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哲学通史.秦汉卷:孟喜、京房的人物与著作

中国哲学通史.秦汉卷:孟喜、京房的人物与著作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喜与梁丘贺、施雠展开了师传正统及博士官的争夺。孟喜有所谓田生“独传喜”的说法,同门梁丘贺立即“疏通证明之”,联合施雠等人予以揭露。本节所论即指后一位京房。其中《孟氏京房》十一篇、《灾异孟氏京氏》六十六篇,它们都应当是依托孟氏而实为京氏及其后学的著作。

中国哲学通史.秦汉卷:孟喜、京房的人物与著作

1. 孟喜、京房其人与所谓“孟京易学”

孟喜,字长卿,东海兰陵人,为博士田王孙三大弟子之一,主要生活在昭宣时期。其父号孟卿,善治《礼》《春秋》,与弟子后苍、疏广合撰《后氏礼》和《疏氏春秋》。《汉书·儒林传》曰:

孟卿以《礼经》多、《春秋》烦杂,乃使喜从田王孙受《易》。喜好自称誉,得《易》家候阴阳灾变书,诈言师田生且死时枕喜膝,独传喜,诸儒以此耀之。同门梁丘贺疏通证明之,曰:“田生绝于施雠手中,时喜归东海,安得此事?”又蜀人赵宾好小数书,后为《易》,饰《易》文,以为“箕子明夷,阴阳气亡箕子。箕子者,万物方荄兹也。”宾持论巧慧,《易》家不能难,皆曰“非古法也”。云受孟喜,喜为名之。后宾死,莫能持其说。喜因不肯仞,以此不见信。喜举孝廉为郎,曲台署长,病免,为丞相掾。博士缺,众人荐喜。上闻喜改师法,遂不用喜。

关于孟喜受《易》和为《易》,这段话提供了几点信息:(1) 孟喜之所以受《易》于田王孙,乃从其父之命。(2) 孟喜“好自称誉”,曾一度改易师法,“得《易》家候阴阳灾变书”,并“诈言师田生且死时枕喜膝,独传喜”。又,蜀人赵宾好为小数,巧饰《易》文,“云受孟喜”,而“喜为名之”。(3) 孟喜与梁丘贺、施雠展开了师传正统及博士官的争夺。孟喜有所谓田生“独传喜”的说法,同门梁丘贺立即“疏通证明之”,联合施雠等人予以揭露。田王孙死后,博士官空缺,众人于是推荐孟喜继任;但是皇帝听说他擅自改易师法,“遂不用喜”。所谓“上闻喜改师法”,这话估计出自梁丘贺的奏疏。《汉书·儒林传》说施雠为人“谦让,常称学废,不教授”,而梁丘贺长于算计,派儿子梁丘临及门人张禹等从其问学,“雠自匿不肯见,贺固请,不得已乃授临等。于是贺荐雠:‘结发事师数十年,贺不能及。’诏拜雠为博士。”在梁丘贺的策划和推荐下,施雠被拜为博士。对于孟喜来说,这次师门内斗的教训可谓十分惨痛。孟喜后来被宣帝拜为博士,应当是在他改变“好自称誉”的个性及重新谨遵师法之后。据《汉儒·儒林传》,孟喜有弟子白光少子、翟牧子兄,“皆为博士”,“由是有翟、孟、白之学”。

西汉有两位京房,皆明《易》。其一为杨何弟子、梁丘贺的老师,其二为焦延寿的弟子,此京房自谓“尝从孟喜问《易》”(34) 。本节所论即指后一位京房。京房(前77—前37),字君明,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本姓李,“推律自定为京氏”(35) 。京氏“以明灾异得幸”,元帝时立为博士,后“为石显所谮诛”(36) 。据《汉书·京房传》,京房受《易》于梁人焦延寿。延寿字赣,“赣贫贱,以好学得幸梁王”,做过郡史、县令一类官职。正因为焦氏出身贫贱,官阶不高,故京房后来亟需将延寿《易》与孟氏学扯上关系。《汉书·儒林传》曰:“会喜死,房以为延寿《易》即孟氏学。”说的正是此事。但是孟喜的弟子翟牧和白生都不愿肯认此事,“皆曰非也”。这有力地说明了焦京易学,其实与孟氏学没有师承关系,在思想内容上也不是很相近的。《汉书·儒林传》又曰:“至成帝时,刘向校书,考《易》说,以为诸《易》家说皆祖田何、杨叔元、丁将军,大谊略同,唯京氏为异,党(傥)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托之孟氏,不相与同。”刘向说“唯京氏为异”,并说“党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托之孟氏”,完全说明了孟氏易学与焦京易学是两回事,历史上并不存在一以贯之的所谓“孟京之学”。又据《儒林传》,京房授《易》于东海殷嘉、河东姚平和河南乘弘,三人“皆为郎、博士”,由是《易》有京氏之学。(www.xing528.com)

2. 孟喜、京房的易学著作

关于孟氏、京氏易学著作,《汉书·艺文志》曰:“《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孟氏京房》十一篇,《灾异孟氏京房》六十六篇……《京氏段(殷)嘉》十二篇。《章句》施、孟、梁丘氏各二篇。”其中《孟氏京房》十一篇、《灾异孟氏京氏》六十六篇,它们都应当是依托孟氏而实为京氏及其后学的著作。又,《汉书·五行志》大量引用京房《易传》《易占》二书,现存《京氏易传》三卷与《汉书》所引颇不相同。

隋书·经籍志》载孟氏《周易》八卷,并注曰:“汉曲台长孟喜章句,残缺。梁十卷。”关于京氏《易》,《隋书·经籍志》载录很多,但大抵为后世衍托。《隋志》载“《周易》十卷”(注曰:“汉魏郡太守京房章句。”),新旧《唐书·艺文志》同。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曰:“《京房章句》十二卷。”清人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录有《周易孟氏章句》二卷、《周易京氏章句》一卷,清人黄奭《汉学堂丛书》和清人孙堂《汉魏二十一家易注》也都有辑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