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idea在历史中的发展--《本体论研究》

idea在历史中的发展--《本体论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idea”的历史我们知道,“观念”的原文是idea。我们是用“理念”来翻译柏拉图的idea的。我们现在一般也将笛卡尔的idea译作“观念”,其实idea在理性主义认识论中作为思想对象的同时,它也是具有逻辑规定性的。这样的idea,已经不能再称为理念了,而是概念。我们在第二章中讨论过,从语言的角度说,本体论的“idea”都是从逻辑上加以规定的,这是本体论能够进行逻辑演绎的必要条件。

idea在历史中的发展--《本体论研究》

(二)“idea”的历史

我们知道,“观念”的原文是idea。这个由柏拉图首创、笛卡尔给予重大关注的词,也是休谟哲学奠基的一块起始的砖。不过休谟对idea所作的经验主义理解,与柏拉图、笛卡尔的理解都不同。让我们首先来说明,为什么idea这个词在近代哲学中被重新关注,并且会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我们是用“理念”(或“相”)来翻译柏拉图的idea的。柏拉图认为理念那样的东西不仅是代表了事物的本质,而且是独立而实在的,只不过凡夫俗子的肉眼看不到它们,它们存在于我们这个世界之外的理念世界中。然而,正因为它们存在于我们之外,是人类所不能认知的,它们的“自在的是”(ousia)就成了问题。根据希腊人对“是”这个词既指“存在”又指“是什么”的理解,“自在的是”既指理念的“究竟所是”,又指它是否存在。为了论述理念的“自在的是”,柏拉图发展出了一种关于理念间相互分有的理论,即,理念被认为是在它们自己的相互关系中而“是其所是”的,这一理论就是初始的本体论(26)本体论在肯定理念独立存在的基础上,又赋予了理念新的特性,即,理念的意义(即“自在的是”)是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规定的。基督教利用柏拉图哲学的这种存在于现世之外的性质,将之纳入神学,用于对神的本性和神的世界的论证,并引入演绎法,使理念的推理具有严密的逻辑。本体论也在这一过程中走向成熟。(27)

笛卡尔步入哲学时所面对的就是这种包裹在神学中的本体论。他对于本体论的演绎逻辑方法并无怀疑,这可以从他对上帝存在的证明中见出:他从上帝是完满的“是”,完满的“是”中当包括“存在”的规定性,推得上帝存在的结论。进而以上帝不会欺瞒人类为理由,推得“我”的所思、所察均为真实。然而,他从事一切思考起始的怀疑,最后集中到一点,就是这个作为演绎逻辑最初的大前提“是”。其余的一切都可以从逻辑中推得,“是”本身则不是推得的。笛卡尔呼吁观念的清楚明白,于是就想出了“我思,故我是”的办法。一旦“是”成了人的“思”所能体察、把握的对象,那么idea就不再是仅从其相互关系中得到规定的理念了,而是人的思想的对象。我们现在一般也将笛卡尔的idea译作“观念”,其实idea在理性主义认识论中作为思想对象的同时,它也是具有逻辑规定性的。因此严格说来,idea到了笛卡尔这里,已经成了逻辑规定性的概念。在近代理性主义哲学中,概念的逻辑也就是人的思维的逻辑,思维的逻辑性也就是理性的标志。逻辑规定性同时也是人的理性思维的活动,这一点由“规定就是否定”(28)这个命题最清楚地表达出来了,这是斯宾诺莎说的,意思是说,作为唯一本体(实体)的神是无限的,因而不能用任何特定的规定性去描述、指称它,一旦出现了某种特殊的规定性,就是对无限的东西的(思想上的)否定。这就是说,从前提中演绎出结论,不仅是idea自身的运动,同时也是思想活动的过程,或者说,更是思想运用概念的活动。这样的idea,已经不能再称为理念了,而是概念。(www.xing528.com)

近代理性主义是一种认识论的哲学,然而在运用逻辑方法上,它与本体论是一致的。我们在第二章中讨论过,从语言的角度说,本体论的“idea”都是从逻辑上加以规定的,这是本体论能够进行逻辑演绎的必要条件。当近代理性主义在思想上从事idea(概念)的逻辑推理时,这个条件仍然是必要的,即,他们的idea(概念)也须具有逻辑规定性。这就假定了idea之间具有某种固有的必然关系,思想的任务是把这些关系发现出来。

然而,我们也曾指出过,(29)哲学中的逻辑规定性的概念是从日常语言中改造而来的,这样,一个被用于哲学的词就有一种与这个词日常意义不同的意义。如,在日常中,我们用“大”这个词指称各种大的事物,指称的对象就是“大”这个词的意义所在;但作为一个逻辑上规定的“大”,按柏拉图的说法,是一个理念,它是绝对的“大”,即不能以一些我们以为是大的事物去标志它的意义,因为,我们所指出的任何大的事物,比较于更大的事物时就成了小的事物了。然而,既然我们不能举任何事物去指示这个“绝对的大”的意义,它又当如何获得其意义呢?柏拉图的方法告诉我们,“绝对的大”是通过与同样是“绝对的”“小”的关系得到规定的,即:“大”是“小”的对立面。并且,从这样的“大”和“小”,还可推得有介乎两者的“中”以及其他种种合理的规定性。所谓概念的逻辑规定性就是这样去理解的。但是,在日常中,人们并不是这样去理解词的意义的,也找不到那种逻辑规定性的概念的起源。而从理性主义方面来说,当他们习惯了在概念中进行推理的思想方法,而这种概念从日常语言中被改造成的过程又湮灭在历史中难以追溯,于是,就把自己思想上运用的这些概念说成是“天赋观念”。

这个背景告诉我们,在西方哲学史上,一座哲学大厦被建造成怎样的面目,同这种哲学所理解的idea有关,它们是哲学大厦的砖块。现在,我们要谈到休谟所表述的一种idea。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