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匹兹堡的大气治理及城市转型

美国匹兹堡的大气治理及城市转型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和战争中钢铁的需求量大增,都极大地促进了匹兹堡钢铁工业的发展。2)全民参与区域综合性总体规划的引导2000年后,匹兹堡重点关注区域协调、综合性规划。3)法定化城市区划的规划控制为应对城市发展需求,转型期间匹兹堡先后完成了区划法的编制和修改,将城市转型实施策略法制化。

美国匹兹堡的大气治理及城市转型

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的匹兹堡,地处奥里格纳河与蒙隆梅海拉河汇合而成的俄亥俄河河口,是宾夕法尼亚州第二大城市,属阿利根尼县治,现在为美国最适宜居住的都市。匹兹堡地理位置优越,曾经是世界上著名的钢铁城市。周围丰富的烟煤、石灰石铁矿石等矿藏资源以及交通运输方便的内河港口,这些自然条件的优势都使得匹兹堡适宜发展大规模钢铁工业。美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和战争中钢铁的需求量大增,都极大地促进了匹兹堡钢铁工业的发展。

二战期间,匹兹堡是一座钢城,是世界上有名的钢都,但是匹兹堡的环境因为炼钢而被污染得十分严重。当时天空是灰蒙蒙的,云雾仿佛无法散去一般,白天犹如黑昼,即使在白天开车,都要打开照明灯。所以,这里也曾被称为“燃烧中的黑锅”,是肺结核的高发区。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中西部地区的许多重要工业区开始严重衰退,各大型工业城市开始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进行转型,像底特律这样的城市也开始借助联邦政府的政策倾斜和有利的外部环境开始了转型。但匹兹堡由于经济发展过于依赖钢铁,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产业集中度高、就业渠道单一等问题。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政府决定要通过城市转型给经济发展谋求新的出路。市长认为,到20世纪80年代,匹兹堡百年建立起来的经济根基已经被破坏,这个城市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方面须要彻底改变。

1.产业转型期的规划探索

1945年到1970年,匹兹堡市采取属于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的投资驱动型规划;1977年到1988年,匹兹堡市更新了投资驱动型规划;1988年至今,开始了以提升城市创造力为目的的创新推动型规划。

(1)投资驱动型:政府主导的城市更新规划

在联邦政府的资金援助下,匹兹堡开展的城市更新规划集中在具体项目建设以及城市重点区域内。1946年成立的“匹兹堡重建局”是美国第一个城市更新管理机构,该机构集中清理空置的工业用地,为高层建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造空间。政府主导的城市物质环境更新规划,治理了环境污染,对重要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再利用,为城市转型贮备物质空间。

(2)创新推动型:全方位的城市规划

1)公私合作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www.xing528.com)

1981年匹兹堡民间机构“阿勒根尼社区发展委员会”组织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匹茨堡地区经济发展计划》;组织匹兹堡大学卡内基大学、市县政府代表以及宾夕法尼亚经济联盟在1985年共同制定了《21世纪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匹兹堡未来发展战略是由重工业的制造业向现代化服务业转型。战略规划为公共资金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及排水设施提供政策引导,引导城市向服务型城市转型;制定创新产业发展政策,建立技术转让机制,推动高校研发成果产品化,为新企业提供资金和管理支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引导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

2)全民参与区域综合性总体规划的引导

2000年后,匹兹堡重点关注区域协调、综合性规划。2010年编制匹兹堡第一个全民参与综合性总体规划,规划包括综合交通、历史保护、公共空间、公共艺术城市设计等12个部分,每一个部分的编制成员均由专家领衔专业队伍、市民、政府代表、社区组织、个体投资者等组成,通过全民参与制定了一个目标统一的行动纲领。规划通过公众艺术规划和城市设计指引,吸引地方、区域和国家的艺术家参与城市的艺术创作与设计,为城市营造了多元化的文化交流空间,吸引了创新型人才,推动了城市向创新型城市发展。

3)法定化城市区划的规划控制

为应对城市发展需求,转型期间匹兹堡先后完成了区划法的编制和修改,将城市转型实施策略法制化。1958年政府鼓励工业向低密度和郊区化发展,引导工业外迁,同时也导致中心区出现了大量废弃工业用地。20世纪90年代,城市发展新思路以及规划新概念如“精明增长”等涌现,匹兹堡完成区划法修编,新的区划强调社区更新、废弃的工业用地再利用以及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鼓励新建住宅项目,刺激社区更新,以此留住和吸引居民;通过鼓励老工业基地的再利用,为中心区整理和储备大量发展用地,转变废弃的工业用地功能而发展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促进服务型产业的发展;倡导TOD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鼓励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提高公共交通节点区域的建设强度。

4)空间区域集聚引导产业集群发展

从城市走向区域,城市空间在区域范围进行分化发展。城市中心区行动规划将中心区作为企业总部经济区,引导商务、金融、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高校总体规划将一流高校作为高新产业孵化器,吸引科研研发等产业集聚发展;制造业从城市走向区域,从工厂走向工业园区,在大都市区10个市县范围内发展了20多个工业园,工业园区向集聚化发展,从而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