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源禀赋对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的影响

资源禀赋对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的影响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图4.1不同旅游地区资源禀赋与旅游产业自身经济绩效四个方面对应关系散点图构成情况来看,如果说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产业自身经济绩效之间表现出正相关关系的话,那么这里最明显的就是旅游资源禀赋和相对旅游收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旅游资源禀赋对旅游产业贡献能力形成所具有的影响作用并不是很突出。

资源禀赋对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的影响

在前文理论分析基础上,这里首先通过一般比较,重点关注我国不同地区旅游资源禀赋状况和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经济绩效(包括旅游产业自身经济绩效和旅游产业社会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特点。

具体分析中,首先对旅游资源禀赋的衡量,本研究用各地区优质旅游资源总数表示,主要包括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红色旅游景点、全国工农业示范点、A级景区、旅游城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世界遗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和世界生物圈。相关数据主要来自中国旅游网(http://www.cnta.com)、国家公园网(http://www.gjgy.com)、中国自然保护区网(http://www.nre.com.cn),并经整理得到。

由第2章对旅游产业经济绩效内涵的界定可见,其主要包括两个范畴:一是各个旅游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耗费与所得的关系;二是旅游活动开展对全社会经济、文化及其他方面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依此概念,这里对旅游产业经济绩效的具体考察中,也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其中,对旅游产业自身经济绩效的衡量,主要关注了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方面。从特点来看,旅游收入体现了旅游产业自身发展的规模状况,或者说具有的规模经济效应。经营获利能力主要指旅游企业各项经营业务及旅游企业总体经济业务的营业额所获取利润的能力,是考核旅游企业部门工作业绩及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这里,本研究用旅游产业利润率指标来表示。从微观经济效益角度来说,税收体现了企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管理成本。但另一方面,缺乏足够的税收,政府就难以充分地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因此也可以认为,税收体现了产业发展的直接贡献能力(杨帆[123],2006)。本研究这里分析即用旅游产业税金来衡量旅游产业直接贡献能力水平。分析中,对旅游产业自身发展效率状况的衡量,本研究用全员劳动生产率来表示。对上述体现旅游产业经济绩效的相关方面指标的实际衡量,原始数据均来自《中国旅游业统计年鉴》和资讯行数据库系统(http://www.infobank.cn),时间跨度从1996—2007年。对旅游产业社会经济绩效的考察,这里也关注了两个与之关系密切且具有代表性的方面,即体现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和规模状况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体现社会经济结构特点的第三产业产值。这两个指标衡量相应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时间跨度同样从1996—2007年。

对数据的进一步处理中,考虑到各指标变量,特别是总量指标变量如旅游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不同省份所对应的数据存在很大差异(即具有较大方差)。因此,为了更清楚揭示其中的规律特征,本研究对所有考察指标原始数据均采用相对数进行处理,即用各个地区绝对数除以所有地区平均数来表示。

从图4.1不同旅游地区资源禀赋与旅游产业自身经济绩效四个方面对应关系散点图构成情况来看,如果说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产业自身经济绩效之间表现出正相关关系的话,那么这里最明显的就是旅游资源禀赋和相对旅游收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鉴于相对旅游收入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旅游产业自身发展的总体规模,因此,这里分析实际上表明,旅游资源禀赋对以规模所体现的旅游产业经济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现实状况来看,这也说明旅游资源越是丰富的地区,对于旅游产业相对规模的发展来说,其越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从图中各个地区相对分布情况可见,大多数东部地区省份由于对旅游资源禀赋的多种渠道开放,使得对应的资源总量平均来说均要超过中、西部地区;另一方面,从相对旅游收入来看,排在前十位的除了河南、四川为中西部地区省份外,其他都属于东部地区[2]。与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结论类似,旅游资源,特别是高级别的旅游资源,是吸引国外游客、发展入境旅游的物质基础。在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分布广泛,空间分布不均匀。旅游资源分布差异也是造成各地旅游业发展差异的原因之一。“从全国角度看,旅游资源总体质量是南方优于北方,以华东地区最为突出,次为华北地区,主要表现在东部沿海省份、长江中下游的中部省份及黄河中下游,这些省区旅游资源种类多、数量大、丰度高、地域组合度好,是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区域和旅游外汇收入的重要基地”(陆林和余凤龙[59],2005)。江苏、浙江两省旅游资源丰富程度、地域组合上表现最突出。

图4.1 旅游资源禀赋与行业经济绩效关系分析

这里还可以注意到,在相对旅游收入比较高的一些地区中,上海、北京和天津是比较特殊的情况,一方面,这几个地区都是单列的直辖市,因此,从发展过程中相关指标的绝对数量上来说,其可能并不如其他很多省级单位,如这里相对旅游资源禀赋总数上海和天津都不是很高,北京也仅仅居于中游水平。另一方面,这里从相对旅游收入情况来看,上海和北京均非常靠前,排广东之后,分别位列第二、三;天津也居于中上游水平。这反映的一个重要事实就是,旅游资源禀赋从现状的发展来看,虽然从总体关系上来看,确实还是同旅游收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是随着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很多地区来说,旅游资源禀赋的影响可能会进一步渐渐降低。(www.xing528.com)

再从旅游资源禀赋和税金之间关系构成来看,也是略微呈向上的正相关性。但从与上面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收入之间关系的比较而言,旅游资源禀赋对税金的正向影响还是要小得多。这表明,旅游资源禀赋对旅游产业贡献能力形成所具有的影响作用并不是很突出。最后,从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产业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关系来看,对应关系都不是很明确,至少不是显著为正,这表明旅游资源禀赋并没有成为促进旅游产业利润率改善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其中,旅游资源禀赋和利润率关系图中,盈利水平最高的有吉林、海南和黑龙江等,虽然从旅游收入所体现的旅游产业发展规模来说,这些地区都不是很突出,但是这一状况至少表明,以利润率水平所体现的经营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旅游产业其他方面发展不足造成的差距。特别是从各地区系统性促进旅游产业经济绩效的角度来说,应该避免形成只看总量规模而忽视经营效率低下的思维定势。特别是从这里旅游资源禀赋的影响作用角度来看,更是体现了这个问题——恰恰是旅游资源禀赋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相对利润率平均略高一些。

从一般关系对比不难注意到,其所反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果说旅游资源禀赋对旅游产业自身经济绩效有影响的话,那么这种影响最主要还是体现在对旅游产业总量发展所体现的特征上,且这种影响作用的发挥相对也更直接;对以利润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所体现的更深层方面的影响作用还不是很显著,而这些更体现了旅游产业自身经济绩效一些“质”的方面,且这些方面影响作用的发挥也更加区域间化。通过这种对比可以看出,对于具有相对旅游资源禀赋优势的地区而言,虽然从总量上来说,这一优势能够促进这些区域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的效率特点还不是很明显,特别是对于那些相对旅游资源并不是很富足,甚至很落后的地区来说,这只是影响旅游产业自身绩效改进的一个方面,且从趋势上来说,可能不再是最主要方面。资源并不是影响旅游业绩效的关键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比旅游资源赋存对旅游业绩效的贡献度更大(薄湘平、薛晶晶[47],2001)。

图4.2区域旅游资源禀赋与社会经济绩效关系构成中,无论从与相对国内生产总值所衡量的社会总产出水平,还是从与第三产业相对产值所体现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来看,结果均表明,旅游资源禀赋越是富足的地方,社会总产出水平和经济结构发展的特点也越明显,即总体上旅游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绩效水平提升之间还是表现出正相关关系的。当然,需要强调的是,这里仅仅是从总体上来看,即东部大多数地区和中、西部大多数地区相比较而言,这种正相关关系还是成立的。具体散点图中,可以注意到旅游资源相对最丰富的河南、四川、山西和河北几个代表性省份所对应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都不是很高,均在拟合曲线以下;而浙江、江苏、山东,特别是广东,相对上面几个旅游资源禀赋很高的省份来说,这几个省份旅游资源禀赋条件并不是最好的,但它们所对应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却都很高,这实际上进一步说明旅游资源禀赋并不是唯一影响社会经济绩效的因素。由此使得我们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就是,相对其他一些更重要影响因素而言,旅游资源禀赋在其中的影响作用究竟居于何种地位?

图4.2 旅游资源禀赋与社会经济绩效关系分析

造成旅游经济区域空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旅游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区位因素(陆林和余凤龙[59],2005)。便利的交通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袁虹和吴丽[60],2006)。

最后,综合旅游资源禀赋对经济绩效两个方面的初步比较,大致可见,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禀赋条件状况总体上还是促进了区域旅游产业自身量的发展,并由此通过产业关联等多种渠道达到对社会经济绩效改善的作用。当然,这更主要体现在量的方面。为此,如何通过进一步提升旅游资源禀赋对旅游产业自身质的改善和潜能的发挥,进而对区域总体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仍然是值得思考的重要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