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扩展带来社会压力增大的研究发现

城市扩展带来社会压力增大的研究发现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在扩展过程中,除了城市发展遇到的通病外,如交通问题、人口密度过大问题、住房问题等,还会存在许多社会问题,增加了许多社会压力。出租房屋安全使用监管不严在城市边缘区,相当一部分出租屋,没有进行安全质量鉴定,不具备出租条件,而承租人又忽视安全使用,所以存在大量的事故隐患,一旦发生险情,将会给当事人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城市扩展带来社会压力增大的研究发现

城市在扩展过程中,除了城市发展遇到的通病外,如交通问题、人口密度过大问题、住房问题等,还会存在许多社会问题,增加了许多社会压力。

1.外来流动人口问题严重

外来劳动力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外来流动人口在城市边缘区的大量聚集,给该地区带来的问题主要有:

(1)管理混乱

在城市边缘区,由于流动人口数量大,流动性强,一些“黑人” “黑户”不断增加,加之城乡居民混居,形成了具有我国户籍制度特色的“二元管理体制”。

(2)市容市貌问题严重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从农村地区逐渐演变过来的,原来在这些地区基本没有城市的环卫设施,但由于人口密度低、污染物质少,市容和环境卫生面貌方面的问题不突出。随着大量外来流动人口的聚集,环卫和市容问题接踵而来,城市边缘地区脏、乱、差的现象十分突出。

(3)社会秩序和治安问题突出

一些素质比较低、法制观念淡薄的流动人口聚集在此,他们成为社会不安定的主要因素。如帮派之间争地盘、争生意的打架斗殴,以及闲散人员的盗窃、抢劫、赌博等案件时有发生。这不仅损害了流动人口自身的利益,而且还严重干扰了常住居民的正常生活

(4)户籍及人口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就城市边缘区而言,部分当地居民由于不满意居住环境而在异地购房居住,但其户籍不会迁移。一些长期在该地区居住的流动人员,因为是农村户口不能转入城市,使户口长期得不到变更,形成了“人在户口不在、户口在人不在”的状况,违反了“人户一致”的原则,给该地区人口管理带来极大困难,给基层组织的建设与发展、计划生育、税收等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2.房屋建设及出租管理问题

城市边缘区,聚集了大量的外来人口的出租屋,由于制度的不健全,机制的不完善,在这些地区容易引发或潜伏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成为城市管理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房屋租赁市场混乱

城市边缘区的出租屋,大部分没有办理租赁登记手续,从而造成房屋租赁市场的混乱,违法出租现象普遍存在,不仅造成国家大量的税收流失,而且引发当地居民的纠纷,给社会治安带来诸多隐患,有些出租屋甚至变成违法犯罪活动的场所和犯罪分子藏身之地。

(2)出租房屋安全使用监管不严

在城市边缘区,相当一部分出租屋,没有进行安全质量鉴定,不具备出租条件,而承租人又忽视安全使用,所以存在大量的事故隐患,一旦发生险情,将会给当事人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3)市政设施及公共设施不配套

城市边缘区虽然大多数在地域上已归属于城市,但这些地区不仅房屋、卫生、市政管理均不到位,市政及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而且环境卫生差,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这种状况有损于现代化都市的整体形象。

3.土地管理无序(www.xing528.com)

城市边缘区的村民为眼前利益所诱惑,大量兴建临时建筑,盲目发展“马路经济”和“围墙经济”,一些村干部或村民,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当前集体土地主体模糊的空子,以发展集体经济为名,兴建集资厂房,发展乡镇企业,不仅减少了城市边缘地区耕地数量,而且还使本地区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不健全的保障制度制约着社会稳定与发展,城市边缘区在体制转变以后,原来的村民变成了居民身份,其赖以生存的土地已不存在,而养老医疗以及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这对于社会稳定以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

4.城市扩张占地与农民利益补偿机制不合理

城市对外扩张和城市郊区化,必然占用城市边缘区农民的土地,但是,对农民利益如何补偿,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而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1)迄今尚未建立起既符合我国国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能够保护被占用土地的农民利益,科学、合理、可行的城市占地补偿机制。

(2)对补偿资金的使用、管理、监督等诸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往往听任被占用土地的村镇基层干部自主处理。

(2)造成了城乡之间的对抗,有一些村民在土地被占用之后,因为补偿数额得不到满足,或者因补偿款发放不及时,村民往往迁怒于土地占用单位,或者把矛头指向地方政府,从而造成城乡矛盾。

【注释】

[1]董伟.大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趋势研究[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6:37.

[2]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284.

[3]陈庆云.现代公共政策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14.

[4]于卓,吴志华.GIS和遗传算法支持的城市空间生长建模[M].北京:测绘出版社,2010:18.

[5]杨荣金,舒俭民.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202.

[6]孙兵,王翠文,沈亚平.城市管理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155.

[7]马晓龙.区域旅游发展的非均衡性测度与适应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5:85.

[8]张家骥.中国造园论 第2版[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42.

[9]柯昌波.重庆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8.

[10]唐晓华.产业集群 辽宁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2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