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本地化与继续教育的要求

教师本地化与继续教育的要求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教师单向流动,使优秀教师的分布严重失衡。一方面,要求教师通过职业生涯设计,利用一切机会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尤其是外来教师比较集中的地市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办相关的进修班、培训班、研讨班等,双管齐下,缩短外来教师本地化的过程。

教师本地化与继续教育的要求

伴随用人制度的改革,人才流动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大景观,不仅提高人才的社会价值,而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其中教师的流动是最令人瞩目的现象之一。由于能够进入流动大军的教师都是教师队伍中的优秀者,一方面他们的到来给接收地和单位带来了新鲜气息;另一方面,这些教师来到全新的地区和环境,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许多优秀教师因水土不服而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甚至在无奈之中只能回到原迁出地。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因此,外来教师本地化成为教师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教师流动的具体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校人事权的自主性不断加强,用人单位和教师双向选择机制的确立为教师自主择校、自愿流动提供了条件。于是教师长期固守在同一个学校的局面被打破了,出现了教师流动和迁移的热潮。从整个局面上看有三种情况:一是国内流动,也就是跨省流动。主要的是北方省份向南方省份流动,不发达的省份向发达省份流动,内陆省份向沿海省份流动。人们将这种流动称为“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二是省内流动,就是同一个省内不同地区间的流动。这种流动的趋势是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教师待遇差的地区向教师待遇高的地区流动,缺少发展潜力的地区向有发展潜力地区流动。三是地区内部流动,如农村向乡镇流动,乡镇向城市流动以及城市内部非“重点”学校向重点学校流动。

从教师流动由宏观到具体的三种情况看,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首先,能够进入流动大潮的教师都是一些优秀教师。由于教师单向流动,使优秀教师的分布严重失衡。这种状况虽然不在本书的论述范围,但由于它直接关涉教育公平,所以在这里给予特别关注。其次,是本书论述的核心内容——外来教师的本地化问题,无论是不同省份之间的教师流动、同一省份不同地区间教师流动,还是同一地区间的城乡流动,甚至同一市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流动,流动来的教师,在一个全新环境当中都有一个调整、适应使自己真正融入新的集体发挥自身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不同风俗和文化的差异需要调整,也有自然条件、社会条件需要适应;既有不同省份和地区人的性情差异需要融合,也有不同学校的校风校纪需要把握;既有观念的差异需要不断地缩小,最后清除,也有教育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等等。当然,这一切都是双向的,是在改造自己和改变他人中完成这一过程。一方面,要求教师通过职业生涯设计,利用一切机会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尤其是外来教师比较集中的地市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办相关的进修班、培训班、研讨班等,双管齐下,缩短外来教师本地化的过程。

(二)教师流动带来的水土不服

能够进入人才流动大潮的教师,往往都是优秀教师,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优秀教师,又往往与他们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具体的成长环境既是他们成为优秀教师的根本,也是他们作为优秀教师的舞台。这些优秀教师一旦进入流动大潮,脱离了这个环境,其作为优秀教师的优势和能力的发挥都受到影响和限制,在新的环境中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这是由原工作地到新工作单位的环境差异所致。这种差异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集中体现在教育教学上。

1.教育理念的差异

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对教育及发展的理性认识,主要包括教育思想、教育主张和教育信念等,它影响和规范着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由于教育发展程度直接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程度,经济发展不仅决定着教育的投入,而且经济发展带来的新观念规范着教育理念的形成和走向。而教师单向上位流动的总体趋势从教育理念的差异而言,总是从教育落后的、保守的、混乱的教育环境到教育观念先进的、开放的、有序的教育环境。这种差异对于进行流动的具体教师而言,程度虽然不尽相同,但其本质是具有普遍性的。在教师流动的三种类型中,无论是跨省流动、省内流动,还是城乡流动,教育观念的反差都是明确的,而反差的关键点却不尽相同,这些不同点又错综复杂。其成因和三种流动形式之间相互交叉直接相关。

2.学生群体的差异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使命。学生群体不仅存在着南方、北方学生的差异,而且还存在着内陆地区的学生和沿海地区学生的差异,存在着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之间的差异。三种类型流动及其相互交叉的所面对的最大困惑就是学生群体差异。在原来学生群体培养和教育中取得的成绩获得的经验,在面对新的学生群体时,有些需要调整,有些需要改变,有些则需要彻底废弃。作为优秀教师的流动教师,有一个共同和基本的特征,即因人施教。

3.文化风俗的差异(www.xing528.com)

文化风俗的差异是对人才培养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因为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关键是对人才文化素养的培育,而文化风俗是培养人才文化素养的基础和前提。在教师人才流动的三种及相互交叉的类型中,文化风俗的改变是普遍的。因此,面对文化风俗的差异也是固定的,这里既有南方和北方的文化风俗差异,也有不同民族的文化风俗差异;既有传统的、现代的文化和风俗的差异,也有不同学校之间校风校纪的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共同构成了外来教师对所在地区和学校的文化困惑。

(三)外来教师本土化策略

本土化又称本地化,是指将某一事物转化成符合本地特定要求的过程,是显示各种异质多样性和特定情景要求一致化的过程。本地化的最佳效果是既能适应本地要求,又尽可能地保持资源原有的特定情境含义。外来教师本土化,就是将外来教师从成长环境当中所获得的经验和资源,在保持原有面貌的基础上根据新的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适应性调整和改造,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其具体策略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入乡随俗是原则

外来教师从异地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自然景观、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以及从教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教学虽然是外来教师的核心任务,但教育教学绝不是孤立的,它与当地自然条件、生活习惯、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其中文化背景是灵魂,生活习惯是内容,自然景观是特色,对于诸如语文之类的以文化素养培养为重要内容的课程尤其如此。因此,外来教师要想充分发挥其在成长地所形成的经验、积累的资源在新的工作环境中的价值,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适应。有意识地熟悉和把握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自然景观,并通过与过去环境的比较认识其特点,积极参与当地的生活,了解当地习俗,掌握生活习俗的本质。广泛接触本地的文化内容,深入研究本地文化渊源和内涵。尤其是要领会这些文化与当地人性情的关联以及对当地教育的影响,使自己生活和工作都能够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2.发挥才智是目标

作为本地的学校和教育教学机构,从外地引进教师并非单纯地增加了教师数量,更是要通过对优秀教师的引进,带动、引领和提升整体教育教学层次。因此,外来教师进入本土,入乡随俗的原则只是一个前提,是实现“带动、引领、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基础,因此,必须专注于才智的发挥。一方面,外来教师在成长地积累并形成的才智是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大前提下,长期探索和钻研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普适性。因此,它可以直接用于新环境中的教育教学实践,这部分才智对于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规范教育教学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作为优秀的外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个性特点,是其才智的核心。这种核心才智价值的发挥应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操作。一是个性特点作为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体现,对于新环境中的教师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启示、带动和引领作用。二是外来教师教育教学个性的形成有其特定环境和成长过程的因素,这种环境和成长过程因素与本土环境和本土教师的具体情况肯定具有很大的反差,所以只有认识这种反差,并根据本土环境、学生群体特征、本土教师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

3.融于一体是追求

前面提到的“入乡随俗是原则”与这里的“融于一体是追求”似有重复之嫌,其实不然,“入乡随俗”是从宏观视角,要求外来教师全方位地进入本土生活。由于它是泛泛的,所以只是一个原则。而“融于一体”则是深化的和具体的,是将本土的生活和工作的诸多内容,具体到教育教学工作上来。在这里“入乡随俗”是前提,“融于一体”是深化。“融于一体是追求”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与本地的教育教学要求融为一体。也是在观念上达成一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外来教师往往从欠发达地区流动到发达地区,观念一般滞后于本土,因此必须通过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教育观念的调整和提升;另一种情况是外来教师之所以成为优秀教师,往往都有丰富的积累,这种积累需要通过本地化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价值。二是与学生群体的融合。本土学生其性情和素养形成于特定的生活、文化和教育环境,外来教师通过“入乡随俗”使他们产生亲切感,通过展示和发挥才智,赢得学生的尊重,再进一步通过有意识地与他们交往、交流,使他们和本土学生成为朋友,融于一体。三是与教师们融合。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形成富有生气和发展前景的团队,达成教师之间的融合。

外来教师本土化是教师人才流动带来的新问题,认识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找出应对的策略,是促进教师人才流动健康有序的重要内容,是充分发挥流动教师聪明才智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相关地区和学校应予以充分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