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哲学通史.秦汉卷:严遵其人及其影响

中国哲学通史.秦汉卷:严遵其人及其影响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文又说严遵自甘“沈冥”,“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君平年九十余,遂以其业终,蜀人爱敬,至今称焉。自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郑子真、严君平皆未尝仕,然其风声足以激贪厉俗,近古之逸民也。在《汉书》之后,晋李轨《法言·渊骞注》、晋陈寿《三国志·秦宓传》、晋皇甫谧《高士传·严遵》、晋常璩《华阳国志·蜀郡士女》对严遵其人其事皆有记载。扬雄少师之,称其德。

中国哲学通史.秦汉卷:严遵其人及其影响

严遵(生卒年不详,与刘向同时),字君平,原名庄遵,因避汉明帝讳改姓严。较刘向稍早出生,是扬雄在蜀时的老师。《法言·问明篇》最早提及严遵,扬雄说:“吾珍庄也,居难为也。”是文又说严遵自甘“沈冥”,“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继《法言》之后,班固在《汉书·王贡两龚鲍传》中对严遵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云:

其后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子真遂不诎而终。君平卜筮于成都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扬雄少时从游学,以而仕京师显名,数为朝廷在位贤者称君平德。……君平年九十余,遂以其业终,蜀人爱敬,至今称焉。及雄著书言当世士,称此二人。……自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郑子真、严君平皆未尝仕,然其风声足以激贪厉俗,近古之逸民也。

这段文字说严遵是一位高洁自保的隐士,活了九十多岁。他生前在成都市井以卜筮为生,日赚百钱即下帘教授《老子》,并依老子、庄周之指而“著书十余万言”。又说,扬雄年轻时曾从严遵游学。

在《汉书》之后,晋李轨《法言·渊骞注》、晋陈寿三国志·秦宓传》、晋皇甫谧《高士传·严遵》、晋常璩《华阳国志·蜀郡士女》对严遵其人其事皆有记载。其中,《华阳国志·蜀郡士女》的记载颇为具体,曰:(www.xing528.com)

严平恬泊,皓然沉冥。严遵,字君平,成都人也。雅性澹泊,学业加妙,专精大《易》,耽于《老》《庄》。常卜筮于市,假蓍龟以教。与人子卜,教以孝;与人弟卜,教以悌;与人臣卜,教以忠。于是风移俗易,上下慈和。日阅得百钱,则闭肆下帘,授《老》《庄》。著《指归》,为道书之宗。扬雄少师之,称其德。

与《汉书》相较,《华阳国志》的记述有所推衍,但其中存在一定疑问:(1) 《华阳国志》说严遵“专精大《易》”;严遵通《易》,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据《汉书》来看,他的心思主要在“《易》卜”上。魏晋时期,《周易》为“三玄”之一,《华阳国志》的叙述很可能受到了时代的严重影响。(2) 《华阳国志》说严遵不仅以卜筮教人,而且以孝悌忠慈之道教人,这是《汉书》所没有的。(3) 《华阳国志》说严遵“授《老》《庄》”,而《汉书》仅曰“授《老子》”。在西汉,《庄子》不是黄老学的经典,并不流行,因此严遵是否以《庄子》教人,还存在疑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