲁国,公元前707年(鲁桓公五年)建祝丘邑,邑址今汤河镇故县村北。秦朝琅琊郡。西汉置即丘县(治所前祝丘邑),东海郡。东汉改属琅琊郡,公元25~220年为即丘侯国。公元529年(北魏永安二年),在即丘治所设北徐州,辖东泰山郡、琅琊郡。隋初属徐州刺史部;596年(开皇十六年),从即丘县域内另置临沂县,治所设于原北徐州所(今汤河镇故县村);605年(大业元年),并即丘县入临沂县。唐五代时期属河南道沂州(琅琊郡)临沂县。宋代属东京东路沂州临沂县。元代属益都路沂州临沂县。明至清初,以州代县,属沂州。清1734年(雍正十二年)至公元1913年属沂州府兰山县。1913年属济宁道临沂县,1925年属琅琊道临沂县,1928年属山东临沂县。1936年2月属山东省第三行政区临沂县。革命战争年代到1958年属临沂县,1958年至1963年属县级临沂市。1963年至1983年属临沂县。1983年9月至1994年属县级临沂市。

1994年12月,临沂撤地建市,原县级临沂市分置三区——兰山、罗庄、河东,因区境在沂河之东而得名。区境大体形状是南北长叶形。

建区时辖10镇2乡,475个行政村。2004年,对475个行政村进行了调整,合并成411个行政村。2004年5月省政府批准设九曲街道、太平街道、汤头街道、相公街道、凤凰岭街道、芝麻墩街道、梅家埠街道。2008年底全区共有3个镇,1个乡,5个街道,306个行政村,45个城市社区,11个农村社区。(www.xing528.com)

2003年6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启动建设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将芝麻墩镇和梅埠镇划给开发区。2008年9月又将重沟镇(后易名朝阳社区)划归开发区。201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河东区现下辖8个镇街、189个行政村。经济开发区下辖3个街道。2017年河东区常住人口54万,开发区常住人口19万。总共584姓,其中千人以上的96姓,5000人以上的33姓,万人以上的16姓;王姓近10万人,张、李、刘三姓均接近8万人。城镇化率分别为61.6%和81.4%。

沂河之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