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指归》简介:中国哲学通史-秦汉卷

《老子指归》简介:中国哲学通史-秦汉卷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二氏说,《老子指归》为严遵亲著,此书当在《汉书》所云严遵“著书十余万言”之列。《老子严遵注》《老子指归》二书,后又载于《隋书·经籍志》。不过,前一书已完全佚失,而《老子指归》今天也佚失了下篇。关于《指归》的真伪,后人曾有怀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断严遵《老子指归》为西汉旧本,这是很可信的。这样,《老子指归》即可以作为我们阐明严遵思想的比较可靠的材料依据。《老子指归》,自三国、西晋以来代有著录。

《老子指归》简介:中国哲学通史-秦汉卷

汉书》虽然言严遵“著书十余万言”,但是没有指明书篇,《三国志》始载明《指归》一书。陈寿三国志·秦宓传》曰:“(李权曰)仲尼、严平,会聚众书,以成《春秋》《指归》之文。”又曰:“(古朴曰)严君平见黄老作《指归》。”《指归》即《老子指归》。李权、古朴二人俱为三国时蜀人。据二氏说,《老子指归》为严遵亲著,此书当在《汉书》所云严遵“著书十余万言”之列。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曰:“《老子严遵注》二卷。”并注曰:“字君平,蜀郡人,汉征士,又作《老子指归》十四卷。”《老子严遵注》《老子指归》二书,后又载于《隋书·经籍志》。不过,前一书已完全佚失,而《老子指归》今天也佚失了下篇。

关于《指归》的真伪,后人曾有怀疑。清全祖望曰:“予并疑是书乃赝本,非君平之作也。”(《读道德指归》)清《四库全书总目》引曹学佺《元羽外编序》曰:“近刻严君平《道德指归论》,乃吴中所伪作。”并说:“犹能文之士所赝托。”民国初年,唐鸿学《指归跋》不同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判断,重新肯定“《指归》确为君平所作”,并列三证(载《怡兰堂丛书》)。蒙文通则别出一说,一方面肯定“《指归》实永嘉前书”,另一方面又不同意唐说,云“百川唐氏必论其真为君平之书,殆未必然”,并具体指为晋人郑思远之书(《严君平道德指归论佚文序》)。王利器继承唐说,增益多证(《道藏本道德真经指归提要》)。(1) 今天,根据出土简帛本《老子》,可以肯定《指归》所据《老子》本(学界通称严遵本或严本)为传自西汉的本子。帛本《老子》有一些文句仅见于严遵本,这说明了严遵本近于汉初古本。又,汉简本《老子》有二处文本的分章与通行本(河上公本、王弼本)不同,却与严遵本完全相同。(2) 这再次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严遵本确为西汉古本的意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断严遵《老子指归》为西汉旧本,这是很可信的。这样,《老子指归》即可以作为我们阐明严遵思想的比较可靠的材料依据。

《老子指归》,自三国、西晋以来代有著录。今存《指归》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六卷本,题名《道德指归论》;一个是七卷本,题名《道德真经指归》,收入《道藏》和《怡兰堂丛书》中。不论是题为《道德指归论》还是题为《道德真经指归》,皆非严书本名;本名当作《老子指归》或《指归》,因为汉代《老子》无以“道德”或“德道”为书名者。亦不当称“经”,书题中的“经”字乃后人添加。自武帝元光元年(前134)“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之后,《老子》重新由经书转变为子书。《指归》共计十三卷,《道藏》本仅列“卷七至十三”,对应《德》篇。前六卷,对应《道》篇,已经佚失(时间大概在北宋到南宋之际)。此篇第乃后人所改,原篇第当为《德》上《道》下,即前六卷的内容当在下篇,后七卷的内容当在上篇。而七卷本每篇正文前所抄《老子》章段,即属于今人所谓严遵本。(www.xing528.com)

本书叙述严遵的哲学思想,以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年版)为资料基础。(3) 《指归》一书,依严遵本《老子》分章而裁划成篇。现在,我们知道,《老子》严遵本的分章是建立在北京大学藏汉简本分章的基础上的:其上篇章数“四十”,即由汉简本上经四十四章合并数章而来;下篇章数“三十二”,即由汉简本下经三十三章合并二章而来。至于《老子》严遵本的组织原理和数理法则,《君平说二经(篇)目》已阐述清楚,今不再赘述。依严遵本的分章,《老子指归》一书依次分为七十二篇,其中卷一至七对应于《老子·德篇》,共分为四十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