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验研究:特点、优势与适用范围

实验研究:特点、优势与适用范围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因果关系可以说是实验研究的必然追求。实验研究的主要优势在于:成本较低、方便重复、自主性强、较高信度等。由于受研究目的、特性的限制,实验研究的规模通常较小。一些经典实验都具有易于重复的特点和优势。从研究议题来看,实验研究适应于范围有限、界定明确的概念与假设,或者说假设检验。另外,实验研究一

实验研究:特点、优势与适用范围

一、实验研究的特点、优劣势及适应范围

1.实验及实验研究法

实验法的思想根植于自然科学实证主义范式,20世纪以后进入社会科学领域,主要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行为主义和以数字来测量社会现象的量化趋势推动了实验法在社会科学界的流行。所谓“实验”,指设计进行理论检验或假设验证的一系列操作活动。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把客观世界的逻辑复制到特定的实验场景中;二是把实验结果推及到客观世界中去。“实验”的基本目标是探求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其根本特征是通过控制情境和变量来研究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的变化,以探求或建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一般可以将实验分为两大类,一是实验室实验,它限于在有专门设备的实验室中进行,并对实验的条件、控制以及实验设计都有严格规定;二是实地实验,它一般在实际场所进行,它的实验设计并不十分严格。另外,根据对变量的控制以及实验设计的严格程度还可将实验区分纯实验和准实验。这两种实验在基本原理上并无很大区别,只是纯实验对情境和变量要求更严格。

所谓实验研究法,是指有目的、有意识、系统地通过改变和操作某种环境的方式,对实验对象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并认识其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尽管实验研究本质上是一种科学观察活动,但它和自然或科学观察具有一定的区别。

表10-1 实验研究与自然或科学观察的区别

img12

实验研究的基本组成为实验者、实验情境、实验对象、实验手段、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相对于自然观察,实验研究的情境、对象、手段及过程是可控的,因此其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有一定的可控性。

2.实验研究法的特点及其优劣势

实验研究具有主动性、控制性、因果性等主要特点。

(1)主动性。研究实验者可以通过主动调节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大小、强弱、属性等),观察和测量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的影响。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对自变量本身的主动操控性。

(2)控制性。研究实验者可以通过控制可能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其他变量,更精密的观察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的影响。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对自变量以外的其他变量的掌控和把握。而常见的控制方法是对照。

(3)因果性。实验的基本目标就是探求或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因果关系可以说是实验研究的必然追求。

下面三个简单例子就体现了实验研究的主动性、控制性、因果性等特点:

例1:

验证品牌的影响力。控制变量手机品牌。将一些国内品牌和国际品牌的手机放在一起,在未标注品牌和标注品牌的不同情况下,观察同一批实验者的最终选择结果,统计分析消费者知道品牌后选择行为是否发生变化?

例2:

验证产品差异化。什么程度的差异才能称得上差异化,确定消费者愿意为消费支付的成本。控制变量:如手机照相功能是否是手机产生差异化的主要原因。手机拍照功能为功能A,其他功能设置成B,将一些具有功能B与具有功能B+A的手机对照,可以观察在不同价格差别下消费者的选择行为。

例3:

媒介沟通策略效果区别实验。比较明星广告语与故事性广告效果,为两批实验参与者分别播放一段明星广告与故事性广告,分别在一天,三天,五天之后

统计各组对广告产品的记忆程度。

实验研究的主要优势在于:成本较低、方便重复、自主性强、较高信度等。(www.xing528.com)

(1)成本较低。由于受研究目的、特性的限制,实验研究的规模通常较小。而较少的对象、较小的规模、较短的时间等决定了实验研究的成本较低。

(2)方便重复。一些经典实验都具有易于重复的特点和优势。易于重复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来说非常重要,因为社会科学研究情境的不易变性,就必须要求研究方法尽量能保持稳定或标准化程度高些,如此则能尽量保证研究结果理论上的科学准确。

(3)自主性强。实验研究中,研究者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可以按照自己提出的假设来决定研究变量、设计变量的水平等,也即对实验对象、实验环境、实验条件、实验过程等具有较强的自主性,而不用完全遵守现实环境的“自然状态”。

(4)较高信度。由于实验研究通常能够把实验变量与它带来的影响尽量分离,因而能比较明确地确立因果关系,从而提高了研究的信度。

实验研究的主要劣势在于:外在效度不足、样本存在缺陷、主观因素影响、面临伦理风险等。

(1)外在效度不足。由于实验研究的环境主要是人工设置的环境,尽管可以帮助研究者增强实验控制力,但同时意味着缺乏现实真实性。实验室的虚拟社会过程或现象没有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过程或现象的真实感。就此而言,这种实验研究比起实地实验和自然实验研究就要逊色得多。

(2)样本存在缺陷。由于实验研究的样本规模一般较小,而要将这种由小规模实验得出的结论推广到更大的总体中去,显然缺乏足够的广泛代表性。为此,实验研究结论在现实中就容易出现“失灵”。

(3)主观因素影响。在实验研究中,由于研究人员有意无意中会给受测者某些提示或暗示,而受测者也会不由自主的迎合研究者的意愿。由此,研究过程就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或者说实验得出的因果关系就呈现某种虚假性。

(4)面临伦理风险。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的最大区别在于研究对象的“人的世界”与“物的世界”之区别。社会科学研究中经常会遇到人的尊严、人的隐私等伦理问题。而这些问题一方面给研究带来伦理风险,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3.实验研究法的适应范围

结合实验研究法上述的优劣势,可以大致总结出实验研究法的适应范围或应用条件:

从研究领域来看,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实验研究法经常运用于心理学、教育学犯罪学等学科,而在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等领域的运用也不少。

从研究议题来看,实验研究适应于范围有限、界定明确的概念与假设,或者说假设检验。而这种假设检验更适合于解释,而不适合于描述。而对现状的研究,如进行历史研究或预测研究,单独使用实验法是不可行的或很困难的。因此,实验研究多数情况下只限于当前问题,而对过去问题和将来问题的研究,实验方法不太可行。

从研究环境来看,实验研究不太适合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典型的实验法是在实验室进行的。然而随着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复杂与发展,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需要实验室。事实上,现在有许多社会科学家经常研究所谓的“自然实验”,即在社会日常生活中进行所谓“自然实验”的研究活动。另外,实验研究一般需要对研究环境和研究条件实施严格的限制才能凸显研究变量。

从研究规模来看,实验研究法适合研究小群体互动交往问题,规模过大群体问题的研究不太适用于实验研究法。另外,实验研究应当以不会违反当地的伦理和法律规范为原则。

实验研究应用的基本条件包括:

(1)必须建立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假设。

(2)变量必须能够很好地被“孤立”。

(3)自变量(实验刺激)必须是可以改变的,同时也是容易操纵的。

(4)实验程序和操作必须能够重复进行。

(5)必须具有高度的控制条件和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