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中国化研究显示时代主题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中国化研究显示时代主题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任何对时代主题的误解、误读,都有可能导致阻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这些见解背后反映着他们对时代主题的不同理解,也正是这些不同见解,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中国化研究显示时代主题

一、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中国化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人们随心所欲的结果,而是建立在对时代主题的把握之上。任何对时代主题的误解、误读,都有可能导致阻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1840年以后,当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时,中国到底是要通过改良还是要通过革命的手段来实现中国的现代转型?当时有人提出要通过改良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对革命大加斥责。在中日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时候,也还有声音认为中国应该进行的是改良,应该从根上进行民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对中国社会的逐渐改良。在他们看来,中国不应该走民族互相残杀,而应该是民族和解的道路。可是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而国内又有勾结帝国主义势力而行卖国道路的利益集团时,民族之间应该怎样和解呢?这个问题在旧中国的影响一直很大,形成比较庞大的第三条道路。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如何看待这种时局?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有反对革命道路的,也有主张要走第三条道路的,还有主张坚决革命的。这些见解背后反映着他们对时代主题的不同理解,也正是这些不同见解,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949年建立新中国后,我国在新中国的发展道路也存在着先合作化还是先工业化的争论,在农村要实行大仁政还是小仁政的不同认知。这些认知也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中国化进程。1956年,我国消灭了剥削制度,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时期,我国社会的时代主题是什么?是继续推进阶级斗争还是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这也成为党内外争论的焦点问题。为什么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之路如此容易被国际环境所影响?从根源上说,这与马克思主义者对时代主题的解读有直接关系。由于把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夸大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根本矛盾,因此才会出现批判“唯生产力论”、批判“洋奴哲学”等行为。而这些批判活动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中国化进程。(www.xing528.com)

时代主题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基本内容,因此,要想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不能不考虑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时代主题的基本含义来说,战争和平是时代主题的重要内容。是战争需求大于和平,还是和平呼声大于战争?这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反映。对这种反映的不同理解影响了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解读,而这种解读本身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又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在人民需要通过战争赢得和平的时候,这种主题呼唤的是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所以才会有毛泽东思想的出现。新中国成立以后,当广大人民群众需要通过建设来实现民族发展和复兴时,这种主题呼唤的是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所以才会有邓小平理论的出现。

在当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反映着时代发展的趋势。但是,我们也看到这个主题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期待。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我们要有更深一层次的思考。当西方国家对伊拉克、利比亚进行外部干涉,进而影响其国内政权的时候,这种活动一再告诫我们,和平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也不是我们关起门来一厢情愿的和平,今天,国际的和平也是需要通过斗争来取得。世界各国对和平、发展的理解有着多种多样的差异,只有从差别化、个体化的视野来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趋势,才能真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中国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