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京剧旅游活化形式-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论文集(第一辑)

京剧旅游活化形式-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论文集(第一辑)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京剧表演的出现,弥补了晚间旅游项目的空白。在京剧演出方面,北京梨园剧场、长安大戏院等已成为人尽皆知的戏曲旅游品牌。同时,许多京剧名家唱曲光盘、磁带也日益成为游客钟爱的旅游纪念品。

京剧旅游活化形式-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论文集(第一辑)

5.3.1 京剧旅游演艺产品

主要内容是京剧的现场表演,北京的京剧演出场所主要有国家京剧院、前门建国饭店梨园剧场长安大戏院等。长安大戏院有着80多年历史,是北京的一家老字号剧院。长安大戏院为推动京剧旅游做出了一些努力。例如,为了让外国游客充分了解和欣赏京剧,长安大戏院和京剧院等表演单位,共同组织了一场更适合游客的京剧。特别设计的旅游京剧尽可能包容各种京剧艺术,使观众在一台演出中就能尽可能多地感受到京剧的深厚内涵。考虑到观众的实际需求,为了让初识京剧艺术的观众和外国游客听得懂,在表演现场设置与表演同步的中英文字幕,让观众全面了解戏剧情节。1955年,中国国家京剧院成立,作为一个国家级剧院,剧院担负着重要的对外文化交流责任,并持续派遣艺术团在世界各地演出。1990年,北京前门建国饭店为满足入住游客的晚间游览休闲需求,和北京京剧院联合开办了梨园剧场,这是北京首家茶座式剧场,场内拥有八仙桌75张,现场观众可以边品尝传统京味小吃边欣赏京剧,场内加上普通座椅可容纳观众近千人,梨园剧场的观众主要为来京旅游的外国游客,被誉为北京市“最佳晚间活动场所”。前门建国饭店以住宿送梨园剧场演出的形式吸引了许多观众,但同时也不乏许多慕名而来欣赏京剧艺术的游客。根据作者的实地观察,梨园剧场的上座率约为90%。

京剧是舞台表演艺术,舞台表演是艺术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衔接的桥梁,非遗的舞台表演是将非物质文化从平面形态转变为时空形态、从生活状态转化为艺术表演的具体过程。表演类非遗通过服装、道具或表演者肢体语言等来表达形式的美、色彩的美、节奏的美、动态的美以及意境的美,来满足旅游者审美鉴赏的需求。将京剧作为旅游吸引物搬上舞台,展示给游客,使旅游产品档次得到提升,并延长了旅游者停留时间。北京旅游界曾流行一句话“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当时每年来京的游客虽已成规模,但晚间旅游活动却几乎是空白。京剧表演的出现,弥补了晚间旅游项目的空白。京剧只有现场观看才能真正体会到艺术的精髓所在,剧场演出使旅游者有机会亲身体会京剧表演的姿态、唱腔与京剧演员的深厚功底,中国文化的韵味蕴含其中。京剧是一门动态艺术,在文化传播方面,动态艺术发挥的作用比静态展示更为生动真切。[11]近些年,京剧演出得益于市场需求与政策支持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京剧演出方面,北京梨园剧场、长安大戏院等已成为人尽皆知的戏曲旅游品牌。

同时,许多京剧名家唱曲光盘、磁带也日益成为游客钟爱的旅游纪念品。大家不仅希望能现场听到京剧,也希望在家能听到京剧。

5.3.2 京剧旅游商品开发

现代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欣赏。文化主导着现代旅游的发展方向,除了放松休憩等需求,投身旅游活动的旅游者更期待高层次的文化精神满足,这种追求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日益迫切地渗透于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12]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旅游者的需求,有必要开发出高质量、精于设计、文化品位高的旅游商品。旅游商品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从广义上讲,旅游商品是指为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如文化需求和休闲需求)提供的无形服务和有形产品的总和,比如以京剧为主题的参观体验活动或者研学旅游产品,就是我们所说的旅游产品。京剧旅游产品开发实际上是非遗旅游产业化的过程,就是把非遗的开发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和规律来运作,使其达到一定的规模,并取得经济效益。在旅游产业化的过程中,需要相关行业配合来达到一定的规模程度,并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最终既提高了经济收入,又实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狭义的旅游商品特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购买的具有纪念性或地域性的商品,它是有形的,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即我们所说的旅游纪念品。京剧的唱腔、武打、扮相、脸谱化妆、戏装服饰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尤其是开发具有京剧特色的文创产品,比如京剧人物面具、京剧人物泥塑、京剧文化衫等。旅游纪念品是一种文化载体,它利用一定的物质形态表达京剧的历史、文化、审美价值,借此对京剧进行展示和传播,对扩大京剧的影响范围、提高其市场价值大有裨益。

5.3.3 静态展示(www.xing528.com)

静态展示是指借助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以丰富的资料照片和各种实物载体,向游客展示非遗的特征、价值和生存现状的一种方式。博物馆将具备艺术内涵和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分类陈列和典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文化欣赏与研究的场所。博物馆通过对京剧的艺术特色、文化特征和演变轨迹进行展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系统了解京剧的方式,极具教育性。京剧博物馆或者戏曲博物馆既是文化教育机构,是京剧或其他戏曲集中展示艺术魅力的舞台,也是公众游览休憩的文化旅游设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13]现代博物馆更注重传播、交往、审美的功能,使之与现代人追求文化体验的要求相契合,更多参与性、互动性的注入将使博物馆在非遗保护和旅游开发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14]北京现拥有中国戏曲博物馆,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也常设京剧主题展览,已经成为游客领略京剧文化的重要场所。

然而,静态展示本身的静态性往往与非遗的“活态性”相矛盾,特别是对于京剧艺术而言。因此利用静态展示务必要避免死板,将参观与参与体验相结合,增强讲解员的专业性。

5.3.4 节庆旅游

节庆旅游(亦称节事旅游)是指发掘当地文化特色,定期举办的各种节日、活动,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并在节庆举办期间为游客提供较多的有特色的文化参与机会,以提高地区吸引力,增加游客满意度,促进当地文化交流和旅游业发展。早在1995年,文化部便与天津市政府合作举办了第一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此后文化部与各地政府合作,每三年举办一次,截至2019年,共举办了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2017年5月9日至5月29日,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江苏举行,这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共有29场参演剧目、5场武戏折子戏和2场祝贺演出,总计进行了62场表演,并接待了超过60000名观众,上座率达到95%,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中国京剧艺术节突出了京剧文化特色与艺术魅力,提高了游客的参与度。

除了三年一届的中国京剧艺术节,梅兰芳大剧院、长安大戏院和许多其他北京的戏曲表演场地也偶尔举行纪念表演。如纪念梅兰芳诞辰演出活动、京剧优秀剧目展演等,也吸引了天津、河北等地的众多票友前来北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北京旅游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