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设美丽中国:多方参与提升生态治理水平

建设美丽中国:多方参与提升生态治理水平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实现这样的变革,必须建立健全多方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企业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市场主体。三是举办开展一系列的环保实践活动,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建设美丽中国:多方参与提升生态治理水平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生活和思维等各个方面的绿色革命性变革。要实现这样的变革,必须建立健全多方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部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基于强调治理主体多元性的协同治理理论,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可以进一步明确不同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应发挥的作用、承担的职责和扮演的角色,强化责任意识和生态意识,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进程中相互作用影响,形成合力,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的互利共赢、持续发展。

对于各级党委而言,要把握好绿色发展方向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的新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执政能力的一种新考验。”[9]各级党委要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以及上级党委关于环保工作的方针政策,把环保工作纳入党委日常工作议程,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化政治引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政府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协调者,要担负起政治责任,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尤其是要加快生态政府建设,“生态政府与生态行政是生态政治实践的必然要求和逻辑目标,也是决定生态社会建设能否顺利实现的极为重要的因素”。[10]政府生态行政是推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明智选择,发展生态经济,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和完善干部生态问责制,从而向着天蓝、地绿、水清、景美、人富、国强的目标迈进。(www.xing528.com)

企业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市场主体。生态与商业有密切联系,绝大多数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追根溯源都对自然生态环境有依赖。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能承担相应的生态责任,是诱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同样还会制约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建立企业积极履行生态责任的长效管理机制。企业要自觉树立生态责任意识,这是企业承担生态责任的前提条件;加快培育先进的企业生态文化,这是反映企业环保事业进展情况的晴雨表;积极推进清洁生产,这是企业对社会负责任的重要表现。建立企业生态责任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保企业生态责任的具体落实;建立企业生态责任激励机制,这是政府刺激企业主动承担生态责任的有效手段。

对于社会组织而言,虽然党委政府和企业的力量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也需要社会组织这一重要主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是加强对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发挥新闻传媒和网络作用,精准解读和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政策、新要求。二是收集民意,影响政府决策。社会组织灵活自由度较高,将民意进行收集归纳整理,成为党委政府和民众沟通的桥梁,有利于政府做出顺应民意的决策。三是举办开展一系列的环保实践活动,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对于公众而言,公众的参与程度关乎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好坏。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是最直接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同时也是最终的见证者和享有者。“生态文明说到底归结为人的文明,人的文明状况直接影响和决定生态文明的状况。”[11]通过确认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权利,比如监督权;掌握生态道德责任知识,比如大家所熟知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以及法制等手段培养塑造并提升公众的生态文明责任和生态文明素养,以此来调整和变革人们不合理、不健康的传统生活方式,倡导健康文明的绿色生活方式,提倡适度消费、崇尚低碳环保消费;提升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和能力,以及提供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平台和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