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中国化的新挑战及反思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中国化的新挑战及反思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批判是对传统的追求数量增长发展观的批判;建构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进行全新的理论阐释,试图在总结我国的社会发展脉络中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正是在批判和建构中,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中国化走向了纵深处。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中国化的新挑战及反思

一、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中国化遇到的新挑战及全面反思

21世纪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日益深入,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艰深,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中国化也呈现出了全新的特点。这些特点集中表现为批判和建构这两个特点。批判是对传统的追求数量增长发展观的批判;建构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进行全新的理论阐释,试图在总结我国的社会发展脉络中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正是在批判和建构中,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中国化走向了纵深处。

(一)要数量的增长还是要质的转变是对生产力发展内涵的全面反思

什么是发展?这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很早就研究了的话题,我国在21世纪初也遇到了这个的问题。在此之前,我国一直存在着“把增长等于发展,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的全部”的思想。[25]

这一时期,学界有关生产力的思考主要集中在对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反思上,许多人都对我们把生产力界定为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并且在批判中对生产力进行了重构。人们批判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生产力发展模式,其带来的恶果加剧了人、社会、自然的失衡。

所谓人自身的失衡,主要表现在人的身与心的失衡。这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遇到的大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把经济的发展等同于人民的幸福。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发现,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是人的身与心的不平衡。这种现象表现的很突出,尤其是在年轻人的价值观念中盛行功利主义,这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

所谓经济与社会的失衡,主要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失衡。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而社会效益却欠账非常厉害,尤其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表现突出。2010年,我国的经济总量首次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这个成就的取得与我们30多年来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有直接关系。然而,我们的这种发展方式关注的是经济总量,而且是举13亿中国人之力发展生产力取得的成就。在这种发展方式下,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社会发展没有跟上,突出的表现就是教育问题、医疗问题以及社会保障问题。2011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看望中国工程院院士、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时坦承:“我现在我觉得我们的医生面临的问题就是国家人口多,医生负担重,说句实话老百姓看病困难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26]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知识改变命运,而现实是,我们在经济发展中不断听到“读书无用论”的主张。2009年,我国有84万应届毕业生退出高考,这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首次出现考生总量下降的情况。2010年,我国946万高考考生中,弃考人数接近100万。在这些人当中,除了21.1%的考生选择出国,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农村的考生,他们多数选择就读职校学技术或者直接打工。[27]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也不完善,最为普遍的现象就是如果家中老人越多,则越贫困。从国家统计局2007年的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来看,60岁以上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13.64%,50~59岁的人口也占到13.94%,所以,解决好养老保障问题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策略。而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接近1/3的家庭中有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其中,有一个老年人的家庭占18%,有两个老年人的家庭超过13%。从家庭人口数来看,在所有的一人户家庭中,35.2%的一人户家庭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有的两人户家庭中,两人都是60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占到1/3。而从收入来看,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家中老年人数越多,家庭的年人均收入就越低。[28]

所谓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就是指自然环境无法消化来自人类社会的垃圾、废水、废气等,无法依靠自然界本身的自净能力恢复生态平衡,从而引发了巨大的生态灾难。以海洋开放为例来说明。在我国,由于围海造地和森林的过度砍伐,造成我国沿海的天然红树林,其面积已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约5万公顷下降到目前的1.5万公顷,70%的红树林消失了。红树林的大面积消失,使红树林生态系统处于濒危状态,许多生物失去栖息场所和繁殖地,海岸带也失去了重要的生态防护屏障。[29]正是由于这样的填海造田,因而引发了巨大的生态灾难。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的前6个月,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2650亿美元(约合1.7万亿元人民币),超过2005年全年的总和。此前,2005年一直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史上“最昂贵”的灾害年。[30]全球性灾害天气的出现与资本主义制度下对自然资源的无限索取有关。在这一点上,西方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指责是中国的快速发展造成了这一结果,并且开出了要中国停止发展的药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历史,的确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把全球性灾害影响全部归结为中国30多年的发展,显然过于武断。

面对这种索取式的生产力发展模式,人们开始反思。这里,我们看到有些人带有明显的阶级偏见,他们指责是由于中国的生产力发展引起了这样的后果,因此要求中国要停止发展。中国学界也对此进行了反思,指出问题的根源其实不在中国,是不合理的利益格局造成的,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如中国,搞技术壁垒及不合理的贸易体制决定的。例如,一部售价260美元的IPHONE手机,在中国组装,中国仅仅能够赚取4美元,其余的全部被苹果公司拿走。[31]因此,真正需要改变的不是要中国停止发展,而是要改变全世界的发展方式,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也包括了现存的不合理的贸易体制、利益分配体制,以实现生产力从占有、掠夺到和谐式的发展。

(二)人与自然的对立还是和谐是对生产力发展价值取向的反思(www.xing528.com)

为什么要发展生产力?这是对生产力的价值反思。这种反思是在传统生产力发展中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而提出。由于传统的生产力观把生产力理解为人对自然的获取能力,它考虑的是人对自然的征服程度,忽视或敌视自然,因而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在这种价值取向的指引下,生产力越是发展,则人与自然的对立就越被强化。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对立取向的价值观。

对立取向的生产力观的破坏性影响非常大。

1.忽视甚至敌视自然

忽视或敌视自然的恶果就是把自然界仅仅理解为原材料的产地,而没有去想自然界本身也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这种运动规律需要我们学习和尊重,而不是忽略和漠视。

关于轻视自然的倾向,对我们的社会科学家而言,是需要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2008年,我国学界爆发了要不要尊重自然的争论。[32]学界对自然界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甚至是国家的决策、公众的未来,这不可不慎。

2.对社会成员的影响是价值取向的功利化

中国青年报》曾经就刘翔在大邱运动会上丢失金牌的事情发起讨论,展开调查。在参与调查的4800人中,92.9%的受访者对于刘翔在赛后的表现表示认同,认为得失心过重是当下青年的通病;其中,56.5%的人感觉得失心过重的年轻人“非常多”;仅0.4%的人明确表示“几乎没有”。[33]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与我国多年来道德教育的欠缺固然有直接关系,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以笔者自身的经历来看,不是我们的学校不重视道德教育,也不是我们在道德教育上的投入不够,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以“金钱为中心”的扭曲价值观念反应在人们心态的写照。

这种对立式的生产力发展取向在我国形成的比较早,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显露出苗头。20世纪50年代,我国学界就有人主张要把自然环境从生产力要素中赶出去。[34]对这种对立取向生产力观的反思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大规模的反思则是在21世纪。21世纪初,学界对这种对立的生产力取向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文化生产力、知识生产力、生态生产力等新形态的生产力,以试图对这种生产力取向进行根本性的修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